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高度的开发性、自由性、虚拟性等特点,使得青少年在无监督的环境中受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而网络缺乏良好的主流文化导向,网络行为主体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道德失范,甚至触犯法律。本文研究了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对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进行了探究,提出了防止网络道德失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引发出一系列网络道德问题,计算机网络是把锐利的双仞剑,既为人类道德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催动了人类道德发展的进程,也引发了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本文作者从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入手,对网络失范问题产生的原因、网络道德失范的根源等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玉娥 《网友世界》2012,(24):9-12,15
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是青少年学生在网络社会下失去网络道德的约束或自身内部的自律而产生的一种非常态行为,是道德失范行为的一种新类型。青少年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可以归为五类,即不良信息获取、不当的信息制作与传播、制造和传播病毒、充当网络黑客攻击他人、网络社会交往中的失范行为。  相似文献   

4.
燕学博 《网友世界》2013,(23):148-149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以互联网为基础建构的网络世界成为人们重要的活动的场域,形成了虚拟社会。网络环境既给人们道德人格的塑造带来了积极作用,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在道德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方面的缺失。网络的开放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使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在这里交融汇聚,使人们感觉到明显的文化差异与冲突,面对网络社会的各种思潮、价值标准,通常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也导致道德认知的模糊;长期生活在网络虚拟的环境中,以致部分人脱离现实社会,造成道德情感的冷漠;面对网络上新鲜刺激、混乱复杂的信息和一些“新潮”的观念,人们原有道德意志、信念发生动摇,从而出现道德行为的失范等问题。本文对造成网民道德人格缺失的因素进行归因,从网络环境、文化、制度和现实社会道德环境建设角度分析,提出了解决网络道德人格重塑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正改变着人类原有的社会空间.但是,网络犹如一柄"双刃剑",作为涉世未深、明辨是非能力较弱的广大青少年学生,不少人在汹涌而来的不良网络信息而前迷失了方向,甚至严重地道德失范和走上了犯罪道路.  相似文献   

6.
网络话语暴力本质是一种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由于其具有受众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影响力与破坏力大等特征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受网络空间特性以及文化、心理、社会等多因素影响,网络空间话语暴力现象面临着道德泛化、道德缺失、道德审判、话语霸权等诸多道德困境。要营造一个清朗、理性、和谐的网络空间,减少网络话语暴力发生的现象,法律制约手段是外在因素,更需要从道德层面进行规范与约束。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当前大学生学习先进知识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同时也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网络的迅猛发展,正飞速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但是,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给人们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明辨是非能力较弱、自我保护能力不强的广大青少年学生下了一剂"猛药",不少人在汹涌而来的不良网络信息面前迷失了方向,甚至严重地道德失范而走上了犯罪道路.  相似文献   

9.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给大学生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又影响到了他们的网络诚信,使得很多大学生道德失范甚至犯罪。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诚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了树立大学生网络诚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物质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尤其是课业并不繁重的高职院校,学生们更是离不开网络,网络在带来便利和知识的同时,也造成部分学生网络道德情感冷漠、网络道德信念缺失及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等问题。本文通过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大专生进行总体抽样调查,了解学生应用网络的状况,探讨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对当前网络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