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解决五轮山煤矿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缓解采、掘衔接紧张现状,提出了采用混凝土块砌墙方式的沿空留巷技术。通过对留巷墙体混凝土砌块强度、砌墙工艺、墙体稳定性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适合矿井条件下沿空留巷方案。应用后表明:混凝土块砌墙能够有效的保证顶板的稳定性及完整性,沿空留巷断面为原断面的72%,满足巷道使用要求。利用留巷巷道实现了采煤工作面的Y型通风方式,消除了瓦斯积聚,同时有效缓解了矿井采掘接续紧张局面。  相似文献   

2.
针对新安煤矿14211沿空留巷综放开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超限问题,对综放开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进行了研究。根据CFD数值模拟的理论,建立采空区瓦斯渗流的三维非均质模型,并得到了模型中相应参数的确定方法。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比分析了沿空留巷综放开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有无情况下的采空区瓦斯运移及浓度分布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通过上隅角瓦斯抽放可平均减少42%的上隅角和采空区的瓦斯,有效解决了沿空留巷综放开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从而保障了综放开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新元煤业工作面巷道采掘接替紧张、上隅角瓦斯积聚等问题,提出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利用公式计算出巷旁支护体宽2 m;针对原巷道支护强度低、锚固长度短的问题,补打锚杆锚索,补强支护体系;通过沿空留巷形成Y型通风系统,解决了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和超限的问题。矿压观测结果表明,留巷顶底板变形量保持在1. 0~1. 5 m,满足巷道在回采期间通风要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许多煤矿工作面存在巷道围岩应力高、巷道变形量大、巷道使用时维护成本过高的问题。通过推行沿空留巷Y型通风技术可有效解决工作面上隅角瓦斯集聚问题,同时沿空留巷技术在提高资源回收率、规避煤柱冲击地压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优势,对矿井安全生产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工作面巷道采掘接替紧张,上隅角瓦斯聚集等问题,提出高水材料巷道充填沿空留巷技术,利用公式计算出巷旁支护体宽度为2.0m,针对原巷道支护强度低、锚固长度短的问题,补打锚杆锚索对支护体系进行补强,通过沿空留巷形成Y型通风系统,解决了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和超限的问题。通过矿压观测,留巷顶底板变形量保持在1.0~1.5m之间,满足巷道在回采期间通风要求。  相似文献   

6.
“J+E”型通风方式在王庄煤矿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文庆  王建斌 《煤》2008,17(1):51-51,58
"J+E"型混合通风方式利用关键层免压区理论,采用沿空留巷技术以低成本、低投入在采空区维护出一条专用回风巷道,使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瓦斯经专用回风巷排至采区回风巷,以较小的风量排出大量瓦斯,克服了U型通风一进一回的缺点,有效解决了高瓦斯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保证了高产高效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针对老母坡矿2号、3号煤层工作面相互受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影响、围岩更加破碎而难以维护的情况,该矿采用无墙体护巷方式沿空留巷技术。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采掘接替紧张,提高资源回收率,同时还能够消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超限等安全隐患,对于提高矿井经济效益和改善社会效益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8.
"J+E"型混合通风方式利用关键层免压区理论,采用沿空留巷技术以低成本、低投入,在采空区维护出1条专用回风巷道,使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瓦斯经专用回风巷排至采区回风巷,以较小的风量排出大量瓦斯,克服了U型通风一进一回的缺点,有效解决了高瓦斯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保证了高产高效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东峰煤矿原回采工作面采用"一进一回"通风方式,上隅角瓦斯管理问题严重制约着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为做好上隅角瓦斯管理工作,提高巷道掘进效率和煤炭资源采出率,根据《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第4条要求,该矿3G02工作面采用了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不但解决了上隅角瓦斯管理问题,还促进了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平煤股份一矿丁6-32030防突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困难问题,采用打木垛加木点柱的支护形式对风巷进行沿空留巷,将相邻工作面联络巷作为回风道,形成机巷进风、风巷及相邻工作面联络巷回风的Y型通风方式。现场应用表明:采用木垛加木点柱支护形式沿空留巷实现了Y型通风,有效地降低了采面上隅角的瓦斯,在瓦斯治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3107工作面巷道采掘接替紧张、上隅角瓦斯聚集等问题,提出高水材料巷道充填沿空留巷技术,利用公式,计算出巷旁支护体宽度为2.0 m。针对原巷道支护强度低、锚固长度短的问题,补打锚杆锚索对支护体系进行补强,通过沿空留巷形成"Y"型通风系统,解决了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和超限的问题。矿压观测结果表明:留巷顶底板变形量保持在1.0~1.5 m之间,满足巷道在回采期间通风要求。  相似文献   

12.
《煤》2016,(12):57-58
当单U型巷道布置方式的回采工作面采用采前预抽和裂隙带钻孔抽采等常规瓦斯治理方式,工作面瓦斯仍频繁超限时,可考虑采用Y型通风的巷道布置方式,该方式不仅能有效地解决上隅角瓦斯积聚的顽疾,还可以以其沿空留巷的技术减少巷道掘进量,缩短接续时间,减轻矿井采掘衔接压力。  相似文献   

13.
沿空留巷的支护技术与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一矿1622(1)上风巷采用沿空留巷技术,实现了工作面"Y"型通风,既解决了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又解决了掘进施工力量不足的矛盾,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文章针对现场巷道的支护现状,分析了巷道顶板的破坏原因,以及存在的安全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沿空留巷的支护对策,为以后沿空留巷施工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煤工作面通风与瓦斯涌出规律的探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瓦斯重点管理区瓦斯涌出量较大,采用通常的U通风方式,工作面的上隅角容易积聚瓦斯,使用Y通风方式,采空区漏风大,沿空留巷较困难。鄂庄煤矿探索出了即避免采空区漏风,又防止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的综合措施,同时减少了煤柱损失,增加了煤炭回收率,避免了采空区煤炭自燃,确保了通风安全。  相似文献   

15.
《煤》2017,(10):71-72
为解决高瓦斯煤层开采所带来的上隅角瓦斯超限、巷道掘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开采的技术方案,实践表明: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实现了对采场的卸压作用,成功地保留了工作面运输巷作为邻近工作面巷道,解决了上隅角瓦斯超限、巷道掘进速度慢等问题,并为以后沿空留巷技术和切顶技术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孟杰  姜秀雷 《煤炭技术》2012,31(11):90-92
针对24202综采工作面原有的"U+L"型通风方式所存在的瓦斯问题,在胶带巷进行沿空留巷,形成简易的"Y"型通风方式,从而彻底解决了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与回风流中瓦斯积聚以及采空区回风横贯和尾巷中高瓦斯积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某突出煤层回采工作面为例,进行了沿空留巷Y型下行通风的工业试验,对下行通风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对采取下行通风方式下的瓦斯治理方式和效果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突出煤层回采工作面采用下行通风是完全可行的;采用沿空留巷Y型通风方式有效地解决了以往U型通风方式下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较高的问题,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浓度明显下降,杜绝了瓦斯超限现象;无煤柱的回采方式提高了回采率,消除了煤柱给邻近层带来的应力集中区,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沿空留巷巷旁支护的发展史与应用现状,沿空切顶留巷技术的原理。介绍了唐山沟煤矿坚硬顶板条件下8820工作面成功应用该技术,合理设计支护方案,有效控制工作面及沿空巷道的顶板压力,实现采煤工作面"Y"型通风,消除上隅角瓦斯积聚,提高了回采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24202工作面一面三巷采用U+L型通风方式存在的诸多问题,开展了沿空留巷、Y型通风的技术研究.实践结果表明,从根本上解决了上隅角瓦斯积聚难题,实现了回风巷瓦斯浓度可控;创新了卸压抽采卸压方法,形成以留巷钻孔法连续抽采卸压煤层气技术体系,替代浅部专用巷道法为主的抽采煤层气技术,实现了该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  相似文献   

20.
由于煤层开采期间U型通风方式的布置及采空区内瓦斯运移特征的限制,从而易导致大量采空区瓦斯涌向工作面上隅角并出现瓦斯积聚的现象。为有效降低新安煤矿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通过对综采面基本情况的了解及上隅角瓦斯积聚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增设尾巷及调节上下巷风流压差来改变采空区瓦斯运移特征以达到根治上隅角瓦斯积聚的效果,并通过执行低位钻场高位孔对采空区裂隙带内高浓度瓦斯进行辅助抽采以降低回采面瓦斯涌出量及尾巷内回风流瓦斯浓度。通过增设尾巷,将为后期沿空留巷的实施提供更大的利用价值,并为煤矿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