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基于社区农业进行社区更新,本着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设计,循环利用社区内部各类物质是本次设计的最大特色,也是社区更新的核心理念。设计的重点在于减少社区物质输入和物质输出,实现部分自给自足,努力使生产性要素融入社区设计,形成生态、节能良好的自循环系统,这也是支撑本次设计的关键要素。设计中最大限度地释放地面空间,充分利用水平以及垂直空间合理布置、农业种植及养殖空间,以建筑和景观作为物质载体,以城市农业生产为媒介、物质循环体系利用为技术手段,对现有城市旧社区进行更新设计,实现景观农业,满足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及对安全食品的心理需求,构建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创新绿色节能住宅社区。  相似文献   

2.
曾启明 《江西建材》2016,(6):173-174
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主要是由钢-混凝土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应用结构,相对于传统的单一混凝土箱梁结构而言,具有很多优势,能够克服跨越能力差、自重较大、腹板容易开裂等问题。本文将主要介绍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并对其发展和应用情况做以简要的说明,与此同时会针对波形钢腹板的设计结构进行剖析,最后以四川省巴中市恩阳新大桥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雨水花园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归纳国内外雨水花园的研究现状,明确了国内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雨水花园的起源与发展、国外优秀案例介绍、雨水花园的营造技术、雨水花园场地试验及模型构建等;国外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雨水花园的水文模拟研究、土壤渗透力研究、污染物滞留能力研究、不同植物应用对水文的影响、建造及应用等,为今后的雨水花园研究工作奠定基础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5)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生猪养殖粪污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其农业面源污染环境问题和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本文以种养结合模式为基础,研究了种养生态循环工艺,分析了生猪粪污(干清粪)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推算出规模养猪场产生的粪肥养分量与种植作物养分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方程,总结了种养规模量二元匹配规律及变化特征,探讨出平衡中小规模猪场粪污与环境共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仿生家具设计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从形态、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对仿生学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系统的剖析,通过实际案例,指出仿生学与现代家具设计具有不可分割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1):221-228
为应对全球农业环境问题、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危机,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倡议。2005年,浙江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中国第一个、全球第一批GIAHS保护试点,自此也开始了中国系统性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利用的研究。笔者在全面梳理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回顾了过去10多年来中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利用的主要成果,认为现阶段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核心内容主要为价值挖掘与多功能拓展开发、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2个方面;围绕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内涵有许多的争论,但这些争论促进了对这种新型遗产的认识;农业文化遗产内部的可持续机制赋予了它价值多样性,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研究凸显了保护的意义。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主要有2种途径,即在其多功能价值认识基础上的多功能农业发展,包括高品质特色农产品生产、生态旅游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等,以及以生态与文化补偿为核心的政策激励机制。为进行动态性和适应性管理与保护,"五位一体"的多方参与机制和法律保障管理办法的建立必不可少。虽然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相较其他国家处于领先地位,但仍需要在资源普查与价值评估、系统演化特征与可持续性维持机制等方面开展基础研究,在体制与机制建设、动态保护范式与典型模式等方面开展应用研究,并注意多学科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7.
艺术性花园展是以推动园林艺术探索与发展、向公众普及园林艺术思想与应用为主要目的一类园林展。当代艺术性花园展与当代园林艺术在不断相互启发与促进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熟,对我国现阶段园林展的举办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外国艺术性花园展与展览花园的历史发展研究,系统介绍了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艺术性花园展,深入分析了艺术性花园展及展览花园的特征,并以肖蒙花园节与梅蒂斯花园节为例介绍了艺术性展览花园主要的五种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8.
分析生态系统论在城市系统的应用,并进一步介绍可操作的规划方法如生态工程、再生式设计以及工业生态学.以新加坡裕廊岛的生态工业园区规划操作为例,介绍如何在这个以石化工业为基础的基地环境上,整合景观生态学与工业生态学两种方法一方面应用景观生态原则中的景观单元规划,如廊道或班块与生态踏脚石系统,将工业生产过程放置在实质环境脉络中另一方面利用工业生态学中产业单元之间的物质与能源流动的共生网络,来键结物质与能源流动中的回路缺口.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8)
循环产业集群作为以多种循环镶嵌的产业价值链和产业生态链的产业生态网络,是由各类共生互补关系相联系的众多企业及相关机构所组成的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循环功能的空间聚集体,本文将具体研究分析循环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类型,并详细叙述其影响。这将有利于循环产业集群内部企业能够更好地定位自己,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找准出路。  相似文献   

10.
严军伟  邢婕  李杰  罗宇  刘数华 《混凝土》2011,(8):79-81,84
石灰石粉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掺合料,推动绿色混凝土的发展.主要介绍了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情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石灰石粉混凝土的性能做了简要的概述;同时,介绍了掺入石灰石粉对水泥石的TSA破坏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在保证混凝土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充分有效利用石灰石粉;最后,对其应用前景及研究方向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石油化工储罐区的火灾危险性,安全监测参数和消防设施联动控制要求,提出石化储罐区火灾监测与灭火联动控制系统设计原则,探讨系统构成方案,设计特点及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上海近代公共园林的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迫切性,为使上海近代公共园林遗存得到恰当的保护和利用,有必要通过历史谱系的构建来系统梳理其源流发展,明晰其核心价值因素,为价值认知与遗产保护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李易  丁楠 《建筑知识》2014,(8):31-31
宋代到清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期,园林艺术从全盛到成熟再到逐渐衰落。这一时期的政治逐渐专制,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文人的审美和市民阶层的趣味并存,它们对绘画进而对园林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叙述了各时期的风格特征和产生的背景原因。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家园—花园城市和花园住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园城市”运动已有百年历史,它在中国产生了影响,高楼林立的深圳获得“花园城市”称号,说明花园城市具有多种模式。让多数城市居民家庭有一个私家花园,仍然是新世纪家园追求的目标,中国地少人多,Town house具有比较省地、安全、独户独院等优点,适合在中国城郊兴建。  相似文献   

15.
华南植物园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樊汉明  张征 《中国园林》2000,16(1):72-74
本文介绍了建立华南植物园信息管理系统之背景,原则,系统的开发过程及其功能,本系统根据植物园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行政管理、科研科普,旅游开发这三大类型的数据库,使各项数据规范化,便于查询和分析,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促进植物园的各项工作,尽快能与国际接轨,同时制成图文并茂,中英文两种版本的网页,对提高植物园在国内外的声誉,扩大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构建本民族建筑精神文化的基础。在全球一体化时代,我们自身所拥有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深厚,对外来文化的承载力和选择能力就越强,更利于构建出中国建筑的文化精神。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景观建筑设计专业确立了"以传统文化为基石"的教学原则。每个年级设置一个传统文化承继和发展的专题课程,探求传统文化对景观建筑教育品质的提升。其中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是综合性最为突出的课程,引导学生体验传统文化内涵与空间架构的关联,以及推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延展,进而提升教学品质等方面进行了较有成效的探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花园洋房”这一既有长久历史又被赋予崭新时代特色的住宅产品,越来越受到开发商和老百姓的青睐,本文在阐述了花园洋房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设计中需要注意、改善之处.  相似文献   

18.
蒲蔚然  刘骏 《中国园林》2002,18(2):9-11
城市苗圃属城市生产性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重庆渝中区现代园林花圃的规划原则及内容,突出了现代花圃生产性及观赏休闲娱乐性的功能特征,以及对苗圃规划中生态学原则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伴随快速城市化、人口剧增及耕地短缺的现状,都市农业不断发展并衍生出垂直农业,而后又在地下谋求发展空间。地下农场作为一种空间集约、技术先进的新载体,是推动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变革。本文基于相关前沿研究和地下农场案例,探讨其发展的可行性及前景。研究发现目前地下农场缺乏理论研究与成熟的发展体系,因此,结合城市发展特征,初步探索了地下农场的发展路径,即建立评价模型来预判发展效益;立足城市既有、新建地下空间探讨集约化利用模式;构建规模化发展体系,提出散点激活、线性连通、区域联动的3种形式。本研究成果将为未来地下农场全面推广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林广思  蒋林桔 《中国园林》2023,39(12):127-131
风景园林专科教育是风景园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园林技术、风景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技术等专业。在介绍中国风景园林专科专业发展的历史之后,为全面了解我国风景园林专科专业设置现状,对2022年园林技术、风景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技术3个专业在全国的招生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从院校类别、省级行政区、城市及城市群、区域等维度进行分析比较。研究指出,风景园林类职业教育在全国各地区广泛分布,具有一定社会需求量,但区域布局需要优化,各专业需进一步加强自身办学特色。研究为风景园林专科专业的建设及增设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