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苏州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换乘车站作为线路间联络的节点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线网各处。合理选择换乘车站的换乘方式,提高换乘效率是近期苏州轨道交通建设重要的工作之一。本文以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以下统称为苏州5号线)为背景,通过分析苏州轨道交通线线网近、远期的客流数据,结合车站外部条件对换乘车站进行研究,对车站换乘方式的选择提出系统性建议,为后续线路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换乘时间视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部乘客换乘效率的深层含义,对影响乘客换乘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文献调查和分析,发现轨道交通车站内部的影响因素多与车站内部的换乘设施、环境质量、空间设计等方面密切相关。并在乘客换乘效率影响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乘客换乘效率研究的不足,对北京市轨道交通车站内部乘客换乘效率及空间设计问题分别进行了现场调研、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最后指出乘客因车站换乘空间构型和环境质量不同所表现出的不同换乘状态对其换乘效率影响的量化研究依然有所不足,在因乘客自身主观特性影响换乘效率的科学量化研究层面仍需继续深入。  相似文献   

3.
结合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4号线罗湖北站的建设实践,从城市、交通和建筑功能设计的视角,探讨复杂客流换乘组织、大型城市公共空间、可持续功能布局与人性化出行需求等相互之间的高效融合方式,为类似大型交通换乘枢纽的一体化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以及综合交通体系的建立,铁路客运站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中转站。但是,国内铁路客运站的设计存在换乘方式单一、换乘空间效率低下、换乘环境质量较差等诸多问题。本文针对厦门北站典型案例,从换乘方式的复杂性现状、换乘空间的多样化趋势和换乘环境的人性化要求等方面对铁路客运站换乘空间综合设计适应现代城际铁路交通与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提出建议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随着铁路、民航、城市轨道交通出行占比不断提升,旅客出行需求的稳步增长,高品质、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不断增强,对于综合客运枢纽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需求更加旺盛。从铁路、民航、城市轨道交通三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模式出发,提出换乘是新时代综合客运枢纽系统中的核心问题,必须建立快捷、有效的换乘体系,为旅客提供安全、方便、快捷、温馨的出行环境。最后,总结出新时代综合客运枢纽换乘模式的七个设计理念,以期为其他后续设计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谭希 《室内设计》2011,(6):20-24
边本文通过介绍对重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现状的调研,引出重庆轨道交通换乘站存在的换乘距离过长、路程复杂、流线交叉、环节冗繁、缺乏无障碍设施等现状问题;通过分析其原因,从换乘站点的整体规划、结合实际情况布置换乘空间、贯彻人性化设计理念等方面提出对换乘站点设计的建议,以期帮助城市轨道交通换乘实现高效化。  相似文献   

7.
空铁一体化发展使航站楼与城市铁 路交通便捷换乘成为必然要求,航空限高使 得空铁换乘空间多位于地下,多线换乘带来 的复杂换乘流线和地下空间带来的换乘空间 感知弱等问题导致空铁换乘效率低、舒适性 差,而换乘空间的步行可达性是影响换乘效 率和换乘舒适性的关键因素。成都双流机场 T2航站楼汇聚了空港、高铁、地铁等三种交通方式的换乘,通过研究该典型案例换乘空间的步行可达性来探讨提高地下空铁换乘空间步行 可达性的策略。本文运用空间句法中的凸状空间法和视域分割法,结合集成度、可见度等形态变 量,对成都双流机场T2航站楼的地下空铁换乘空间的步行可达性进行量化分析,据此得出现 状问题和做出具体的优化设计,并进行结果验证。得出如下结论:合理的节点空间设计可增强 换乘导向性;连通换乘空间形成合理的换乘流线可提高换乘效率;有机整合换乘空间及其周围 空间可丰富换乘体验。该研究可为国内外航站楼地下空铁换乘空间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大城市的轨道交通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故建立良好的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系统(B+R系统)是极有必要的。[1]本文通过对南京地铁3号线南京林业大学新庄站点与自行车换乘空间的实地调研,分别从外部空间、停车空间、交通换乘空间、附属空间、景观空间进行调查。归纳现场调研信息、总结分析结果、提出改造空间,使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建议,以提升街道景观质量和自行车停车效率。  相似文献   

9.
程群 《北方建筑》2023,(3):51-54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逐渐提高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视程度,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了城市轨道交通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别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多线换乘站数量逐渐增加,对乘客乘车体验感、车站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本文以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伊宁路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换乘形式,在建筑设计方面采用单循环无交叉三线换乘站,从而实现单向换乘的客流组织模式和台加厅组合通道换乘模式;在车站柱网设计方面,根据车辆体积和客流量,提出优化柱形、车站空间等措施,从而构建与多线换乘交通枢纽相吻合的车站空间。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建设从单一建筑层面发展到城市空间层面是由其功能属性和社会属性所决定的,但简单的拓展建设规模并不能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对城市建设的促进作用。有效提升交通换乘效率的同时,切实优化城市空间品质,才是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更新所面临的课题。本文基于东京涩谷站区更新项目的归纳整理,对站城一体化更新模式实现轨道交通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融合进行了策略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以北京、上海、广州地铁换乘车站设计现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今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简要阐述了人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设计的联系,提出了改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现状的建议,从而使城市轨道交通真正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12.
唐利 《城市建筑》2022,(24):30-32
结合我国当前的城市交通体系发展现状,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的日常出行需求,打造高质量的交通规划方案已经成为了多方关注的重点。本文建立在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换乘布局的基础上,对TOD模式下的换乘空间展开针对性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空间本身具有流线复杂的特点,服务于城市交通体系,需满足多种交通方式的换乘诉求,处理得当可以带动城市片区的良性更新与可持续发展。TOD交通枢纽换乘布局的合理性建立在立体化空间组织以及行人出行心理需求的基础上,打造全方位的交通组织及换乘方案,能够为当前的轨道交通枢纽流线组织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顾曦 《建筑与环境》2007,1(2):31-33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轨道交通发展的趋势及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衔接换乘枢纽,并以此为契机对换乘枢纽进行地上、地下的空间立体开发,对推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建立、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综合服务水平、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对轨道交通衔接换乘枢纽的交通衔接方式、平面布局原则、空间立体开发的功能组织等进行了论述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得到快速发展,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立体化的契机,必然使地铁车站成为轨道交通网络中换乘和衔接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各种形式的车站与各种不同的站位等带来了各式各样的换乘方式,其中要数同台平行换乘形式换乘最为方便快捷,笔者将结合工程实例和一些粗浅的体会,谈谈同台平行换乘车站建筑设计中叠岛式同台换乘车站的一些思路与方法及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对国内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枢纽各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空间,做较为全面的理论分析,并提出较为系统、可借鉴性强的立体化建筑设计手法,从而弥补我国轨道交通综合枢纽立体化设计的缺失,实现交通方式的紧密联系,为人们营造高效的出行。  相似文献   

16.
城际轨道交通发展成熟,城市轨道交通也开始在城市交通中占据一定地位,而城际与城市轨道交通的结合首当其冲,轨道交通综合体设计是两则结合的重点。轨道交通空间的综合体设计可以将外来客流通过轨道交通综合体快速地融入到城市内部的交通中,从而减小客流到达城市时的疏散和换乘压力。文章对有关城际、城市轨道理论进行剖析,并通过实例对轨道交通综合体进行论证,为城际与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体设计的认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结合换乘原则及平行换乘方式,以A市两条轨道交通线路换乘站的设计为例,从换乘距离、线路条件、对周边环境影响等多方面进行了比较优化,尽量减小工程难度,以保证工程可实施性,为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车站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海涛  周庆  张昊雁 《华中建筑》2021,39(6):98-101
根据雄安新区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市政综合管廊等设施的初步规划要求,采用一体化设计理念,基于减小城际铁路对其他设施的影响采用深埋方案的基础上,明确了城市轨道交通站位下沉广场和区间的竖向设计关系.城际铁路与地铁、商业开发的交点形成综合交通枢纽,配置长途车场和出租车场.明确了交通换乘体系的空间关系,提出了交通枢纽地下空间...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衔接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换乘时间模型,列举出了减少换乘时间的相应对策,为确定换乘站的设施规划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中几种常用的同站台换乘形式与一般的节点换乘方式进行分析比较,重点对两层双岛四线换乘、3层叠岛同向换乘、3层叠岛反向换乘、双站双向同站台换乘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性进行研究,并为换乘站设计提供借鉴。同站台平行换乘车站是地铁车站设计中换乘最为便捷的方式,两条线的换乘客流在同1个站台层可以实现换乘。在同站台平行换乘车站几种方案中,不同的同台换乘形式各有优缺点和适用条件。通过比较分析,对一般同站台换乘车站,建议采用3层叠岛同站台换乘;对换乘客流量较大的线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采用双站双向同站台换乘方案,让两条地铁线路同方向和反方向的换乘客流在相邻的两个车站完成,使不同方向的换乘客流都得到照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