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法关系自建立起,就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它建立在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及经济发展水平都明显悬殊的两个国家.在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两国政治合作不断加强,而经济贸易合作发展迟缓,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两国关系的发展.因此,扩大两国经贸合作,走出传统中法关系,既有利于两国关系的健康和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世界格局多极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中俄两国建交60多年来,双方之间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日趋成熟,发展稳定。作为金砖四国中的两大成员,中俄两国已经充分认识到双方的合作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意义。全面推进石油、天然气、核能和电力领域合作的同时,加大航空航天、机电、轻工制造、林木、农业及劳务等多方面的合作力度,开辟中俄战略合作关系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俄两国"一带一路"战略对接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收获了一系列早期重要成果,也为中俄油气合作带来了新机遇。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油气贸易和投资合作潜力巨大,中俄油气合作将进一步发挥政治、经济和地理优势。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应重点关注石油装备合作机会,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在加强中俄油气合作方面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4.
随着冷战的终结,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研究韩国与中国经济贸易关系之发展,通过韩国与中国经贸合作关系分析而寻觅两国经贸合作特性、问题症结以及未来的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程咨询》2012,(1):75-75
本刊讯 第六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经于2011年11月26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第六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开幕式并发表致辞。他指出,中日节能环保合作已经成为两国经贸合作的新亮点,应当登高望远,从战略上推动节能环保合作不断深化,增强创新转型发展的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两国经济稳定增长和世界经济逐步复苏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经济发展出发,回顾了近十多年来中俄关系进入最友好的历史阶段的发展史。提出中国经济的发展促成了中俄经贸关系的高速发展,为中俄国家利益深入务实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并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指出当前影响中俄关系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强调中俄两国应致力于维护来之不易的友好合作。  相似文献   

7.
1996年中俄两国建立了"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一关系既是对中俄两国关系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又是对21世纪中俄关系发展趋向的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中国和俄罗斯是亚欧大陆两个面积最大的国家,被认定为地缘政治大国,其一行一动都对周边国家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军事行动.两国的军事关系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也是亚洲国家以及拉美等国家关注的焦点.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新局势下,从地缘政治视角对中俄之间的军事关系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信息集束     
第四届中德高技术对话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刊讯5月2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德国联邦经济与技术部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第四届中德高技术对话论坛。会议期间,双方针对两国高技术及重要产业领域的合作与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温家宝总理和默克尔总理亲临论坛,就进一步发展双边友好关系、加强经贸合作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两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交流与合作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赏,充分肯定了中德高技术对话论坛对加强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未来中德双边合作的发展方向,描绘了中德两国关系发展的美好前景。温家宝总理在致辞…  相似文献   

10.
中日两国同为东亚国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对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有着重大的影响,都深受东方文化的熏陶,所以在两国的很多对外政策中都可以找到相似的逻辑轨迹和外交理念。随着多极化的日益发展,中日作为大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都在尽力的拓展着自己的影响,非洲因为有着极为重要的能源和战略地位,在后冷战时代已经成了大国政治的舞台。文章以中日两国对非政策的比较,分析两国在非政策的得失,研究中日两国在非洲未来合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0 INTRODUCTION  TheindustrialcooperationbetweenChinaandRussialaystheeconomicfoundationforthestrategicpartnershipbetweenthetwocountries .Thepromotionofsuchacoop erationtoahigherlevelisnotonlyinthebareessentialandlong terminterestsofthesetwocountries ,but…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在天然气价格和天然气过境问题上的争执愈演愈烈,两国之间的天然气纠纷几乎成了"橙色革命"之后的定时节目。2009年初的一场"天然气大战"再次给俄乌关系蒙上阴影,但在欧盟多次协调下两国最终以达成协议方式而结束了争斗。一场貌似因天然气价格及过境费率而起的能源争端,背后却隐含着政治意图、外交角力和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俄乌"斗气"虽然过去了一段时间,但它给国际能源秩序和能源安全带来的挑战,以及由此给世人带来思索却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务贸易已成为国际经济竞争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领域。我国服务贸易的主要特征是发展速度快,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增长波动趋于平稳,服务贸易行业结构差异较大。从国际竞争力角度看,目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服务贸易TC指数长期为负值,但近年来呈微弱上升趋势,服务贸易行业之间TC指数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致力于实现地区的互联互通,共建贸易共同体,促进自由贸易和全球经济的包容性发展。该文基于开放的流网络模型,从社团结构和核心?边缘结构两个视角,对比了全球贸易网络和“一带一路”贸易网络,并将中美的经济结构与两种网络的差异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1) 两种贸易网络的格局相对稳定,相对于全球贸易网络,“一带一路”贸易网络在社团分布中出现了地域不连续,体现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部署;2) 贸易流网络的节点重要性排序具有幂律分布的特征,但两种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强弱程度有不同的变化;3) 中美两国的贸易强度、核心作用、经济实力都与贸易网络的全球化特征正相关,而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贸易强度与核心?边缘结构的相关性却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是世界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应,《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签署对国际旅游业产生全面影响。我国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与旅游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特别是在我国商品贸易发展不太理想以及我国外汇来源结构不太合理的情况下,大力发展作为服务贸易龙头的国际旅游业,意义更加重大。加入WTO给我国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既带来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巨大挑战。我们应从战略的高度采取措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我国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受疫情影响我国外贸总体下滑的情况下,我国同“一带一路”市场的贸易逆市上扬。广东作为贸易总额全国第一的贸易大省,占“一带一路”外贸总额却不足四分之一,可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于广东对外贸易依然具有较大的潜力空间,贸易潜力亟待释放。研究基于贸易引力模型,选取2008~2018年间15个具有代表性的沿线国家,测算其与广东的贸易潜力数值,发现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地理距离、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对外直接投资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外贸流量。结果表明大多数国家对于广东依然具有较大贸易发展空间;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包括调整贸易布局、完善贸易政策、优化交通体系、加大技术导向性直接投资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不断融合以及跨国企业之间的大量合作使得各国企业间的经济往来呈现出常态化的趋势。商务英语作为一种专业的商务类的语言,是各国贸易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中起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商务英语的特点,对商务英语在国际营销中的应用和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与联系日益密切。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成功加入WTO,我国的国际贸易和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已经成为世界经贸技术合作和投资的热点。各种类型的跨文化谈判日益频繁。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其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民族传统和风俗习惯。文化差异不仅会影响到谈判双方对各种言行举止的运用和解释,而且会影响谈判者的思考方式和各自的价值观念,并且会下意识地把这些概念带到谈判桌面上来,致使谈判复杂化。影响文化差异的因素有许多方面,有思维、意识、时间行为等,因此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本文试图从中西方国家在语言、价值观念、时间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来探讨其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旨在超越文化的局限,取得同外方谈判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显著趋势。它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分析和探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本质特征、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其对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