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多轴机床铣头新型自动松拉刀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轴机床是指超过3个运动自由度的机床,多轴机床的代表是五轴联动机床。五轴联动机床提高了机床的自动化水平、加工领域和工作效率,扩大了机床的加工范围和使用范围,同时提高了机床的使用价值。文中对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铣头部件-自动松拉刀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松刀和拉刀动作的运动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在切削加工中刀具锁紧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针对五轴叶片加工中心刀具摆动轴径向锁紧机构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液压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不仅锁紧效果好,而且占用的轴向尺寸较小,安装调整方便,可以实现回转轴任意角度的锁紧。首先介绍了液压锁紧机构的结构布置和工作过程,然后根据机床的整体设计方案需求分别对活塞O型圈摩擦力、活塞与压缩弹簧之间的压力、偏转力矩等几个关键参数进行分析计算。从而验证了所提出的锁紧机构满足使用要求,对提高机床的安全性和整体结构稳定性、改善机床性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验证加工中心电主轴自动松拉刀机构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工作原理的可行性,以及检测机构的使用寿命,研究了由传感器检测、液压装置驱动、机械手参与执行及PLC控制的测试系统。测试系统需主要解决如何判断机构运动中达到了锁刀状态或是松刀状态的问题,以及检测机构使用寿命的问题。测试系统通过在管路中放置传感器,根据传感器的输出来判断机构是否达到锁刀状态或是松刀状态;通过记录机构拉刀的次数,来分析机构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自动松锁刀装置是高速电主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松锁刀可靠性是电主轴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的重要保证。基于伺服驱动和谐波减速传动原理设计的高速电主轴自动松锁刀装置,在结构上进行了创新,设计了谐波减速机构、滚珠丝杠副等中间传动环节,谐波减速机构的减速比可以达到70~500;松锁刀装置采用开环伺服驱动控制,不需要检测装置,控制辅助时间缩短。建立了刀具夹紧力数学模型,对影响刀具夹紧力的中间传动环节进行了分析研究,刀具夹紧力范围宽,可以在5~115 kN的范围内变化,可广泛应用于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等高速机床中,使用柔性好。结果表明:整个松锁刀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惯性小、速比高、负载能力强、生产效率高、加工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数控机床主轴是高精度自动化装备,其中松拉刀系统更是关键,机床主轴松拉刀设计要合理以满足主轴的使用可靠性、精度和寿命.文中对德国OTT-JAKOB公司的SK50型号的刀具松拉刀系统和国内机床厂家常用的液压松拉刀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制造加工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数控装备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快,特别在关键技术部件方面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加工中心为了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生产加工,更换刀具过程以及更换完成以后要求装置的夹持力均匀可靠、动作敏捷以及回转平稳性好,技术人员为此研制了各种主轴自动松拉刀机构。因此数控机床动力主轴中的松拉刀机构是数控机床实现自动换刀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7.
多轴数控加工刀具姿态优化及其刚度性能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变形叠加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多轴数控机床刚度模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多轴数控加工刀具姿态优化的物理约束条件。在被加工复杂曲面刀具轨迹上,根据多轴机床综合刚度模型计算机床刚度性能指标,并在刀具可达工作空间中优化多轴机床刚度性能指标,以确定对应的刀具姿态。对基于多轴机床刚度模型的刀具姿态优化作了详细的讨论,分析了任务空间的力椭球特性,提出了面向切削加工的多轴机床刚度性能指标,并将其用于指导刀具姿态规划。




multi-axis NC machine tool;stiffness;tool posture;force ellipsoid  相似文献   

8.
数控机床的主轴自动松拉刀动作是机床加工中必不可少的功能。在对机床进行换刀时,必须首先通过松刀动作后才能将主轴上的刀具取下,待主轴换上新刀后,再进行拉刀动作,将主轴上的刀具拉紧后才可以进行加工。目前的机床在为主轴进行换刀动作时,通常的结构都是首先通过松刀油缸的动作推动带有碟形弹簧的拉杆,使机床夹持刀具的夹头松开来进行松刀动作;当新的刀具被换到主轴上后,松刀油缸反向进油,活塞回退,拉刀杆在蝶形弹簧的作用下回退,拉紧刀具。在这一动作完成的过程中(如图1),首先主轴完成定向操作,液压油从主轴松刀进油侧进入松刀油缸1中,推…  相似文献   

9.
液压锁紧轴套是五轴联动机床的关键部件,能够在压力载荷作用下发生较大的弹性变形,锁紧进给轴的转动自由度,对机床定位锁紧和加工精度有重要的影响,锁紧扭矩是液压锁紧轴套设计的重要参数。为研究轴套内工作表面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夹紧误差对液压锁紧轴套锁紧进给轴时产生的锁紧扭矩的影响,首先用有限元方法分别计算了液压锁紧轴套考虑夹紧误差和不考虑夹紧误差工作时产生的锁紧扭矩;然后在自主设计的实验台上进行锁紧扭矩测试实验;最后用实验数据对有限元方法计算数据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说明,有限元方法计算得到的理论数据相对实验数据曲线走势一致,由夹紧误差引起轴套内工作表面的不同形状直接影响锁紧扭矩。  相似文献   

10.
1 问题的提出我公司新产品某型号落地式铣镗床在装配过程中发现拉刀力不够.图纸设计要求拉刀力24000 N,松刀力27000 N.实际检测值:拉刀力16 000 N.2对设计结构分析及验算图1为某型号落地式铣镗床拉刀机构结构图.此机构由卡爪、卡爪芯轴、连接套、碟簧、碟簧导向杆、限位螺母、支承轴、支撑轴承、活塞、油缸、油缸盖、法兰盖、旋转接头、光电开关等主要件组成.主轴采用50刀柄,切削加工时拉刀力由碟形弹簧片提供,松刀力由液压油缸提供(主轴松刀行程=6.8 mm).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纳米科技的基本概念,针对纳米材料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联系现代仪器仪表的实际情况,阐述了纳米科技在现代仪器仪表领域的应用和前景,目的在于探索高新科技如何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与广大同行共同推动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CVD和PVD及其在工、模具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CVD和PVD的发展历史、性能特点及其在工、模具上的应用。用CVD和PVD技术可以在钢和硬质合金表面沉积高硬度的陶瓷薄膜,改善工、模具的耐磨性和耐烧蚀性,从而大大提高工、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石化工业生产用装备一般分为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石化专用设备包括工业炉、反应设备,换热设备,塔器,储运设备和专用机械等;石化通用设备包括气体压缩机.泵、阀门等。由于石化工业生产一般是高压、高温、低温、易燃、易爆、腐蚀、有毒和连续化生产条件下,因此要求石化装备性能优良、质量可靠,经济安全,符合环保,能够满足石化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MEMS研究的新进展——微型系统及其发展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简要叙述了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研究中的多单元综合体--微型系统,包括它的种类、结构、工作原理及相关的特性。对其应用前景作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超前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16.
石化装备技术发展趋势 国际上石化专用设备技术发展趋势,基本是根据石化工艺技术发展的要求,对各种石化专用设备进行了反应动力学、流体力学、传质和传热机理、分离和干燥原理研究和设计计算研究。其中反应设备实现大型化、结构简单化、操作自动化、研究方法趋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换热设备的性能对石化产品质量、能量利用率以及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咸德 《质谱学报》1996,17(3):6-17
辉光放电质谱(GDMS)和火花源质谱(SSMS)是进行高纯固体材料直接和全面分析的两种主要的分析技术,GDMS和SSMS各有所长,有互补性。适当运用这两种技术,综合其优势,可望在固体样品分析表征的许多应用中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和更可靠的分析结果。本文介绍了GDMS在贵金属分析领域中的两个应用,讨论了高纯镓分离中的表面富集问题,介绍了用SSMS研究杂质元素分布均匀性和相关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The paper reviews problems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ation, and the work of IMEKO in this field. Among the principal topics discussed is the nature, scope and organisation of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ation science.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我国企业管理变革的目的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发达国家企业管理进程所经历三个阶段的特征和表现,着重提出我国企业应不失时机地结合企业实际,按步骤认真地进行管理变革,才能确保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若干设计和控制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近年来在自动化立体仓库设计和控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讨论了自动化立体仓库设计过程中的硬件参数确定、存放规则、堆垛机待命位以及存放序列规划,并指出自动化立体仓库在设计和控制方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