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4 毫秒
1.
随着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复合地基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学术界也对“缺多少,补多少”充分利用地基土强度的概念达到共识.但是,寻找一种理想的CM三维高强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仍亟待解决.该文提出了CM三维高强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新方法--切线模量法及相应计算程序,并对其应用于工程实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在西安地区的适用性,实测了西安地区某住宅小区多个应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高层建筑沉降数据,并将实测数据与多种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同类工程地质条件下不同沉降计算方法的适用性,提出了不同计算方法的沉降经验系数。研究表明:在西安地区类似的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时,文中第二种统一算法简单易行且其计算结果与实测沉降变形最为接近;压力扩散法所得到的计算结果偏于安全且变异性较小,适于对计算结果进行复核。  相似文献   

3.
在深入研究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机理基础上,考虑到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由于受载或变形引起地基桩土孔隙率变化,从而导致桩土变形力学参数变化的特点,建立出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桩土变形模量和泊松比与变形的关系模型;然后,基于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非线性特征,引进传统分层总和法和分级加载的思想,提出了刚性基础下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新方法,该方法避免了复合地基桩土压缩曲线和经验修正系数的使用,也考虑了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完善了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理论与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计算与分析,并与其它方法进行比较,表明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模型对东改沿线非桩基段输水结构的沉降(全面)进行了计算,并取适于广东地区的经验变形模量进行计算;对碎石桩处理的软弱地基,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综合确定的复合地基变形模量,建议局部地段加强检测或设计改进处理方案,以减少沉降,并提出了为控制沉降所要求的地基的变形模量值,作为地基检测的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5.
在搅拌桩设计中,复合地基沉降量的确定往往是重要的一环,而桩体的压缩模量对复合地基的沉降量则起到最主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并运用FLAC3D软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桩体模量对沉降量的影响,得出了较为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中,复合土层底面的附加应力确定是计算的关键,现行规范中仅给出了双层地基模式,即地基加固区及下卧层两层土层,而现实中地基加固区往往不是单层土层。本文阐述了几种多层土层加固区底面的附加应力计算方法,并结合一工程实例的沉降计算,对这几种方法对比,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陈奇 《吉林水利》2010,(7):31-34
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中,复合土层底面的附加应力确定是计算的关键,现行规范中仅给出了双层地基模式,即地基加固区及下卧层两层土层,而现实中地基加固区往往不是单层土层。本文阐述了几种多层土层加固区底面的附加应力计算方法,并结合一工程实例的沉降计算,对这几种方法对比,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格栅套筒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变形特性及沉降计算方法,开展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变形机理分析。将复合地基划分为加筋段、非加筋段和下卧层三部分:基于空间问题的胡克定律和分层总和法思路,考虑加筋段桩土存在相对滑移但不出现塑性区,采用桩体单元并利用分层迭代法予以计算;由于非加筋段桩土竖向和径向变形协调,引入桩土单元体模型予以分析;下卧层沉降量则通过分层总和法计算,从而推导出格栅套筒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公式。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上述沉降计算方法所得结果与实测值较接近,且克服了现有分析方法所得结果偏于危险的缺陷,具有较好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及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水泥土搅拌桩工程的事故接二连三发生 ,说明了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规范方法的自身局限性 ,讨论了关于水泥土搅拌桩沉降计算的几种其他方法的优缺点 ,并将有限元法运用在复合地基沉降计算中 ,取得了与实际比较接近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实体深基础法和应力扩散法常用于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为了解其适用性,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当设计中采用桩端穿透淤泥层的处理方案时,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选用应力扩散法更能接近实际,当设计中采用桩端未穿透淤泥层的方案时,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建议选用实体深基础法。  相似文献   

11.
复合桩基是考虑桩与承台地基土共同承载的一种桩基础形式,在沿海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用改进Geddes应力解和Boussinesq解的联合法计算软土地基刚性桩地基的沉降,计算时考虑了桩的荷载传递特性、桩周摩阻力及桩端均布荷载等符合实际的荷载传递特征。实例证明,计算结果与实际沉降观测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2.
以规范规定的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荷试验为基础,采用等沉降准则,引入单桩复合地基变形刚度概念,建立了基于沉降控制的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计算方法,对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实例的设计计算和载荷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所得的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在试验实测值(520~624 kPa)之间,验证了所提出的设计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微型桩复合地基沉降和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艳  袁新明 《水利学报》2005,36(12):1492-1497
本文通过小模型试验并借助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对微群桩地基模型沉降特性进行数值模拟,找出了复合地基的位移场和应力场的一些基本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微桩加固地基对减少沉降起到了显著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MARC程序对天然地基和微群桩复合地基进行地震动力时程分析,得到桩的加入有利于地基抗震的结论,为微群桩复合地基工程设计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闸(坝)地基的应力和沉降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常用的几种地基应力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其用于闸(坝)地基整体稳定和沉降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为避免单向分层压缩总和法不计侧胀(限)对沉降计算的影响,推导了一套计算闸(坝)基础沉降的近似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李雄 《吉林水利》2016,(7):13-15
本文简单介绍了粉喷桩的定义、粉喷桩加固软弱地基的优点以及桩间距对复合地基沉降影响的基本理论。结合工程实例运用FLAC3D软件建立计算模型,研究了桩间距对复合地基沉降量的影响,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软基堤坝设计的侧向变形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应力重分布和三向固结效应的影响,批出软基堤坝建设中存在侧向变形,将增加地基沉降并对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宜采用改进的 沉降计算计算沉降量,以充分考虑侧向变形对沉降的影响;在工程建设中应采用合理的工程措施,减小侧向变形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深入研究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机理基础上,考虑到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由于受载或变形引起桩土孔隙率变化导致桩土变形力学参数变化的特点,建立出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桩土变形模量和泊松比与变形的关系模型。然后,基于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非线性特征,引进传统分层总和法和分级加载的思想,提出了刚性基础下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新方法。该方法避免了复合地基桩土压缩曲线和经验修正系数的使用,也考虑了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完善了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理论与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计算与分析,并与其它方法进行比较,表明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正桩-筏复合地基具有承载力高、稳定性好、可有效控制地基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等优点,近年来在高速公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某高速公路CFG桩-筏复合地基试验段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建立二维平面模型,对CFG桩-筏复合地基的地基沉降、筏板下桩、土应力分布和桩身位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CFG桩-筏复合地基可有效控制地基沉降、均化筏板下桩、土应力分布和减小边桩水平位移;地基土弹性模量对边桩水平位  相似文献   

19.
将均质软黏土地基有限元方法与常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真空预压与堆载预压之间计算荷载值及加载速率的等效关系.研究表明,等量瞬时荷载下,堆载引起的地基沉降要比抽真空所引起的地基竖向沉降大,等效线性加载条件下,较为符合抽真空条件下的地基固结沉降过程,由此提出了一种真空预压地基固结计算的简化方法.应用简化计算方法对某真空预压处理软基试验工程进行固结沉降计算,结果表明,简化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0.
杨嘉为 《陕西水利》2017,(2):108-111
汕头市东部城市经济带新津片区河口治理及综合开发项目龙津闸站地质勘探结果显示,表层细砂严重液化,因此,地基处理需考虑地基承载力、基础沉降和地基液化三种因素。龙津闸站地基处理的主要目标为控制沉降,经分析选用减沉复合疏桩基础,结合土层分布情况以及相关规范,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案。通过计算减沉复合疏桩基础中点沉降为88.89m,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