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Cr18Ni9Ti不锈钢在含Cl-、HCO-3体系中的孔蚀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稳态阳极极化曲线法研究了1Cr18Ni9Ti不锈钢在含Cl-及HCO-3体系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HCO-3对不锈钢孔蚀的抑制作用由其与Cl-的浓度比决定.此浓度比高于临界浓度比时,HCO-3缓蚀作用很显著;低于时HCO-3基本无缓蚀作用.不同的HCO-3浓度有不同的临界浓度比.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采用时间-电位曲线法,动态恒电位极化曲线法研究苯甲酸钠在中性和碱性介质中对10#碳钢的缓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苯甲酸钠浓度小于0.15~0.40M (2.16~5.76%) 时,存在一个危险的pH值范围,它随着苯甲酸钠浓度的增大而缩小,最后以至消失.不同的pH值,对应着不同的临界缓蚀浓度. 上述结果还为失重法和静态潮湿试验法所证实.  相似文献   

3.
1Cr18Ni9Ti不锈钢在含Cl^—,HCO3^—体系中的孔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稳态阳极极化曲线法研究了1Cr18Ni9Ti不锈钢在Cl及在HCO3体系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HCO3对不锈钢孔蚀的抑制作用由其与Cl的浓度比决定。此浓度比高于临界浓度比时,HCO3缓蚀作用很显著;低于时,HCO3基本无缓蚀作用。不同的HCO浓度有不同的临界浓度比。  相似文献   

4.
用于川西气田CO2腐蚀控制的缓蚀剂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川西气田的CO2腐蚀问题,利用极化曲线法和交流阻抗方法结合失重试验方法对缓蚀剂MC-1在常温常压和高温高压条件下CO2饱和的模拟气井产出水中的电化学行为和缓蚀性能进行了测试.电化学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条件下,加入缓蚀剂后,体系的阳极电流密度都减小,自腐蚀电位都明显正移,缓蚀机理属于"负催化效应";常温常压下存在阳极脱附现象,而且阻抗值比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大;常温常压下,缓蚀剂在浓度为100 mg/L时其缓蚀效率达到极值,而在极值浓度下,浸泡时间越长缓蚀效果越好.失重试验结果表明,缓蚀剂在高温高压下的效果不如常温常压下理想.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新型咪唑啉抑制CO2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温度对油田环境中咪唑啉缓蚀性能影响的研究较少。自制了硫脲基咪唑啉,研究对比了其在358K和298K下对CO2的缓蚀性能。采用失重法测定了该咪唑啉缓蚀剂在358K下对Q235-A钢在饱和CO2盐溶液中的缓蚀率;利用动电位极化曲线、交流阻抗法研究了Q235-A钢在饱和CO2盐溶液中温度对该缓蚀剂缓蚀行为的影响,探讨了吸附膜的形成与衰减规律。结果表明:该缓蚀剂对Q235-A钢的缓蚀作用具有浓度极值,极值浓度为40mg/L;2种温度下,该缓蚀剂都属于抑制阳极过程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成膜速度较快,24h即可形成致密的吸附膜;低温条件下比高温时成膜更加紧实致密、稳定性好,膜寿命长。  相似文献   

6.
王奎涛  鲁楠  高金龙  吴海霞  李文亚 《材料保护》2012,45(7):19-21,33,74
为了寻求ClO2体系中高效、环保的铜缓蚀剂,采用静态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和扫描电镜研究了Na2MoO4与苯并三氮唑(BTA)单独及复配使用时在ClO2介质中对黄铜的协同缓蚀效应。结果表明:Na2MoO4对黄铜的缓蚀作用有限,最大缓蚀率仅为10.85%;BTA对黄铜有较好的缓蚀作用,缓蚀效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到达一定值后缓蚀率不再随BTA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变化;Na2MoO4与BTA按质量浓度1∶1复配后对黄铜产生明显的协同缓蚀作用,最大缓蚀率可达81.01%。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缓蚀剂及复合型缓蚀剂对304不锈钢在酸性(pH=1)3.5%氯化钠溶液中的最佳缓蚀效果、最佳复配效果和最佳复配比例,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方法、表面形貌观察法、表面接触角和表面张力等表征方法对咪唑、硫脲、铬酸钾这三种物质的缓蚀效果及复配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失重法和表面形貌观察法均显示出三种物质都有一定的缓蚀效果,其缓蚀效率的大小关系为:硫脲铬酸钾咪唑,最佳缓蚀时间为24 h;通过极化曲线Tafel外推法、电化学阻抗谱法和表面形貌观察法等均可得出最佳复配效果为硫脲与铬酸钾复配;将100 ppm的硫脲5 mL和100 ppm的铬酸钾5 mL进行复配时(复配比为1∶1)通过表面接触角和表面张力的方法可得最小接触角为46.5°,最小表面张力71.9 mN/m,故最佳复配比为1∶1,即在硫脲与铬酸钾配比为1∶1且时间为24 h时,这种复合型缓蚀剂对304不锈钢的缓蚀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14种膦酸缓蚀剂,其中7种为新报道的化合物。考查了膦酸浓度及溶液pH值对缓蚀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膦酸分子结构与缓蚀性能的关系,探讨了膦酸的缓蚀机理。结果表明,在膦酸的浓度低于100mg/L时,随着膦酸浓度的增大,对Q235钢的缓蚀能力明显加强;在高pH值条件下,膦酸的缓蚀效果较好。表面膜分析证实膦酸是一种吸附型的缓蚀剂,苯环上供电子基团有利于形成致密的保护膜。  相似文献   

9.
海水中碳钢钨系复合缓蚀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旋转挂片试验,筛选出了新型的具有良好缓蚀性能的钨系海水处理剂,并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初步探讨了该海水处理剂的缓蚀机理.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单一钨酸钠在海水中的临界缓蚀浓度为40 mg/L;复合钨系碳钢缓蚀剂的缓蚀率大于90%.该钨系海水处理剂对阴极、阳极均有抑制作用,但以抑制阳极为主.该海水处理剂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其较合适的浓度配比为:40 mg/L钨酸钠,40mg/L聚天冬氨酸,10 mg/L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3 mg/L Zn2 .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X70钢在乳酸溶液中的缓蚀行为少有报道.采用交流阻抗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硫脲(TU)和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复配前后对X70钢在30%乳酸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研究发现:在30%乳酸体系中,TU和CPB对X70钢均有缓蚀作用;硫脲和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复配后,缓蚀性能增强.当缓蚀剂的总浓度为20 mg/L,TU和CPB质量浓度比为1:1时缓蚀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在含饱和CO2油田水中咪唑啉季铵盐在N80钢表面的吸附与其缓蚀性能的关系,以苯甲酸、二乙烯三胺和氯乙酸钠为原料,合成一种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采用红外光谱对合成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静态失重法、电化学法和形貌观察法研究了其在含饱和CO2模拟油田水中对N80钢的缓蚀性能及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模拟油田水中,咪唑啉季铵盐浓度、温度、时间对N80钢缓蚀性能影响显著;咪唑啉季铵盐能在金属表面形成牢固的单分子吸附膜,阻碍腐蚀介质与金属接触;该缓蚀剂属于混合型缓蚀剂,低浓度以阴极控制为主,高浓度以阳极控制为主;该缓蚀剂主要通过在金属表面吸附成膜,改变金属的界面状态而起缓蚀作用,且随着其浓度的提高,缓蚀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甲醇汽油对发动机金属构件造成的腐蚀问题,采用电化学测试方法和失重法分别测试、评价了45钢的腐蚀行为。同时,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案,考察了甲酸含量、试验温度、腐蚀抑制剂组元浓度3个因素对45钢缓蚀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蚀抑制剂的浓度在所选范围内对试验结果影响不显著,主要是甲酸浓度和温度对缓蚀效率的影响较大。当确定甲酸浓度、温度及缓蚀剂用量时,45钢在M25甲醇汽油体系中和在甲酸水溶液中用失重法和极化曲线测试法获得的缓蚀效率值基本吻合,可运用电化学测试法预测为期较长的金属挂片腐蚀试验,且方便快捷,有助于甲醇汽油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盐酸介质中十二烷基苯并三氮唑对碳钢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十二烷基苯并三氮唑(DBc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缓蚀性能.通过失重法、极化曲线和SEM考察了该表面活性剂在1.0 mol/L HCl中对碳钢的缓蚀效果,并对缓蚀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温度为40℃时,随缓蚀剂DBCS浓度的增加,缓蚀效率增加.当浓度为30 mg/L时该表面活性剂即表现出优异的缓蚀性能,腐蚀速率仅为2.3 g/(m2·h),缓蚀率达98.9%.扫描电镜显示该表面活性剂可在碳钢表面形成致密完整的吸附保护膜,阻碍碳钢的腐蚀.极化曲线表明,该表面活性剂属于阴极抑制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14.
为控制CO2腐蚀,合成了含氮杂环季铵盐缓蚀剂9912-1,通过电化学实验,研究了该缓蚀剂在CO2-3%NaCl-H2O体系中对碳钢于25℃和90℃下的缓蚀行为。实验结果与挂片失重法测试的结果基本一致。低温下缓蚀效果优于高温下的缓蚀效果。而且该缓蚀剂与硫脲有很好的协同效应。Tafel曲线表明,该缓蚀过程是以控制阴极腐蚀为主,并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TiO2/Ti光电催化体系中羟自由基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TiO2光电催化氧化体系中·OH的产生规律并加速该技术的实用化,根据光激发TiO2体系的特点,借助阴离子交换膜,建立了采用邻二氮菲-Fe(Ⅱ)分光光度法测定TiO2/Ti光电催化体系中羟自由基累积浓度的方法,研究了体系pH值,外加偏压等对产生羟自由基累积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和外加偏压对TiO2/Ti光电催化体系中·OH的生成率具有重要影响,当溶液的初始pH值在TiO2等电点(pH为6.3)附近,外加偏压为O.6 V时,光激发TiO2所产生·OH的累积浓度达到最大;光激发后体系的pH值朝着靠近等电点的方向变化.  相似文献   

16.
用交流阻抗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X70钢在30%乳酸溶液中的缓蚀作用,考察了缓蚀剂浓度、温度对其缓蚀性能的影响.CTMAB的缓蚀性能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CTMAB浓度为50 mg/L时,缓蚀性能最佳;温度升高缓蚀性能提高,当温度为30℃时,缓蚀率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17.
原油对碳钢腐蚀行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原油对石油体系腐蚀行为的影响,正确评价和预测其腐蚀行为.通过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评价了7种不同产地的原油在1%NaCl的饱和CO2体系中对碳钢腐蚀速率的影响,探讨了原油对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机理.通过GC-MS联用,分析了试片表面吸附物质的主要成分和组分,探讨了原油的组分与碳钢腐蚀行为的相关性.试验表明,原油对碳钢的CO2腐蚀行为有显著的影响,缓蚀作用的机理主要是几何覆盖效应.原油中具有缓蚀作用的化合物吸附在金属表面,有利于生成更致密的腐蚀产物膜,在抑制表面腐蚀反应的活性点的同时阻碍了腐蚀性物质与腐蚀产物的传输,从而显著降低了碳钢的腐蚀速率.本研究对提高石油生产的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过期药对金属缓蚀作用的研究为其回收再利用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向,具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义。通过失重法、电化学法、形貌分析等方法研究了2种酰胺醇类抗生素过期药在20%醋酸中对A3钢的缓蚀和机理。结果表明:2种药物都是随着浓度的增加缓蚀率提高,并且氯霉素比甲砜霉素缓蚀效果好。动电位极化曲线表明氯霉素和甲砜霉素均属于混合型缓蚀剂,当浓度达到2.0×10~(-4)mol/L时,其对A3钢的缓蚀效率分别为57.0%和55.3%。这2种缓蚀剂的吸附行为均是单分子层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19.
化学敏化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方便快捷的敏化方式,相对物理敏化而言,化学敏化受较多因素影响,但缺乏对影响因素的系统性分析。研究了NaNO_2用量、pH、不同强度酸、促进剂、温度等对化学敏化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提高体系中的NaNO_2浓度、温度等,提高NaNO_2的活度,能够显著提高发泡速率;采用中强酸酸度调节剂要比添加柠檬酸或醋酸获得更快的发泡速率;降低体系的pH能够促进发泡反应进行;采用M2+作为敏化促进剂,能够实现低温敏化,其质量分数达到35%时,敏化速率最快。研究过程中还发现,发泡速率过快,容易产生较多的NOx气体,乳化基质发黄,酸性较强时情况更为严重;分散相的pH过低,乳化基质质量较差,极易破乳。发泡速率过快,非常容易产生无效大气泡,生产时应适当控制发泡速率,以期获得最佳的敏化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过期药对金属缓蚀作用的研究为其再回收利用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向,具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义。为了探究抗生素类药物对酸性介质中金属腐蚀的影响,利用失重法、电化学法研究了头孢氨芐在含氯离子的20%醋酸溶液中对冷轧钢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头孢氨芐在含氯离子的20%醋酸溶液中对冷轧钢的腐蚀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缓蚀率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头孢氨苄浓度为0.020 mol/L时,缓蚀率达到了85.4%;该缓蚀剂的吸附行为是一种物理吸附,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单分子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