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了过热对轧辊钢 9Cr2、9Cr2MoV、9Cr2SiWV及重载锻锤模生产用模具钢 5CrNiW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 ,提高加热温度导致轧辊钢断裂性能改变。明确了轧辊钢过热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可通过此后从常规温度 (860~ 890℃ )下淬火而得以清除的最大过热温度。研究表明 ,过热对 5CrNiW钢性能影响不大 ,并且可以通过一次加热到 890℃予以消除。0 前言众所周知 ,在作业冷轧辊和支撑冷轧辊、击锤锻模和其它产品大锻件的冶金生产过程中 ,产生了一些促使形成粗晶组织的条件。这些条件中首先是长时间的高温锻造加热、金属的局部过热、锻造时…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0%-0.4%Ni和0%-0.05%Nb对Cr5冷轧辊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中添加Ni元素可以细化组织,随着Ni含量的增加,冷轧辊钢的淬透性、硬度和耐磨性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含有0.2%Ni的轧辊硬度和耐磨性提高得比较显著;钢中的Nb元素以碳化物的形式存在,能阻止晶粒长大,提高了冷轧辊钢的硬度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3.
冷轧辊断裂分析与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1所示冷轧辊材料是Cr12MoV钢,加工工艺流程是:下料→机加工→淬火、回火→机加工.要求具有高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正常使用寿命半年以上;辊面要求淬火硬度58~62 HRC,辊颈硬度28~32 HRC.该冷轧辊实际生产中使用几天至几月不等,就会发生断裂,断裂比例占每批次的90%以上.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分析冷轧辊产生断裂的原因,从轧辊设计和热处理工艺等方面寻找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淬火温度对Cr5型冷轧工作辊用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质态Cr5型冷轧工作辊用钢组织中的碳化物主要为Cr7C3型,较之球化退火态、调质态的碳化物更为细小,尺寸为100~300nm;对于调质态的Cr5钢,当淬火温度为875~950℃时,随淬火温度的升高,硬度单调上升;当淬火温度超过950℃时,硬度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5.
0 前言 随着冷轧辊直径不断向小型化发展,对轧辊的耐用性要求越来越严。冷轧辊一直采用高碳铬钢,Cr含量逐渐增加,目前已经出现含ω(Cr)为5%的钢。增加硬质碳化物的数量是提高轧辊耐磨性的重要手段。除了增加铬含量可促进碳化物析出外,Mo、V也可改善耐磨性。本文以高碳和ω(Cr)为5%钢为基本成分,改变C和V的含量,研究了碳化物形态、种类、基体组织和耐磨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MM-200型磨损试验机研究了Cr5型冷轧工作辊用钢的磨损行为,并采用扫描电镜对其磨损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随着磨损时间的延长及试验载荷的增加,Cr5钢的磨损质量损失逐渐增加;当实验载荷小于200N时,Cr5型冷轧工作辊用钢的磨损形式主要为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当试验载荷为250N时,磨损形式主要为粘着磨损和疲劳剥落.  相似文献   

7.
通过金相和扫描电镜分析,并配合热处理试验,找出9Cr2Mo锻钢冷轧工作辊断裂失效原因。通过分析冷轧工作辊断裂的主要原因是轧辊热处理工艺不当。在淬火过程中形成了沿晶内裂纹,当轧辊工作受力时,裂纹沿晶界快速扩展,导致轧辊产生脆断。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铬系冷轧辊钢的使用性能,在MC3及MC5材质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铬和硅元素对冷轧辊钢耐磨性和淬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铬含量的增加,冷轧辊钢的磨损失重量逐渐减少并趋于平稳,耐磨性得到提高;Cr含量为5%时,随着硅含量的增加,冷轧辊钢的淬透性得到提高,硅含量在1.5%左右时,冷轧辊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提高Cr8钢轧辊的服役性能,利用数值模拟技术与实验对Cr8钢轧辊的最终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实验测试了Cr8钢的材料性能参数;接着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Cr8钢轧辊在其差温加热过程、喷雾淬火冷却过程及其回火过程中辊身内部特征节点温度、组织与应力的演化过程,并采用物理模拟技术验证了Cr8钢轧辊在连续喷雾淬火工艺下两个特征节点处的马氏体组织,从而验证了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Cr8钢轧辊最终热处理工艺的可行性;最后重点分析了连续喷雾淬火工艺与间歇喷雾淬火工艺对Cr8钢轧辊辊身内部特征节点温度、组织及应力演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间歇喷雾淬火和低温回火工艺不仅可保证Cr8钢轧辊的淬硬层深度,而且可显著降低其心部所产生的拉应力,从而可保证其最终热处理过程安全。  相似文献   

10.
1、前言冷轧机械制造公司为适应冷轧高效率及产品的升级换代要求,都在谋求轧辊的小径化和引进新的轧钢机。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冷轧轧辊的使用条件越来越严酷。为此要求开发增强耐磨损性、耐事故性良好的轧辊用钢。以往冷轧用的轧辊都是使用高碳铬系锻钢。最近有5%Cr钢得到应用。并且在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大型支撑辊重量大、辊径大、辊面长、耐磨层厚,采用传统的堆焊工艺修复Cr3~Cr5大型支撑辊难度大,母体金属与堆焊层容易在堆焊时发生相变,导致开裂。另外,传统的轧辊堆焊修复工艺不合理,修复的轧辊力学性能较差,限制了轧辊的使用寿命,大量报废的轧辊尤其是大型轧辊长期堆积在轧钢厂内,增加了生产成本,造成了极大浪费。为此,开展了大型热轧Cr3~Cr5支撑辊及大型冷轧Cr3支撑辊焊材制备、堆焊工艺及修复技术研究。技术实施表明,修复后的支撑辊使用寿命达到新轧辊的寿命,每支堆焊修复支撑辊上机使用至报废尺寸,至少可循环堆焊修复3次,使支撑辊单项辊耗成本在每个循环周期内降低40%~60%,同时解决了大型支撑辊焊接性能不稳定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we compare the techniques of cold rolling and ball milling as a mean to synthesized nanocomposites MgH2 + 2 at.%X where X = Co, Cr, Cu, Fe, Mn, Nb, Ni, Ti, V. High energy ball milling was performed under argon for 30 min while cold rolling was done in air with a number of roll limited to five. Particle and crystallite sizes are smaller in the ball milled compounds than in the cold rolled ones. The hydrogen sorption kinetics of the ball milled compounds was also faster than the cold rolled samples but not by a wide margin. Because cold rolling was done in air, this limited the number of rolls that could be performed. It is expected that rolling under protective atmosphere will enable a higher number of rolls and better sorption kinetics.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热辊轧制中AZ31B镁合金不同工艺条件下厚度方向温度分布及其与组织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能量守恒的简化方程来预测温升。结果表明:变形过程中各层金属的温升均与压下率正相关,而与初轧温度反相关。辊温显著影响轧制时的表面温降和总体温升,使得热辊轧制表层组织中孪晶明显减小,轧板中再结晶更加充分。此外,基于能量守恒的简化方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陈金山  王君  韩武强  曹勇 《轧钢》2016,33(5):27-33
辊间接触对高速冷连轧过程有重要影响。针对1 750 mm冷连轧机组的设备与带钢轧制的工艺特点,通过对UCM轧机辊系的受力分析,采用离散化处理方法和影响函数法,建立了辊系弹性变形影响函数模型、轧辊压扁影响函数模型,并给出了辊系变形的基本物理方程,基于接触力学,最终提出了冷连轧过程中工作辊辊间接触判定准则,为精确计算工作辊间的压力分布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研究了工作辊辊间接触对单位宽度轧制力分布、工作辊与中间辊辊间单位压力分布、工作辊弯曲挠度和压扁量分布以及成品带钢横向厚度分布的影响。实践证明,建立的辊间接触和辊系变形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能充分反映轧后带钢的横向厚度分布和板形分布规律,适合于工业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用高速钢生产轧制高强度螺纹钢筋的冷轧辊的可行性。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高速钢冷轧辊经“低淬、高回”的半硬化处理后的组织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性能优良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其性能满足轧制65、70螺纹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A series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was made on the surface of work rolls left to cool in air after they were extracted from hot and cold rolling steel strip mills. The information was fed into a mathematical model which was developed to compute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rolls at the moment of their extraction, which will correspond to that of the steady-state process. Measurements on three positions on the barrel length (close to either side and at the centre) were fitted into a second degree polynomial to calculate the heat flux. It was found that the rolls installed in the cold mills are subjected to a higher thermal load, as their cooling system only delivers at the entry side of the strip. It was possible to relate the magnitude of the expansion to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recorded in each roll, a feature which can be critical in the cold mills investigat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is type of tool can be used to understand the phenomena behind shape defects in either cold or hot rolled strip.  相似文献   

17.
辊间压痕是制约六辊铝板带冷轧机实现中间辊抽动功能从而达到改善板形目的的一大障碍。在现场考察的基础上,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六辊铝板带冷轧机进行了辊系受力仿真,得到了辊间受力的情况,分析并验证了辊间压痕的成因是由轧辊倒角设计不合理或磨辊时处理不当,没有把倒圆角倒到规定的标准所造成,并由此提出了对轧辊倒角设计的改进方案并对倒角改进后的辊系受力进行了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倒角改进方案能够大幅度减轻辊间压痕,从而对充分发挥六辊轧机的板形控制能力,对改善板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侯波  王铁仁  李宁 《轧钢》2007,37(2):98-100
森吉米尔二十辊轧机是国内不锈钢冷轧生产的主流设备,具有刚性好、辊系稳定、操作简单、易维护的优点。但森吉米尔轧机辊系复杂,轧辊有效直径范围较小,实际使用时,轧辊储备量大,管理和使用成本较高。青岛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采用常规降低轧辊使用成本的方法,效果不明显。为此,提出了报废辊再利用1 mm,新辊直径增加 1 mm及采用差异化辊径轧制的新方法。介绍了新方法的实施方案,实践表明,采用新方法已正常轧制近50万t,设备及产品质量正常,每支轧辊的有效使用量增加了2 mm,年轧辊使用成本降低了40%。  相似文献   

19.
侯波  王铁仁  李宁 《轧钢》2020,37(2):98-100
森吉米尔二十辊轧机是国内不锈钢冷轧生产的主流设备,具有刚性好、辊系稳定、操作简单、易维护的优点。但森吉米尔轧机辊系复杂,轧辊有效直径范围较小,实际使用时,轧辊储备量大,管理和使用成本较高。青岛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采用常规降低轧辊使用成本的方法,效果不明显。为此,提出了报废辊再利用1 mm,新辊直径增加 1 mm及采用差异化辊径轧制的新方法。介绍了新方法的实施方案,实践表明,采用新方法已正常轧制近50万t,设备及产品质量正常,每支轧辊的有效使用量增加了2 mm,年轧辊使用成本降低了40%。  相似文献   

20.
高性能冷轧辊的研究和选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轧辊辊身表面的耐磨性、有效淬硬层深度和抗裂能力,是影响冷轧辊质量的相互关联又互为矛盾的三个因素。选用耐热裂新钢种,兼顾耐裂性与耐磨性的强韧化热处理和电渣重熔冶炼,是提高冷轧辊耐热裂性最为重要的因素。5Cr轧辊是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