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提出了利用小波变换的单端行波测距新方法,可有效提取输电线路故障行波特征并消除行波色散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同时解决了如何定义行波到达时间和选取行波传播速度的问题。大量测距结果证实,采用小波变换技术的单端行波测距法的测距结果在可靠性和测距精度上都有很大提高,在单端行波测距法能够使用的条件下,测距精度能够满足现场对精确故障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4.
含TCSC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是较为困难的问题,困难之处在于:TCSC的数学建模较为困难、TCSC安装处存在波阻抗不连续以及MOV启动和保护动作会对行波测距产生影响。此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理论和新的相模变换的双端行波测距方法。利用搭建的含TCSC输电线路的电磁暂态模型,在经典N和Q值下TCSC动态和稳态工作条件下,针对不同故障位置、不同故障类型、不同过渡电阻和不同故障初相位等各种故障进行仿真,提取了线路两端电流行波的线模分量,并利用小波分析模块分析结果。仿真结果证实了该双端测距方法的有效性,TCSC的存在未影响到该行波测距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行波波速的不确定性往往给行波故障测距带来较大误差。目前消除波速影响的单、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中,常存在折反射后的行波衰减至不可测量的问题,此情况下该方法将失效或存在很大误差。在行波故障测距原理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不受波速影响的输电线路三端故障测距方法,检测故障行波波头到达故障线路本端、对端以及相邻线路对端共3个母线测量点的时刻,由这3个时间参数得到的故障距离表达式中消除了波速的影响和线路弧垂造成的误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定位精度高且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6.
从工程的角度论述了小波的基本特性、有限支集正交小波基的构造以及相应的离散小波变换算法,进而将小波分析法用于输电线路故障暂态行波信号的压缩,并对信号压缩比以及重构误差随压缩级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旨在寻求一种信号压缩的自适应优化方案。文中所采用的算法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系统地分析了输电线路重合闸暂态行波的产生机理和传播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重合闸暂态行波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原理,即E型现代行波测距原理,并详细分析了这种原理的4种运行模式,即标准模式、扩展模式1、扩展模式2和综合模式。然后,对故障点反射波和对端断路器触头反射波的识别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EMTP仿真和实测暂态波形分析表明,利用重合闸暂态行波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原理是可行的,并且通过与其他行波测距原理配合使用,能够提高永久性故障的测距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参阅了一百余篇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电力系统架空输电线路故障 测距方法的研究历程和发展现状,并介绍了故障测距方法的新动向,提出了一些我 们认为有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采用现代行波故障测距技术的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功能配置及其在交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应用实例。该系统由行波采集与处理系统、行波综合分析系统、远程维护系统以及公共电话网等4部分构成,并且集成了A,D,E等3种现代行波故障测距原理以及多种暂态行波波形分析方法。该系统可以同时采集8回线路的暂态电流(来自常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和暂态电压(来自专门研制的行波耦合器)信号。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靠性、性能价格比以及较强的适应性和可维护性,其绝对测距误差可达200 m以内。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使用两端电流、一端电压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算法。该算法从原理上克服了 对端系统助增电流和过渡电阻对故障测距的影响,并对高压长线的电容充电电流进行了迭代 补偿;EMTP仿真结果表明,算法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探索综合利用故障初始电流、电压行波线模分量实现配电线路双端故障测距的新方法。根据不同配电线路的结构特点,分别提出了“电流-电压”、“电压-电压”和“电流-电流”3种双端行波测距模式。简要分析了小电流接地故障及相间短路故障的行波特征,阐述了故障行波信号的获取、故障过渡电阻、配电网混合线路、多分支线路以及行波波头的准确标定等影响故障测距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利用线路末端配电变压器传变电压行波,解决配电线路末端行波信号不易获取的问题。最后通过现场试验初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的两类基本原理,即D型双端行波原理和A型单端行波原理,并总结了实现行波故障测距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构皮滩水电站行波故障测距系统的构成情况。 相似文献
13.
输电线路发生了故障后,故障点将产生向两侧变电站母线运动的行波,利用GPS记录两侧行 波波头到达的时间,可实现输电线路精确故障测距。根据这一原理研制成功的输电线路行波 故障测距装置XC-11已投入试运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很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4.
构造了一个新型行波故障选相元件,其基本原理是计算模量初始电流行 波在小波变换下的模极大值,根据3个模量的故障特征选择故障相。该选相元件克服了传统 选相元件的缺陷,充分利用了电流行波中的模故障分量特征,从而使选相结果准确、可靠 。EMTP仿真结果证明了该选相元件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电弧故障是高压输电线路的多发故障,然而目前众多故障定位工频量算法多将故障过渡电阻视为线性定常电阻,本文借鉴其他学者对电弧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电弧的理想电压-电流转移特性曲线和对应的电弧等效电路模型,提出了一种耦合双回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单端信息短窗时域的新方法,此方法特点为(1)考察了故障边界的电弧放电实际;(2)考虑了电流互感器饱和因素,短时窗可以小于半个周波,位置可以是故障起始时刻;(3)不需要输入对端系统等值阻抗,解算中运用了最小二乘技术,从理论上保证了该测距算法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大量数字试验表明,该方法正确,业已应用于昆明实际电网。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新型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精确算法。该算法基于线路的分布参数模型,根据故障时沿线电压的分布规律,使用搜索迭代的方法计算出故障点的位置,不要求双端的数据同步,能消除过渡电阻的影响,且无需解长线方程,也不存在伪根的判别问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EMTP仿真结果显示即使在较低的采样频率下该算法仍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双端行波故障定位原理简单,但受行波波速的不确定、输电线路长度差异以及行波波头到达时间记录不准确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较大的定位误差。在常规双端行波故障定位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输电线路双端行波故障定位算法,通过记录故障初始行波到达线路两端的时刻、参考端记录的故障点反射行波和对端母线反射行波到达时刻,解方程组得到不受波速和线路弧垂影响的故障定位结果。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8.
输电线路行波保护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行波保护的历史并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讨论了早期行波保护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包括利用小波变换分析行波的故障特征,研究行波保护新原理,把光互感器、DSP技术应用于行波保护系统等,为今后的行波保护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电力电缆日益广泛地应用于输配电系统,为了减少电缆故障停电损失,对电缆故障测距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文中指出了传统的脉冲电流测试法(ICE)电缆故障测距存在误差的原因,提出了电感式脉冲电流测试法(IICE)。运用小波分解和重构实现信号滤波,再利用多尺度边缘检测理论实现电缆故障测距算法。EMTP仿真和模拟试验表明:IICE测试法消除了传统的ICE测试法反射脉冲识别带来的误差;基于小波分析的电缆故障测距算法是精确的,其测距误差不大于1个采样距离。 相似文献
20.
对T形线路的故障测距,现有方法都是先判断故障支路,再将3端线路等效成2端线路进行测距。但在 T节点附近短路,尤其是经高阻短路时,现有的测距方法由于无法正确判别故障支路而存在一定范围的测距死区。针对上述缺陷,分别假设故障发生在某一支路,由假定正常的2段支路端的电压、电流推算求得 T节点电压和注入假定故障支路的电流,从而分别求得3个故障距离。经证明,求得的3个故障距离有且仅有1个在0和对应支路总长度之间,该距离就是真实的故障距离,故障发生在对应支路上。该方法无需事先判别故障支路即可测距,在 T节点附近经高阻故障时无测距死区。其测距精度理论上不受过渡电阻和故障类型影响,无需故障前数据,且对滤波无高要求。EMTP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有效,测距精度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