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低水头水闸下游消能属于低弗劳德数水跃消能,容易发生波状水跃、消能不充分等消能问题,尤其在海潮影响下,水位变幅大,消能问题更加突出。为此,结合晋江滨海新区填海造地工程~#1水闸模型试验,针对原设计一级消力池容易形成波状水跃和消能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二级消力池的消能结构,并对消力池池长、池深、尾坎高程和辅助消能措施进行了综合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二级消力池消能结构,改善了水流流态,提高了消能率,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水头、大单宽流量水利水电工程泄洪消能问题,介绍了一种多股多层水平淹没射流新型的泄洪消能型式,基于国内外研究基础,探讨了基本理论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消能方式流态稳定性好、临底流速低、消能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大型河床式水电站泄洪消能一般具有大单宽流量、低水头、低佛氏数、高淹没度及上、下游水位变幅大等特点,对泄洪闸闸室及下游消能防冲设施内的流态影响较大,可能威胁闸室和下游的安全,故对泄洪闸闸门运行调度方式的要求高。对此,结合大渡河沙坪二级水电站,深入系统研究了大型河床式水电站泄洪消能及闸门运行调度方式。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了宽顶堰+护坦+海漫的泄洪消能方式,并提出了永久运行的闸门运行调度的均开原则及各工况下的调度方式。实际运行检验证明,泄洪消能及闸门运行调度方式效果好,对类似工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运用孔板消能工能有效改善低水头、大流量陡槽溢洪道中的水流流态,显著降低陡槽溢洪道中的水流流速和提高消能率。在此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结合龙屯水库陡槽溢洪道除险加固工程,通过分析水流流态、水流速度的分布及消能率,对设置在陡槽溢洪道上的孔板的消能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孔板改善了上游弯曲段形成的折冲水流的不良流态,使水流流速明显减小,孔板的消能率达到50%以上,消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麒麟寺水电站永久泄洪建筑物与导流建筑物相结合,单宽流量大、下游消能区覆盖层较深,通过设计比较及水工整体模型试验优化,泄洪消能采用底流消能且在消力池末端左侧边墙加设导向角形式,泄洪消能简单,投资较省。  相似文献   

6.
对国内外的旋流式内消能工研究作了简要介绍并进行了评述。认为旋流式内消能工是解决高坝水力设计中高水头、大流量条件下泄水建筑物的安全和充分消能问题的新思维、新途径。旋流式内消能工是利用水流在泄水道中作大范围的旋转运动把下泄水流能量在泄水道内部进行大量消煞,使出流流速大大降低,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下游良好的衔接条件。它具有结构简单、布置灵活、消能率高等优点,应用该种新型内消能工可将高水头水利枢纽工程中施工导流洞改建为永久泄洪洞。  相似文献   

7.
在很多水电站中,不论河床式水电站的溢流坝、泄水闸或者是引水道,底流水跃常被用来作为下游消能的一种有效措施.而这种水跃往往是低佛氏数的,例如引水闸或泄水闸的低堰上,或者大单宽中等高度的溢流坝下游的水跃均是跃前佛氏数小于4.5的低佛氏数水跃.对水跃的研究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尤其是对于平底矩形水槽内的二元自由水跃,已取得了大量的试验资料和比较完整的可靠的水力设计方法.但对于低佛氏数水跃的消能机理研究还是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的.低佛氏数水跃消能的显著特点是来流的泄水功率高而水跃消能率低,例如当Fr=2~5时,其时均消能率只有20~45%,这说明在水跃下游的水流中,还有大量地未被消散掉的余能(即紊动能和波动能)将造成跃后水流强烈的紊动和波动,需要流经一段距离后才能消失,给下游消能防冲带来较大的困难.因此,近年来国内外  相似文献   

8.
麒麟寺水电站永久泄洪建筑物与导流建筑物相结合,单宽流量大,下游消能区覆盖较深,通过设计比较及水工整体模型试验优化,泄洪消能采用底流消能且在消力池末端左侧边墙加设导向角形式,泄洪消能简单,投资较省.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内外高水头水利枢纽工程的日益兴建,寻求新的消能途径解决高水头大流量条件下泄水建筑物的安全和消能问题是高坝水力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本文对竖井进流水平旋流式内消能工进行了试验研究,给出了过流能力、消能率、时均压力等水力参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在软基低堰掺气窄缝戽流消能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消能工——孔板混合流消能工。试验结果表明:孔板混合流的下游冲刷深度平均减少50%,涌浪高度降低70%,从而减轻对下游及两岸的冲刷,减少了工程量。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水电站大坝坝址河谷狭窄、水头高、洪水峰高量大,致其泄洪消能措施复杂的问题,通过1∶100水工整体模型优化坝身泄流建筑物体型,表孔采用单边扩散加齿坎,中孔采用平底型及上翘型。模拟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实现了各孔水流在跌落下降过程中的碰撞扩散消能,有效减小了下泄水流射入水垫塘的动水压力,底板冲击压力由284.5kPa下降到137.3kPa以下,较好地解决了泄洪消能问题,保证了大坝和消能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对比研究了不同有压出口高度时多级洞塞泄洪洞各项水力特性参数,分析了出口高度对泄洪洞泄流能力、洞身压强及消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出口高度的降低,泄洪洞泄流量减小,流量系数增大;洞身压强整体呈增大趋势,出口压坡高度的变化主要对洞塞及其以后洞段的壁面压强影响较大,而对上平段影响相对较弱;泄洪洞整体消能率逐渐减小,出口高度对竖井洞塞和压坡洞塞消能率影响较大,而对水平洞塞组的消能率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3.
以龙潭嘴水电站工程整体水工模型试验资料为依据,采用表孔高低坎+二道坝研究了中型拱坝表孔大单宽流量泄洪消能形式。通过调整边、中表孔挑坎的位置高程及挑角来实现三孔水舌上下对撞和横向扩散碰撞消能。为达到水舌落点纵向拉开的目的,增大中表孔溢流曲线的长度,使中边表孔挑坎在纵向上形成差动。试验结果表明,在该消能形式布置下,水舌纵向拉开、横向扩散充分、对冲明显,同时在水垫塘内充分翻滚消能,对下游河道减轻了冲刷,消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贴坎水流在泄水建筑物挑流消能中客观存在,起挑流量和终挑流量的确定直接影响到鼻坎及下游的安全性和防护设计。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研究高水头泄水建筑物在一定泄槽底坡条件下,不同反弧半径、挑射角度对起挑流量和终挑流量的影响。并在试验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数学回归分析,分别拟合得到起挑流量、终挑流量的计算公式。经实例验证,拟合公式可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流量挑射情况下,起挑流量、终挑流量出坎水流的水舌均较分散,在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出坎水流流速系数明显小于现行规范推荐的经验公式计算值。对此,在水工模型试验基础上,基于小流量水面线分析并应用规范推荐公式计算挑距。同时,应用数学回归法拟合高水头泄水建筑物起挑流量、终挑流量经验公式中的流速系数,进而计算挑距。结果表明,两种算法得到的小流量挑距计算值和实际工程吻合良好,均可直接用于挑流消能反弧鼻坎下游的防护设计。研究成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Microcalorimetry has been examined as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studying the thermal effects of charge and discharge of Ni-MH batteries. The calorimetric measurements indicate that the net heat dissipation during charging is larger than that during discharging at the same rate.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ratio of heat dissipation to charging energy varies with charging capacity, and almost 90% of the charging energy is lost as heat dissipation near the end of the charging process at a rate of 97.7 mA. A jump in the thermal curve near the end of discharge due to a secondary electrode reaction has been observed.  相似文献   

17.
针对枕头坝水电站泄洪流量大且其下游河床覆盖较深、抗冲刷能力较差的问题,采用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消能尾坎形式下消力池的消能效果及对下游河床和两岸的冲刷情况,提出了采用方案4即直立尾坎形式消能效果较好,对下游的冲刷亦较轻。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流域发展要求,解决某滞洪区分洪闸的消能防冲、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提高泄流能力,拟改建该分洪闸工程,即在护坦末端设置消力坎实现水跃消能或挖深式一级消能方式。试验论证表明,挖深式一级消能方式较优。为充分消能,可在闸后边孔处设辅助消能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