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SP-406型高效减水剂在秦山核电二期工程中的推广应用研究,对SP-406型减水剂在核电工程混凝土中的最佳配合比,掺量对核电工程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双掺法”在核电工程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新拌混凝土成型后的热性能对比,劈拉强度,轴向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弹性模量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试验研究。大量试验表明,SP-406型高效减水剂在秦山核电工程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张震  万朝均  田帅 《混凝土》2017,(12):102-104
主要研究了不同减水剂以及复掺减缩剂对ECC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掺减水剂会对ECC的抗压强度带来负面影响,但适量的减水剂掺入拌合物中可以提高其抗折强度;减水剂复掺减缩剂后,ECC抗压强度维持不变,抗折强度可以提升24.1%。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2017,(12)
主要研究了不同减水剂以及复掺减缩剂对ECC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掺减水剂会对ECC的抗压强度带来负面影响,但适量的减水剂掺入拌合物中可以提高其抗折强度;减水剂复掺减缩剂后,ECC抗压强度维持不变,抗折强度可以提升24.1%。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高效减水剂的复合掺加对净浆流动度的影响。在高效减水剂的饱和点内,净浆的流动度随着高效减水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在饱和点后流动度不再增加,反而容易引起泌水等不良现象。两种减水剂复合掺加的效果一般优于任何一种单掺的效果,但存在一个最佳掺量和配比。萘系减水剂与氨基磺酸盐减水剂复掺的最佳配比为0.6%:0.3%;木质素磺酸钙系减水剂与氨基磺酸盐系减水剂复掺的最佳配比为0.9%:0.3%。  相似文献   

5.
依据CECS48:93标准,以高碱水泥和活性骨料配制的砂浆棒为基准试件,研究了不同水胶比对矿物掺和料单掺、矿物掺和料+引气剂复掺、矿物掺和料+高效减水剂复掺、矿物掺和料+高效减水剂+引气剂三掺4种砂浆抑制碱骨料反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胶比小于0.50(质量比)时,该比值越小,矿物掺和料(粉煤灰、硅灰)单掺、矿物掺和料+引气剂复掺、矿物掺和料+高效减水剂+引气剂三掺砂浆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效果越好;当水胶比为0.30~0.35或大于0.40时,采用高效减水剂、矿物掺和料复掺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效果随水胶比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高保坍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研制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开发了一种高保坍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能够有效减小新拌混凝土坍落度损失。通过混凝土试验表明,合成的高保坍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TB在低掺量下即具有优异的坍落度保持性能,水泥适应性好,在中、小坍落度混凝土中使用依然具有良好的保坍性能,但减水率略低于普通聚羧酸系减水剂,两者复掺使用则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该文研究了三种高效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氨萘复合减水剂)与掺入以10%等量取代水泥的石灰石粉,并分别复掺30%粉煤灰、30%矿渣、5%硅灰的胶凝体系的适应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掺萘系和氨萘复合减水剂的混凝土较稳定,掺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流动度较大,经时损失较小,但泌水现象严重。复掺时适应性最好的是粉煤灰,其次是矿渣,最差的为硅灰。  相似文献   

8.
通过羟基羧酸(盐)与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复掺的水泥净浆流动度和标准稠度凝结时间的试验研究,分析了羟基羧酸(盐)与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复掺对水泥分散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详细地研究了在水胶比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掺入萘系、氨基及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对硫铝酸盐型膨胀剂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减水剂和硫铝酸盐型膨胀剂复合使用时,会降低膨胀剂的限制膨胀率,降低复掺萘系和氰基的自由膨胀率,增大膨胀指数,从而降低其有效膨胀能.因此,在膨胀剂掺量相同的情况下,复合使用高效减水剂会削弱硫铝酸盐型膨胀剂对混凝土的补偿收缩作用或产生的自应力,故高效减水剂与膨胀剂复合使用时,要想达到单掺膨胀剂时的膨胀效果,要适当加大膨胀剂的用量.  相似文献   

10.
地聚物是一种有望替代普通硅酸盐水泥以降低土木工程行业碳排放的新型绿色环保胶凝材料。然而,粉煤灰-矿渣地聚物存在流动性差、干燥收缩大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工程领域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因此,通过试验研究了复掺减水剂和溶胶型纳米SiO2对粉煤灰-矿渣地聚物工作性能、干燥收缩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分析了相关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粉煤灰-矿渣质量比为7∶3的体系,与未掺加溶胶型纳米SiO2和减水剂的粉煤灰-矿渣地聚物相比,当溶胶型纳米SiO2和减水剂掺量分别为0.2%和1.0%时,粉煤灰-矿渣地聚物流动度从176 mm增大至198 mm,27 d干燥收缩降低了31.2%,3、7、28 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52.2%、24.5%、32.3%;溶胶型纳米SiO2和减水剂复掺增加了参与反应的活性硅源,形成了更多的N-A-S-H和C-(A)-S-H凝胶产物,使得硬化后材料的结构更加致密。该研究可为粉煤灰-矿渣地聚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浅谈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培山 《山西建筑》2006,32(1):177-178
从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概念入手,以常用的减水剂为例,着重介绍了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检验方法和改善措施,对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外加剂类型对混凝土收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幸小兵 《山西建筑》2008,34(7):192-193
对混凝土用聚羧酸类减水剂、钙矾石类、镁质类膨胀剂作对比试验,研究了外加剂类型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程度,以促进对混凝土收缩性能的研究,为九华山隧道自防水混凝土材料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混凝土外加剂在土木建筑工程领域中得到迅速发展.从最初的松香热聚物引气剂,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萘系等减水剂,到以后的高效减水剂,在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和施工质量,减少混凝土单方水泥用量和用水量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结合混凝土外加剂发展历程,指出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混凝土外加剂使用不当、设计理念存在误区、规范标准定位存在偏差等.目前,混凝土外加剂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成分,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需要继续开展外加剂应用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李二虎 《山西建筑》2006,32(14):159-160
针对目前人们对外加剂的使用现状,从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掺量、使用方法以及减水剂对水泥的适应性、外加剂对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影响三方面分析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中的几个问题,以取得较好的技术和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陈晓宇 《山西建筑》2014,(3):130-132
为改善混凝土性能,进行了高效减水剂、硅粉、粉煤灰、膨胀剂等外加剂与矿物掺合物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有效性的研究。通过试验证明,在混凝土中掺入高效减水剂,可以延缓混凝土侵蚀破坏,在混凝土中掺入硅粉、粉煤灰、膨胀剂等,能够提高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能力,并对其抗腐蚀系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对混凝土泵送剂配制原理、方法及其性能进行了研究。FDN与木钙复合,以缓凝剂控制坍落度经时损失,以保水剂降低混凝土泌水率,配制出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较小、性能优良的多元复合泵送剂。  相似文献   

17.
引气剂和引气减水剂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讲述了引气剂和引气减水剂的工作原理及其发展,阐述了引气剂和引气减水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利弊,介绍了应用时的注意事项,以便进一步推广引气剂和引气减水剂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强免压蒸混凝土中复合矿物外加剂与减水剂适应性不佳的问题,开发了UC-IA聚羧酸减水剂。通过在管桩厂的试用结果表明,UC-IA聚羧酸减水剂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不改变原生产工艺条件下仅需蒸养混凝土强度即可达到C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宋飞虹 《山西建筑》2014,(25):149-150
介绍了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及应用,分析了外加剂研究与实践不匹配,各地混凝土外加剂生产不平衡等阻碍混凝土外加剂发展的问题,指出要加快对新品种减水剂的研究、更新外加剂标准,并促进外加剂的绿色化发展,以保证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磷酸镁水泥基材料复合减水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适用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减水剂对磷酸镁水泥(MPC)基材料流动性影响的基础上,根据MPC基材料的水化特点,采用复合方法配制减水剂,研究了复合减水剂对MPC基材料流动性、凝结时间、强度、水化产物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减水剂,对MPC砂浆流动性没有明显改善作用;复合减水剂对MPC基材料流动性及强度均有明显改善作用,而且还能提高MPC水化产物生成量和水化产物密实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