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使用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改性空心玻璃微珠表面,然后直接实施化学镀银,借助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测试手段对偶联改性效果、镀层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与胶体钯活化法和硝酸银活化法化学镀银相比,空心玻璃微珠偶联表面改性直接化学镀银的镀层更为致密、均匀,银利用率高,导电性好,结合力强.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保温瓶生产的银耗,研究了化学镀银反应有关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氨水是镀银反应中银离子比较理想的络合剂;混合还原剂可以降低反应温度,节约能源;甲醛、糖类等在碱性溶液中都是较好的还原剂,适当提高溶液中OH~-浓度可加速镀银反应;胶类和卤化物等添加剂可以改善银层质量,提高银层与玻璃的结合力;在镀银反应中,Sn~(2-)起着敏化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化学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何谓化学镀从广义上来说,所谓化学镀就是不用外接电源,而仅使用还原剂将金属离子还原析出的电镀方法。也就是说,这种方法是在催化剂作用下,使金属离子的还原反应自发进行,金属镀层的形成纯粹是化学还原作用。尽管化学镀的方法早已被人认识,如使用葡萄糖或酒石酸等还原剂将银氨络离子中的银还原析出在玻璃表面上的银镜反应和将  相似文献   

4.
玻璃镀银的过程是以从银氨络化物中还原银离子为金属银作根据的。此时除有金属银薄层在玻璃表面出现之外,同时一部份银呈粉末状出现在溶液中。镀银溶液中银的利用率就取决于这两种还原银的比率。В.М.Винокуров氏认为镀在镜上的银,总是比被还原在溶液中的银少得多。无论那一种已有的镀银方法,都不能有效地利用在镀银溶液中的银,而大部份的银成为所谓“废银”留于溶液中。镜上银子的析出率依一系列的因素而转移:主要是还原剂的特性,溶液的温度,硝酸银的浓度和镀银溶液中其他组份,以及在  相似文献   

5.
玻璃微珠化学镀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40μm的实心玻璃微珠为原料,直接采用[Ag(NH3)2]OH溶液进行活化处理,在其表面镀覆了一层致密、均匀的银层。探讨了温度、pH、银含量以及镀液添加顺序等因素对化学镀银的影响。其压实电阻、表面形貌的测试结果表明,本实验制备的镀银玻璃微珠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表面形貌,在导电填料中可替代部分银粉;当银含量为9%~15%时,D50为40μm的镀银玻璃微珠镀层最为致密、均匀。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化学还原法,即利用甲醛溶液还原银氨溶液,使还原出来的银粉均匀包覆在铜粉表面,制备出镀银铜粉。讨论了银氨溶液和甲醛浓度、反应温度、搅拌速度、研磨等工艺条件对镀银铜粉的粒径及形貌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陶瓷仿古铜色电镀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琦 《电镀与精饰》2000,22(1):25-27
对大量陶瓷金属化和化学镀的工艺流程及工艺规范进行实验,其中主要研究了化学粗化液、敏化液,活化液,化学镀铜注及着色液,分析了各种溶液的特点。结果表明经氟硼酸敏化,银氨液活化,双络合体系化学镀铜、K2S2O8溶液着色等工序得到的陶瓷镀件,其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强,古铜色均匀,操作方便,是陶瓷镀铜生产的较完善工艺。  相似文献   

8.
以葡萄糖为还原剂,在玻璃表面化学镀银。研究了电解液温度对镀层沉积速率及表面形貌的影响。通过对电解液的性能及镀层的特征进行比较,得出了最佳的化学镀银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9.
在水-乙醇介质中,以氨水为配位剂,葡萄糖为还原剂,对微细镍粉进行化学镀银。考察了硝酸银浓度、葡萄糖浓度、还原液pH、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镀银镍粉的含银量和包覆效果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粒径分析仪对镍粉化学镀银前后的微观形貌、相组成和粒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较佳的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镀银镍粉表面为均匀、致密、连续的单质银镀层,平均粒径为99μm,含银量为23%左右。  相似文献   

10.
对玻璃纤维进行除油和粗化后,用硅烷偶联剂KH550进行改性,然后用葡萄糖-银氨溶液实施化学镀银,制得镀银玻璃纤维。研究了改性时间、还原剂葡萄糖质量浓度和主盐硝酸银质量浓度对镀银玻璃纤维体积电阻率的影响,得到最好的工艺条件为:改性时间100 min、葡萄糖35 g/L、硝酸银20 g/L。借助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表征了所得镀银玻璃纤维的表面形貌和成分,发现银镀层均匀致密。将该镀银玻璃纤维作为导电填料添加到环氧树脂中,所得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较纯环氧树脂大幅降低。当m(镀银玻璃纤维)∶m(环氧树脂)=2.2∶1.0时,体积电阻率最低,达0.033?·cm,导电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