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作者参加设计研制的一种新型轻便的大功率可控硅直流高压发生器,文中从理论上着重论述了本装置的脉冲换向并联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分析总结了装置的调试结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一种由软开关移相全桥电路和L型滤波器的并网逆变器电路级联组成的交流能馈型直流电子负载装置.前级软开关移相全桥电路采用输入电流外环PI控制、输出电流内环单周期控制的控制策略,通过控制输入电感电流来模拟机车电源的输出特性.针对并网逆变器使用PI控制器时并网电流存在稳态误差的缺陷,研究了并网逆变器电路采用直流母线电压外环PI控制、并网电流内环准谐振PR控制的控制策略,通过电压外环实现逆变器直流电压稳定,电流内环实现并网电流无静差控制.MATLAB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该交流能馈型直流电子负载拓扑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微计算机应用于可控硅弧焊机的控制,有控制灵活、改变控制特性容易的优点。本文介绍的微机控制系统的电路构成包括微计算机、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显示电路、电平变换电路、光电隔离电路以及整流电路等部分;并提出了可控硅弧焊机的控制数学模型实现及此控制的软件。经使用证明控制软件及其数学模型是符合实际要求的。  相似文献   

4.
由交流到直流的静态整流装置已被广泛应用于从交流电源给直流马达供电及控制。本文介绍了一种简单的可调速驱动系统,分析了电路各处的波形,推导出速度特性的计算方法。具有恒转矩、要求无级调速的生产机械,目前已广泛地使用直流拖动可控硅供电方式,我们在实验和生产中研制成一种不用同步变压器的可控硅供电直流拖动的简化线路,适用于轻载,小容量直流拖动系统。由于该线路所需元件少、成本低、安装体积小(小于饭盒的体积),且使用可靠、有一定的调速范围,所以很受使用单位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一般过流保护方式的弊端,介绍了作者本人设计的一种新型电子过流保护装置。这种装置采用线性集成运算放大器、集成门电路和大功率驱动开关集成电路,对可控硅调速系统的触发回路进行无触点控制。它具有结构简单、驱动功率大、过流动作迅速、定时准确、调整方便、工作稳定可靠、造价低廉等优点。可以使用在多种可控硅调速系统中。  相似文献   

6.
换流环节是可控硅变频装置中最重要的电路.换流可靠,变频装置正常运行.如换流失败,则逆变颠复,整个变频系统无法工作.因此说,换流问题是变频技术的中心问题.本文就若干种逆变器的换流环节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合理选择逆变器的换流电路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工程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采用微处理机实现PWM(脉宽调制)调制逆变器的控制方案,并讨论如何实现感应电动机转速的闭环控制,PWM模式的形成及GTO(可关断可控硅)逆变器的调制。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带电机负载逆变器拓扑的数学模型,借鉴交流电机统一控制思想,以同步电机与异步电机为例,对交流电机进行了简化,得到了逆变器直流侧等效简化电路.并从电机的各种运行工况出发,分析了简化电路的合理性,分别探讨了逆变和整流部分的控制策略.其中,逆变器部分重点分析了直接影响电机控制性能的参数辨识;整流部分重点分析了几种提高整流器抗负载扰动的控制方法.最后搭建仿真平台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我院电气自动化系研制成的 KJS 可控硅交流调速系统扩展装置,1984年10月24日在武汉通过部级鉴定。这项科研任务是为了适应全国交流电动机调速的发展,同时根据1983年昆明高校交流调速会议精神,为了满足全国交流调速系统教学的需要,考虑到全国大多数高校已有的 KZS 直流调速柜的现状,经我院自动化教研室和电子设备厂较长时间的研究、设计、试验,终于在1983年9月试制出与 KZS 直流调速柜相匹配 KJS 可控硅交流调速系统扩展装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一种电磁推动机可控硅调频调幅控制装置的原理及设计思想,并附有原理总图。运用这种装置控制电振机,可使电振机工作在最佳状态,节约电能。同时能满足调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在高精度、小功率的可控硅直流调速系统中,一种简单易行的电源频率自适应可控硅触发装置,该装置采用单片机控制,可自动跟踪电源频率的变化。即当电源频率变化时,能自动修正可控硅触发脉冲的时间延迟,以保证可控硅触发脉冲有足够的对称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几种传统逆变器控制方法存在的缺点,本文基于串联逆变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新逆变触发控制方法。该方法是一种频率可与逆变谐振频率相匹配的他激触发。经试验验证,可以实现触发频率和逆变频率相匹配,从而使逆变器工作在最大功率输出的状态下。经在一台1000kw的可控硅中频电源上应用,逆变器工作稳定正常。该方法原理简单,实现容易,维护成本低,可以在逆变电源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对太阳能光伏电源(PV)的最大输出功率进行了研究,采用神经网络对光电阵列最大功率输出点进行识别、跟踪和控制,并通过逆变器将光伏电源产生的直流电逆变为供居民/商业电力系统使用的交流电,同时针对非线性交流负载,设计出了一种有效、实用的有源滤波器.实验表明,本装置能准确跟踪和输出光伏电源的最大功率,加入有源滤波器可有效抑制交流侧的谐波并提高功率因数,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光伏电源最大功率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太阳能光伏电源 (PV)的最大输出功率进行了研究 ,采用神经网络对光电阵列最大功率输出点进行识别、跟踪和控制 ,并通过逆变器将光伏电源产生的直流电逆变为供居民 商业电力系统使用的交流电 ,同时针对非线性交流负载 ,设计出了一种有效、实用的有源滤波器 .实验表明 ,本装置能准确跟踪和输出光伏电源的最大功率 ,加入有源滤波器可有效抑制交流侧的谐波并提高功率因数 .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了PWM逆变器交流调速系统对微机控制的要求。对使用微机实现PWM控制的各种方法作了较为详细的评述,对各种硬软件的折中设计提出了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双闭环可控硅触发器CF6B 2A的主要特点和工作原理,并将该器件应用于挤塑机主驱动电动机控制系统中。试验结果表明,以该触发器为控制核心的脉冲信号发生与控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性能可靠、造价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车载单相正弦脉宽调制(SPWM)IGBT逆变器的基本结构方案,以车用24V直流电源为逆变器输入,变换得到50Hz/220V交流电。该方案采用中间直流环节的高频变压器式逆变电源系统结构,它由高频逆变、高频变压器隔离升压、整流滤波、高频SPWM逆变和输出滤波组成。对逆变器的控制及保护电路也在作了详细的介绍,并给出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分析双向可控硅的特性、交流调压的电路原理,介绍可控硅在油料化验电器调压电路中的应用、常见故障分析及其质量判断。  相似文献   

19.
并网光伏发电逆变器标准缺失 并网光伏发电逆变器是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部件之一,主要作用是将直流电能转变成交流电能供给负载使用的一种转换装置,它是整流器的逆向变换功能器件。由于并网光伏系统发出的是直流电,如果要为交流负载供电时,都要配备逆变器。逆变器是通过半导体功率开关的开通和关断作用,把直流电能转变成交流电,是整流变换的逆过程。  相似文献   

20.
单相并网逆变器的控制部分是逆变器设计的重点,传统的PI控制算法下的并网电流与电压存在相位差,在电流较小时相位差比较严重,导致逆变器输出功率因数较低等问题。对单相并网逆变器进行了仿真,提出了基于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的控制方法,并对其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的控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输出电压波形,有效的改善并网电流波形,控制精度较好,可以提高逆变器的输出电能质量,同时可保证逆变器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