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在空气介质内的低温氧化过程中会产出二氧化碳、烯烃和烷烃等氧化分解气。这类气体的产出浓度取决于煤的氧化程度。采煤人员可应用此特征预测预报矿并内自然发火。低煤阶的煤易氧化,气体产出较早、较多。同煤阶煤内镜煤的氧化活性大于丝炭。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两相反应动力学测定装置和方法,在95℃、相同O2体积分数、不同表面积下,采用外推法求出了柴油体相氧化和界面氧化速率。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测定各种气-液反应的反应速率、动力级数;柴油的表观氧化速率、界面氧化速率与表面积线性相关;随着表面积的增大,表观氧化级数减小,表观氧化级数与体/表面积比的关系满足 y=16.92arctan(1.333x+18.96)-25.07,相关性97.88%;柴油体相氧化反应级数为1.5级,界面氧化反应级数为0.6级。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环境友好润滑剂,植物油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能力、可再生性和优良的润滑性能。然而,植物油在热氧化稳定性、低温性能和粘温性能上的缺陷却制约了其在工业上的应用。从氧化机理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了植物油氧化产物,并讨论了氧化产物对植物油润滑性能的潜在影响,以及提高植物油氧化安定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脂肪醇的电解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脂肪醇电解氧化的研究状况及近期的研究动态 ,阐述了脂肪醇在酸性水溶液、碱性水溶液及有机溶剂中的电解氧化 ,论述了脂肪醇的间接电解氧化、成对电解氧化及其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
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及氧化反应表观活化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欧盟标准方法EN14103测定了菜籽油及国内常见的几种生物柴油在加速氧化前后的脂肪酸甲酯分布变化,结果表明亚油酸甲酯、亚麻酸甲酯在生物柴油中的含量是影响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的决定因素。同时从生物柴油氧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角度进一步研究生物柴油的氧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氧化安定性的生物柴油具有不同的氧化反应表观活化能;抗氧剂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生物柴油氧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从而起到延缓生物柴油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益梅蓉 《润滑油》2012,27(3):27-32,37
对6种不同类型汽轮机油进行了高温氧化试验。在实验过程中采用旋转氧弹、FTIR法、RULER以及酸值等试验方法对汽轮机油氧化过程中的氧弹保持性、抗氧剂消耗、油泥析出、酸值增加等进行了考察。分析了汽轮机油配方组成对其氧化安定性的影响,各种测试方法在分析油品氧化情况时具有的特点,提出了监测汽轮机油氧化衰减是比较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沥青的氧化老化是铺筑物中沥青变硬的主要原因,进而促成各种形式的铺筑物开裂。在使用温度下氧化生成的可鉴别的主要官能团是酮和亚砜。在较高程度的氧化时生成数量明显的酸酐,显然不是经由羧酸而是从生成酮的同一种前驱体在特殊的芳香桥端位置上生成的。只有少量的羧酸生成。生成的亚砜受热则会分解,这样它们达到一个“稳态”浓度,而这个“稳态”浓度是一个温度和氧扩散速度的函数。已开发出微分红外技术定量地测定在氧化时已有的和/或生成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烃类氧化过程中氢过氧化物浓度分析,动态吸氧研究烃类氧化特征及氮化合物氧化产物结构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氮化合物影响烃类氧化的作用机理,并通过试验分析讨论了氧化合物与基础油氧化性能关系的复杂性,结果表明,氮化合物在烃类初始氧化过程中起降低氢过氧化物浓度的作用,氮化合物本身通过促进氢过氧化物分解而加速烃类氧化,氮化合物的氧化物则起抑制烃类氧化的作用,两种作用互为竞争。氮化合物与基础油氧化安全性的关系比较复杂,受氮化合物含量,氧化时间,催化剂形态及其油中氮化合物组成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汽油氧化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国内外汽油氧化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双氧水氧化、空气/氧气氧化、电化学氧化、次氯酸钠氧化和NO2/硝酸氧化脱硫;分析了各种氧化脱硫技术的优缺点;介绍了西南石油大学开发的直馏汽油催化氧化脱硫的研究成果;认为汽油氧化脱硫技术将成为今后生产超低硫清洁汽油的主要工艺之一。  相似文献   

10.
用红外光谱分析车用油的氧化情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红革 《润滑油》2003,18(1):44-47
以红外光谱为分析手段,分析由不同配方的复合添加剂调合油在高温下不同时间的氧化性能。我们把新油与旧油进行差谱,根据各种氧化产物在不同谱带产生的峰,来判定初始氧化产物、中间氧化产物和后期氧化产物。然后通过对油品的初始氧化情况、氧化深度以及后期氧化情况的分析,来判断油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氧化程度。通过对添加剂在油品使用过程中的降解情况的分析,来了解添加剂在油品使用过程中各阶段所起的作用。这对我们了解油品的氧化情况,配方的筛选都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废水处理中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临界水氧化(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工艺是在高温(超过水的临界温度374℃以上)和高压(超过水的临界压力22.1MPa以上)的条件下,以空气或纯氧为氧化剂,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质氧化分解,从而达到处理废水目的的过程。超临界水氧化技术是一种能完全彻底破坏有机物结构的深度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与其它传统的方法相比,具有效率高,反应速度快的优点。反应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处理量大。超临界水氧化法具有突出的优势,特别适用于难以用生物法处理、含有多种难降解有机化合物的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石蜡氧化改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石蜡空气氧化改质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在氧化温度为 1 5 5~ 1 6 0℃ ,氧化时间为 5~ 6 h时得到的氧化石蜡性质与天然蜂蜡相近 ,而且能替代天然蜂蜡制成稳定的乳化蜡  相似文献   

13.
柴油氧化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柴油低硫化及其含硫标准的日趋严格,是世界各国柒油产品质量与标准的发展趋势。加氢脱硫技术生产低硫柴油,由于装置投资大、操作费用高,导致柴油生产成本大幅攀升。柴油氟化脱硫技术汇聚了人们关注的目光,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柴油氧化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认为现有的柴油氧化脱硫技术仍存在生产成本、柴油收率和氧化态含硫化合物的出路等技术经济问题。介绍了作者开发的支信柴油催化氧化脱硫技术(非H202法)的研究成果,该法克服了FCC柴油或出厂柴油原料H2O2氧化法脱硫技术的缺点。认为柴油氧化脱硫技术将成为今后生产超低硫清洁柴油的主要工艺之一。  相似文献   

14.
采用Dry-TOST氧化油泥模拟试验评价4种市售汽轮机油在氧化寿命和油泥生成量方面的特点,结果表明:A油的氧化寿命最长为1 700h,但油泥生成最多,为1 358μg/g;B油的氧化寿命为1 512h,油泥生成超过100μg/g,为250μg/g;C油的氧化寿命为1 300h,油泥生成较少,为58μg/g;D油虽然油泥生成最少,为22μg/g,但氧化寿命最短为336h。汽轮机油需要兼顾氧化寿命和油泥生成量,只有C油兼顾该性能,满足三菱重工规格MS04-MA-CL002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利用烘箱氧化法研究了6种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加氢基础油以及各种基础油在环烷酸铁存在下的结构组成与氧化安定性关系。结果表明:芳烃含量是油品热氧化变浑浊的原因;油品氧化后,粘度大幅度上升,基础油粘度指数越高,粘度保持能力越强,粘度增加越少;基础油氧化后酸值增加和粘度增加百分率随着基础油芳烃含量增加而增加;氧化后油品烃组成变化的趋势是饱和烃降低,芳香烃及胶质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6.
非贵金属CO氧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综述了非贵金属CO氧化催化剂的研究情况,着重讨论了影响CO氧化非贵金属催化剂活性因素、催化机制、催化剂失活原因。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高级氧化技术的原理,Fenton法与类Fenton法、光催化氧化法、臭氧氧化法、湿式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等几种常用的高级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指出高级氧化技术研究热点及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实验室对单家寺混合稠油减压渣油进行了吹风氧化研究,氧化温度为240~280℃,通风量为3L—5L/kg.min.结果表明,单家寺混合稠油减压渣油氧化时没有明显的诱导期,氧化速度较大;产品软化点低于60℃时,针入度随软化点升高迅速下降,高于60℃时针入度下降平缓;氧化条件可显著地改变氧化速度,但对产品软化点和针入度的关系影响不大;关联沥青软化点的速率方程为 SP_t=Ae~(kt)。根据研究结果讨论了采用直接氧化工艺生产固体沥青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用程序升温氧化技术研究碳纳米管氧化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峰  王红娟  余皓  冯景贤 《石油化工》2005,34(11):1064-1067
采取程序升温氧化(TPO)技术表征了提纯的碳纳米管,理论上推导了采用TPO谱图求取碳纳米管氧化动力学方程的关系式;求得了不同碳纳米管的氧化动力学方程参数,其线性拟合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实验结果发现,王水提纯的碳纳米管氧化活化能为309.3kJ/m ol,稍大于活性炭的氧化活化能294.3kJ/m ol,而经甲烷化提纯处理的碳纳米管氧化活化能最大,达到444.5kJ/m ol,表明碳纳米管的氧化稳定性不断增强,这与TPO谱图的分析结果一致。利用TPO技术求得氧化动力学的方法方便、灵敏、快速,其表达式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20.
WTO4氧化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各工艺条件的考察,开发成功一种以非锰皂氧化工艺改性生产的氧化蜡产品。它具有颜色浅、易乳化的特点,可作为乳化蜡的助乳化剂。既开拓了氧化蜡生产开发的新思路,推广了其应用领域,又改善锰皂催化剂对氧化设备、环境和产品带来的不利影响,节约生产锰皂催化剂的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