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泥沙生长生物膜后相应的物理特性会发生改变。本文主要探讨泥沙颗粒在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下沉降特性的改变情况。将官厅水库的泥沙分为6组,使用天然水和营养液的混合液对泥沙进行培养,用来模拟富营养水体中泥沙颗粒特性的发展变化情况。对于生长生物膜后的絮体颗粒在各个不同培养时间的沉降运动,实验采用先进的图像采集观测系统进行拍摄采样,并利用图像分析测量颗粒大小和沉速的变化,推导了生长生物膜后的颗粒沉速计算公式。研究表明生物膜极大地改变了颗粒的表面特性,使得颗粒下沉阻力增大,与同等大小无生物膜黏连的泥沙颗粒相比沉速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2.
天然河道与湖泊的水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对泥沙颗粒的基本特性的研究也开始与水体污染物质的吸附解析、微生物的吸附成膜等水环境生态方面结合起来。本文通过对官厅水库的泥沙分组进行培养,并采用先进的图像采集观测系统,对泥沙生长生物膜后的絮体在沉降时进行拍摄采集,探讨了颗粒级配的变化情况。同时利用得到的颗粒特征值,推导了水体不同营养条件下的粒径变化公式。数据表明泥沙在生物膜的作用下形成新的泥沙生物絮体颗粒,能够在水沙交界面上形成粒径范围很宽的颗粒组使得级配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吸附及生物膜的形成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其对河道、水库等水体环境中泥沙颗粒形貌及性质的影响目前研究尚少。本文采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泥沙颗粒生长生物膜前后的形貌情况,并用图像处理和梯度计算的方法对获得的灰度图片进行分析,发现颗粒的表面微形貌因生物膜的生成而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泥沙颗粒生长生物膜前后表面变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泥沙颗粒为载体,以天然水配置营养液进行生物膜培养试验,采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泥沙颗粒生长生物膜前后的形貌变化,并用图像处理和梯度计算的方法对获得的灰度图片进行分析,发现泥沙颗粒因生物膜的生成而发生较大变化,群体泥沙互相粘连,形成网状结构或絮状结构等,单颗粒泥沙因为生物膜的存在使得长膜沙相比原状沙其表面导数更多地集...  相似文献   

5.
单颗粒泥沙沉速公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简要总结了国内外泥沙沉速的研究现状,就单颗粒泥沙在静止水体中的沉降情况对各家泥沙沉速公式进行了分类,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颗粒泥沙的沉降特性已基本明确,其中Raudkivi、Cheng和Wu泥沙沉速公式的计算准确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庞熙 《广西水利水电》1998,(3):16-18,29
叙述天然水及水中含盐量对泥沙颗粒沉降速度的影响,其中的关系复杂,尚无法根据水质对无盐水分析的结果进行修正,因而提出了以天然水代替无盐水进行分析以推求泥沙颗粒的实际沉降速度。  相似文献   

7.
固体颗粒的群体沉降速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流体力学原理出发,数值模拟非均匀沙随机分布对流场的影响,推导出固体颗粒群体沉速的理论解。该公式不仅量纲和谐,浓度变化不超过极限浓度值,能反映含沙量与非均匀沙级配变化对群体沉速的影响,而且可避免其它公式量纲不和谐,计算中出现负值或降得过快的缺点。采用黄河实测资料对该公式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8.
颗粒的群体沉降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泥沙颗粒非球体形态的事实,建立了包含形状影响因素在内的粒子的群体沉速公式,并较为有效地解释了现有公式指数不统一的内在缘由,经对实测资料验证表明,公式具有更好地适应性,对于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是有实用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附着在泥沙表面的生物膜具有很强的吸附特性,对水环境中营养盐等物质的迁移转化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实验手段分别对去除表面杂质的纯净泥沙和表面附着生物膜的泥沙进行吸附营养盐磷的实验研究,对比了去除生物膜的泥沙与附着生物膜的泥沙对磷的吸附能力,研究了附着生物膜的泥沙颗粒吸附磷的动力学及热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去除表面杂质的纯净泥沙对磷的吸附性微小,而附着生物膜的泥沙颗粒对磷的吸附能力很强,在相同条件下附着生物膜的泥沙颗粒的吸附量比纯净泥沙吸附量高出1个数量级;同时附着生物膜的泥沙颗粒吸附磷的动力学特性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特性符合Langmuir等温式,吸附速率和平衡吸附量随泥沙粒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附着在泥沙表面的生物膜具有很强的吸附特性,对水环境中营养盐等物质的迁移转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去除生物膜的泥沙和表面附着生物膜的泥沙分别进行了吸附营养盐磷的实验研究,对比了去除生物膜与附着生物膜的泥沙颗粒对磷的吸附能力,研究了附着生物膜的泥沙颗粒吸附磷的动力学及热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去除生物膜的泥沙对磷的吸附性微小,而附着生物膜的泥沙颗粒对磷的吸附能力很强,在相同条件下附着生物膜的泥沙颗粒的吸附量比纯净泥沙吸附量高出1个数量级;同时附着生物膜的泥沙颗粒吸附磷的动力学特性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特性符合Langmuir等温式,吸附速率和平衡吸附量随泥沙粒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对泥沙群体颗粒的平均粒径、平均沉速的原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原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平均粒径、平均沉速的计算原理和数学的角度以及泥沙粒度分布的实际情况,对现行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改,并提出了新的泥沙群体颗粒的平均粒径、平均沉速的计算公式;某些修改建议已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泥沙颗粒分析工作中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圆中环沉沙排沙池泥沙水力计算方法的研究不仅便于了解其它类似沉沙池的水力特性,而且 还能依据该方法推出满足条件的沉沙池尺寸。按照沉沙池的设计规范进行水力计算,包括泥沙沉速计 算、泥沙沉降率计算及泥沙起动计算,并与模型试验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泥沙各粒径 组沉降率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偏差不大;泥沙起动流速的计算也为沉沙池结构设计提供了有力依据,同时 再次验证圆中环沉沙排沙池设置的合理性,并进一步研究沉沙池的优化设计,为以后类似沉沙池设计提 供了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生物膜泥沙床面对水体紊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伟  方红卫  黄磊  赖豪杰  何国建 《水利学报》2016,47(8):1017-1024
泥沙床面生长生物膜后水流紊动特性将发生变化,进一步影响到泥沙的起动,悬浮和输移特性。本文采用d500.1 mm的天然沙,对相同水流条件下无生物膜生长和有生物膜生长床面以上的水流内部结构进行研究。实验中采用多普勒声学流速仪(ADV)测量了垂向流速,对比分析了生物膜生长前后,时均流速、雷诺应力、紊动强度以及紊动猝发事件在垂向上的变化,并初步分析了这些变化对泥沙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膜生长后,同流量条件下的垂向平均流速增加,床面阻力减小;对比无膜沙床面,有膜沙床面在发生冲刷的水力条件下,雷诺应力、紊动强度均有所减小,从而会影响到悬沙的浓度分布;同时猝发事件发生率在垂向上的变化也使得生物膜泥沙床面的泥沙起动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1986年和1990年现场测试资料研究了长江口区悬浮颗粒的表面性质和组分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黄洪生  温志敏  刘强 《人民黄河》2005,27(12):30-32
浑匀沉降消光法为泥沙颗粒分析常规分析方法之一,但消光修正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为此,透彻地剖析了浑匀沉降消光的分析原理,加深了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推导出计算消光系数的实用公式,编制了自动进行消光系数修正的软件,并将此成果应用于1996年始研制成功的DLY系列光电颗粒分析仪中。该仪器及其分析技术经黄河、长江等不同水系数年的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刚性植物条件下静水中粗颗粒泥沙沉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洪武  吕升奇  龙涧川 《水利学报》2007,38(10):1214-1220
为了探求水生植物对泥沙沉速的影响,本文在总结泥沙颗粒在水体中沉降的影响因素及阻力系数规律的基础上,在静水中设置不同直径、不同排列密度的不锈钢圆柱细杆模拟水体中不带分叉的刚性植物,分别测定粒径为0.1cm~0.45cm的沙粒沉速,并与没有植物条件下的沉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试验粒径范围内,含植物水体中泥沙沉速随泥沙粒径、植物密度增大而减小,通过修正阻力系数,推导出考虑植物杆径及植物密度排列的泥沙沉速公式。  相似文献   

17.
泥沙沉降速度的确定对于水体中泥沙输运与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至关重要。笔者理论分析了均匀泥沙颗粒在水中沉降初期的非匀速沉降过程。在现有泥沙沉降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泥沙颗粒级配测量的工作,提出了一种可将泥沙沉速与粒径建立起对应关系的改进试验方法,该方法考虑了不同组分泥沙共存条件下作用对沉速的影响,将0.01~0.06 mm粒径尺度的悬移质泥沙在水中的沉速与粒径建立起较好的指数型函数(ω=0.0105e0.1031D)关系,相比理论计算值和传统试验方法更加精确。笔者的研究成果对于天然河流中拆坝后河道演变、泥沙沉降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计算泥沙颗粒在沉沙池中运动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嘉  赵文谦 《水利学报》1994,(11):31-36
本文分析了泥沙颗粒在沉沙池紊流中的受力,用Lagrange方法建立了泥沙颗粒运动方程,并用K-ε双方程模型描述了沉沙池紊流场,求解了流场和泥沙运动轨迹的数值解,本文方法对沉沙池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水文行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水文测站进行泥沙颗粒分析计算时,有大量重复性的计算工作,而且计算环节一环扣一环,介绍了颗粒分析计算应用程序的开发思路、曲线模型及应用,使用颗粒分析计算应用程序可大大减轻分析人员的计算工作量,使分析人员从繁重的计算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非均匀颗粒群体沉速试验方法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均匀颗粒群体沉降现象在自然界相当普遍,本文分析非均匀颗粒群体沉速的试验方法,比较各种沉降试验和流态化试验,得到认识深度取样锥体筒流态化法是目前较好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