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选取涤棉双面针织布和单向导水涤纶针织布两种面料,通过测试面料两面的单向导水性能和单向传递指数,表明两种测试方法均能表明不同面料单向导水的能力,并且两种测试方法在单向导水的判断具有一致性,为研发和评价单向导湿面料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3.
4.
以纯棉纱线为原料,设计了平纹、斜纹、缎纹、经重平及蜂巢五种不同组织、密度的织物,并通过全自动剑杆打样机织成25块不同织物样品;分别对这些样品进行透气性能测试和分析,以探析织物的组织、密度与其透气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采用常规染整生产工艺流程,降低紧式加工的张力,利用柔软平滑剂和预缩设备的联合作用达到经向弹力的充分回复,实现经纬双弹织物的连续轧染生产,同样获得与半连续加工同样的加工效果. 相似文献
6.
纺织品的机械性能在工程结构中的确是独一无二的。这不仅体现在纤维结构性能中,也体现于纤维聚合体的内部结构之中。因此多年来人们对于纤维结构的研究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于组分(纤维、纱线等)的性能与形成组分的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人 相似文献
7.
纺织品组织结构对织物的外观和应用性能具有普遍的适用性,织物的最终用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的材料及其物理特性.因此,织物的结构参数直接决定了织物的性能.研究了不同组织结构对织物力学性能(包括拉伸性能、撕裂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主要探讨了平纹、斜纹和方平组织对织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通过建立平纹机织物单元结构3D热湿传递的数值模型来研究在热湿从人体皮肤通过织物传递的情况下,任意时刻的热流量和湿流量在织物内部的传递规律,并采用MATLAB语言编程对模型数值求解。模拟结果表明:织物内部温度场、湿分浓度场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任一时刻网格单元节点处的温度、相对湿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并逐渐达到平衡状态。这对于深入研究服装动态热湿舒适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探讨机织物纱线滑移规律及影响因素。通过分析纱线滑移的形成原因,从织物组织设计、织物结构、微观受力等方面总结了纱线滑移的规律,进而从组织设计、织造参变数、织造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纱线滑移的主要因素,总结出解决纱线滑移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认为:通过在以上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可以有效解决纱线滑移问题,改善布面风格;同时也可利用纱线滑移规律实现特殊的织物风格。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最近,“精密机织物”这个专门名词在产业用纺织品的讨论中屡屡出现。这是最终产品作特殊用途的机织产业用布。本文以纺织品未来发展作背景探讨对这种织物的典型要求,并指出迄今尚未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为研究低热流辐射环境下织物内的水分传递特征,借助红外成像仪及干燥理论方法分析了织物内部水分蒸发过程以及水分蒸发对织物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在加热阶段,织物干燥速率和温度快速提高,水分含量缓慢降低;在中间阶段,织物干燥速率保持稳定,温度缓慢升高,水分含量快速下降;在最后阶段,织物干燥速率降低,水分含量缓慢减少。含水率较高的织物其隔热性能较好,但含水率低于20% 时,其隔热性能快速下降,致使织物表面温度快速上升。通过拟合水分干燥速率等数据,采用Page、Niwton 及Henderson 3种经典干燥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织物水分扩散机制。结果显示,Page 模型比较适合于描述低辐射热下织物内水分的动态干燥过程。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