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阐述了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的起源、原理与方法;通过炼化厂区地下管线探测的实际操作,论述了地下管线探测的作业步骤、探测内容及注意事项;同时介绍了管线探测仪的发展状况及地下管网信息系统的作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3.
4.
城市地下管线点多位于道路、绿化带或厂矿院内,分布零散,通视条件较差,利用传统方法测量效率低下。GPS RTK可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明显提高效率,满足精度要求。文中介绍了GPS RTK在这方面的一个应用实例,解决了城市地下管线的测量工作,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于安全优质水平定向钻进铺设管线来说,测量技术至关重要。介绍了施工前对已有地下管线和土层的探测、钻进时对钻头的跟踪和导航、以及铺设管线前后的测量问题,还介绍了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基本性能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下管网探查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几种常用探查方法的原理及其优缺点;电磁法对管线定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非金属管线的探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该文对商丘市城区地下综合管线普查探测、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应用到的主要技术及实际应用作了介绍,阐述了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在城市建设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郑州市地下管线控制网加密测量项目的生产组织与管理为例,对城市地下管线控制网加密测量的生产组织与管理方法进行了探讨.针对该项目规模大、工期紧、质量要求高、冬季施工困难等现状,设计了如下方案:及早做好技术准备、成立项目指挥部、召开动员大会、开展技术培训、严格质量管理、做好安全防范、认真组织生产,最终该项目顺利完成,且成果达到了规定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9.
10.
文章介绍了牟定县城区地下管线探测的全过程,探测方法合理有效,管线测量结果和探测结果符合规范,对管线探测与研究单位在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非开挖技术在城市地下管道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国内非开挖管道修复工程领域的基本状况,探讨了两种适宜当前国情并很有发展潜力的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总结了非开挖技术对环境的影响。最后,作者对国内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作了概括。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开挖计算前无法得出准确初始应力场的问题,提出了多种试算反演方案。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考虑自重应力场与构造应力场、并施加应力梯度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反演计算分析得出了最贴近实测的原岩应力状态,可作为下一步地下厂房洞室群开挖及大体积光面砼浇筑数值模拟计算的基础,该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后续三维数值模拟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3DMine矿业软件建立了三维矿体实体及块体模型,在此基础上合理布置了井巷工程和硐室工程等三维模型,系统地构成地下开采三维组合体。三维设计直观表达和显示了矿体信息,以及各井巷工程与矿体的三维空间位置关系,为资源优化开采提供更为精确依据,提高了生产及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5.
1 非开挖铺设地下管线施工技术简介 非开挖铺设地下管线施工技术(简称非开挖铺管技术)是指利用岩土钻掘、定向测控等技术手段,在地表不挖槽和地层结构破坏极小的情况下,对诸如供水、煤气、天然气、污水、电信电缆等公用管线进行铺没的施工技术。它的技术核心是导向钻进、定向钻进、微型隧道掘进、冲击矛和夯管法铺管技术。非开挖铺管技术可用来铺设直径40~2500mm的各种地下管线,长度可从十几米至上千米。 相似文献
16.
17.
地下空区激光三维探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安全准确地探测地下空区形状,尤其是一些由于安全原因不可进入的或无法进入的空区,对空区的详查、处理以及矿山安全生产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常规空区探测方法的局限,运用空区激光三维探测仪从地表对地下不可进入采空区进行了三维探测,探测结果很直观地显示了所测空区的形状。根据探测数据分析了各所测空区的基本情况,详查各开采台阶下空区的分布情况。数据经过处理后导入SURPAC和矿山各阶段CAD现状图,并用空区平面图中的网格交点顶底板标高来代替设计中需要的剖面图,为台阶爆破和空区处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比较了通过各钻孔实测的空区高度和扫描数据中对应点的空区高度,比较结果显示,激光扫描能够满足对空区精确的三维探测。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迫切需要利用三维地籍对地下空间进行数据管理和空间确权。介绍三维地籍的概念和特点,简述了地下空间利用中的立法薄弱和地下空间与三维地籍之间的关系;并指出现有的三维地籍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山市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运用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和GIS及相关技术建立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讨论了地下管线动态管理、地下管线数据库的动态更新等问题。并回答了长期争论的诸如“谁来管理地下管线数据?”、“谁对地下管线数据准确性负责?”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低、定位结果表达不明确、只能区域定位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实时定位和虚拟仿真技术的井巷三维空间中的人员定位方法。介绍了井巷三维人员定位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系统功能及关键技术。为提高系统定位性能及三维表达能力,设计了井下人员实时三维坐标的计算方法和改进的摄像机遮挡检测算法,并基于Unity3D引擎和3ds Max建模工具构建了三维空间人员定位系统的原型,实现了人员信息管理、三维实时定位、轨迹查询、周边环境信息查询、违规行为监督等功能,可为灾后救援、生产调度、考勤管理等提供支持。以山西某煤矿为试点,通过井下实验,得出系统的定位误差控制在3 m之内,且可实时保证人员位置及周边环境处于摄像机可见状态,验证了定位算法的可行性。该系统已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