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辐射松改性材用做三层实木复合地板基材的性能。结果表明,脲醛树脂浸渍处理和浸渍-热处理复合改性处理的辐射松木材相关复合地板的性能良好,适合制作三层实木复合地板。所制备的复合地板性能可满足国家标准《GB/T18013-2013实木复合地板》对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含水率等指标的要求,复合地板组坯方式对复合地板性能有较大影响,以热处理树脂浸渍材作为面板,树脂浸渍材作为芯板,杨木单板为底板制作的三层实木复合地板物理和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杉木为试材,以树脂型多功能改性剂(BLW)为改性剂,采用真空-加压-真空的浸渍方法,研究了初含水率对杉木浸渍增重率、改性固化增重率和改性材密度、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初含水率的减小,杉木浸渍增重率和改性固化增重率都增大,最大值分别为215.99%和196.77%;浸渍材在干燥固化过程的逸散成分主要是水分和改性剂,逸散率在40.24%~19.22%范围内;在实验条件下建立了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3.
增强-热处理桉树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水溶性MUF树脂浸渍增强与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对粗皮桉木材进行改性处理。MUF树脂浓度25%,通过真空加压浸渍工艺处理粗皮桉木材,获得增重率为15.6%处理材。真空热处理试验选用不同温度(160℃、180℃、200℃、220℃、240℃)、不同时间(2h、4h、6h、8h、10h)处理粗皮桉素材和浸渍增强处理材。对比分析二者在不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无论素材还是浸渍增强处理材,失重率在逐渐增大、径弦向干缩率逐渐增大、弹性模量及抗弯强度逐渐降低。但是在同样的热处理温度和时间条件下,浸渍增强处理材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素材。  相似文献   

4.
郑扬  杨琳 《家具》2023,(2):7-10+27
木材是一种可再生材料,被广泛使用在家装建材等领域。木材随外部环境因素的改变,易吸湿滋生真菌,导致稳定性和强度下降。木蜡油由天然蜡和天然油组成,具有无毒无害、绿色天然的特点。总结了木蜡油和植物油的特性与区别,以及木蜡油常用改性木材的方法——表面涂饰和浸渍;阐明了常压普通浸渍和真空浸渍的应用与区别。真空浸渍利用负压加快浸渍速度,在制造透明木材、高性能木材、超疏水木材等方面具有诸多应用。木蜡油改性木材能够降低其吸湿性,增加木材表面的疏水性、木材尺寸稳定性和耐候性。对木蜡油改性研究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研究高性能木蜡油木材改性方式提供了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合成侧链含有氯丙醇基的环氧改性聚酰胺多胺树脂浸渍材料,并将其与纳米氧化铝分散液复配,通过真空加压浸渍的方法浸入木材单板中,再经高温干燥,可得到一种环氧改进聚酰胺树脂/纳米氧化铝改性单板,经过这种处理之后的单板导热系数、抗冲击强度均有明显提升,不同材种单板的抗冲击性能可提升7.87%~23.65%。经自制环氧氯丙烷改性聚酰胺多胺/纳米氧化铝浸渍液改性的杨木、黑胡桃、枫木、橡木单板,能够有效提高其单板的导热性能和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6.
树脂型硅酸盐改性剂及改性材的制备工艺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人工林杨木的物理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采用低分子量三聚氰胺脲醛(MUF)树脂复合一定比例的硅酸钠溶液,制备出树脂型硅酸盐改性剂,对人工林杨木进行真空加压浸渍处理,以改性杨木增重率为评价指标,得到较优化的浸渍处理工艺:抽真空至-0.095MPa,保持30min,施加压力0.8MPa保持2h,木材增重率达到60%左右;通过分析不同配比改性剂的性能及其对改性杨木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和燃烧性能的影响,优选出MUF树脂复合30%硅酸钠制备的改性剂,对木材的改性效果最佳,可使杨木密度由未处理材的0.39g/cm~3提高到0.55g/cm~3,抗胀率达到51.5%,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比未处理材分别提高35.9%和59.4%,氧指数达到57%,比未处理材提高119.2%。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升聚酰亚胺纤维纸基材料的强度、耐高温性、韧性及阻隔性能,本研究制备了具有高黏附力、易固化、柔韧性好、耐高温的浸渍树脂。首先用乙烯基硅树脂改性环氧树脂,以提高浸渍树脂的韧性及固化性,然后进一步添加聚酰亚胺树脂制备耐高温的三元合金树脂。结果表明,当乙烯基硅树脂用量30%时,改性后环氧树脂有较好的韧性及交联程度;此改性环氧树脂添加5%聚酰亚胺树脂时,三元合金树脂质量损失5%时的温度为339. 2℃,并且在高温下没有明显的玻璃化转变。分别用改性环氧树脂和三元合金树脂浸渍聚酰亚胺纤维纸基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改性环氧树脂浸渍的纸基复合材料纤维结合程度较好,表面平整,接触角可以达到148. 71°,三元合金树脂浸渍的纸基复合材料耐高温效果好,200℃时纸基复合材料抗张指数仍能达到35. 1 N·m/g。  相似文献   

8.
研制了一种新型改性水溶性酚醛树脂,用于增强机油滤纸,探讨了浸渍、固化等加工工艺对浸渍增强滤纸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浸渍滤纸的耐机油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浸渍滤纸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上胶量为20%时其耐破度可达350 kPa、弯曲(7.5°)挺度3.55 mN·m、抗张强度6.22 kN/m;浸泡机油后耐破度保持率为44%;该树脂游离醛含量小于1%,较以往水溶性酚醛树脂增强滤纸的综合性能有更进一步提高,已经达到进口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9.
下面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低压短周期三聚氰胺树脂浸渍纸制造工艺流程: 装饰纸原纸 低压三聚氰胺树脂 浸渍→干燥一三聚氰胺树脂浸渍纸 低压短周期贴面法由于热压周期很短,因此对原纸、三聚氰胺树脂胶、浸渍工艺等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原纸有非常好的渗透性;经增塑剂改性后的三聚氰胺树脂应具有很好的流动  相似文献   

10.
采用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CMC-PVA)改性剂对PAE树脂进行改性,探讨了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改性后PAE树脂作为增强剂对纸张强度性能的影响,并与阳离子淀粉和CPAM增强剂进行比较,同时,对改性PAE树脂进行红外与热重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与未改性PAE树脂相比,利用CMC-PVA改性剂改性后的PAE树脂对纸张的增强效果更好;在相同用量下,改性PAE树脂具有比CPAM更好的增强效果;在相同使用成本下,改性PAE树脂具有比阳离子淀粉更好的增强效果;改性PAE树脂可取代CPAM、阳离子淀粉用作纸张增强剂。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人工林杨木的物理、力学、阻燃及防腐性能,采用不同浓度的苯酚-三聚氰胺脲醛(PMUF)树脂浸渍处理人工林杨木,并对改性材的各项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相比未处理材,经过不同浓度PMUF树脂浸渍处理后的改性材,其密度、抗胀率、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氧指数及耐腐性均随PMUF树脂浓度的增大而提高,吸湿率随PMUF树脂浓度的增大而降低,游离甲醛释放量均≤0.3 mg/L。  相似文献   

12.
速生木材因其成材快、生长周期短以及易于加工等特性,已成为我国木材加工业的主要生产原料。然而,速生木材材质疏松、强度低等缺陷严重限制其作为结构用材的应用范围,如何对其增强改性成为热点研究领域。本研究主要从速生木材自身增强、重组增强以及复合增强3个方面综述了人工速生木材增强改性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目前研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推动速生木材增强改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速生材改性技术及其在家居木制品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具》2016,(3)
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速生材改性现状,以及热处理改性、浸渍改性、乙酰化改性和压密化改性等四种常用的木材改性方法及其特点。同时,以日本压缩雪松木、竹铜混合改性材和压密化的沙巴木所制成的家居用品为例,介绍了部分改性木材在家居产品中应用的现状此外,还从材料自身材性和工艺缺陷两方面概述了改性材当前的技术局限性,指出了未来改性木的发展方向,同时为改性木今后在家居用品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切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改性酚醛树脂对芳纶1414纸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脂增强是一种有效增强对位芳纶纸的方法。而增强树脂本身特性以及与纤维基体之间的相容性和黏结性是该增强技术的关键所在。针对对位芳纶纸的增强特性,本试验选用3种改性酚醛树脂增强剂制备芳纶1414特种纸基材料,初步探讨浸渍树脂特性、浸渍方式及固化工艺对纸页机械强度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增强制备的特种纸基材料各性能指标分别为:抗张指数109·75N·m·g-1,撕裂指数25·38mN·m2·g-1,拉伸率1·91%,耐压强度21·15kV·mm-1。  相似文献   

15.
低压短周期浸渍纸饰面刨花板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了低压短周期浸渍纸用三聚氰胺树脂和脲醛树脂的改性机理,制备工艺及其浸渍纸饰面刨花板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上海造纸》2011,(4):8-8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温志清等人研制了一种薪型改性水溶性酚醛树脂,用于增强机油滤纸,探讨了浸渍、固化等加工工艺对浸渍增强滤纸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浸渍滤纸的耐机油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浸渍滤纸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碳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脆性断裂问题,常通过树脂增韧和纤维改性等方式实现。本文从树脂改性、界面改性及结构设计3个方面综述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其中树脂改性主要有纳米材料改性、橡胶弹性体改性及热塑性树脂改性增韧等方式,通过增加填充粒子与树脂基体间键合来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界面改性主要是碳纤维表面改性,通过增加碳纤维表面活性官能团或多尺度进行表面改性,增强碳纤维和环氧树脂之间的界面结合性能,达到复合材料增韧的效果;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主要是设计纤维铺层角度、厚度、结构,通过结构优化来增强复合材料的韧性。最后分析了3种改性方式存在的问题,并指出3种方式结合使用是未来复合材料改性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用丙烯酸对PAE树脂进行改性,以期替代传统PAE树脂作为纸张的增强剂。探讨了在PAE树脂中引入丙烯酸的改性工艺及其应用,同时对改性PAE树脂的增强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PAE树脂成品中引入9%的丙烯酸为最佳改性工艺,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改性PAE树脂对纸张的增强效果最佳;当改性PAE树脂用量为0.6%时,与使用1.0%传统PAE树脂的增强作用效果基本相当;另外在PAE树脂成品中引入丙烯酸,有利于PAE树脂成本的降低。研究成果对改性PAE树脂的研究、开发及应用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用3-氯-2-羟丙级-三甲基氯化铵(CHPTA)对球形木素磺酸盐树脂(RLS)进行了胺化改性,在树脂结构中引入季铵基团,得到的产品同时具有阴阳离子交换与吸附作用,是一种含有磺酸基、羟基、羰基和季铵基等多功能基团的球形木素基吸附剂(ARLS)。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实验室研究的优化条件,在优化条件下制得的胺化改性产品的阴离子交换容量为0.67mmol/g,阳离子交换容量为2.22mmol/g。  相似文献   

20.
影响浸渍纸甲醛释放量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探究了影响浸渍纸甲醛释放量的因素,着重分析了浸胶量、挥发物含量、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和尿素-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游离甲醛含量等对浸渍纸甲醛释放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