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凝固的乐章。大学是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圣地。大学建筑更应体现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突出教育文化功能,创造优美育人环境。本文探讨了大学建筑文化的内涵和构建大学建筑教育功能的具体方式,以加深对大学建筑文化教育功能的认识,进而从一个侧面反映高等院校的教育目标,实现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辉  朱青  古青 《云南建筑》2012,(1):24-25
建筑是一个城市的面貌,是一个民族精神与文化的标志、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程最直观的视觉载体。它是一门科学的艺术,也是,一门艺术的科学。它既是石头的史书,能正式地表达历史.又是“凝固的音乐”,能唤起人们的某种情感。它创造的精神与物质双重文明源源不断地滋荞、教育并护佑着众生。  相似文献   

3.
法国作家雨果在著名的《巴黎圣母院》中说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雨果称建筑是“石头的史书”。由于建筑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巨大的艺术表现力量以及它与人类文化的深刻的同构对应关系,杰出的建筑艺术作品都是文化的最鲜明、最深刻也是最长久的体现。人类决定了建筑的形态,而建筑则记录下每一个城市的发展、变迁以及居住其中的人们的思想、文化和繁衍。  相似文献   

4.
张红 《中州建设》2008,(11):51-51
1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东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 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基本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如埃及的金宇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输水道.中世纪欧洲的教堂……无一不是用石材筑成.无一不是“石头史书”中留下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5.
王贵祥 《时代建筑》2013,(5):143-143
什么是建筑?什么是建筑学?建筑学的属性是什么?关于建筑,西方历史上的那些大家们曾经有过许多论述。诸如人们耳熟能详的所谓建筑是艺术,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如此等等。  相似文献   

6.
徽派建筑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徽派建筑的理念和独特的建筑艺术形式深深地影响着当代建筑和文化的发展。将徽派建筑的理念与与现代建筑技术有机融合,有利于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民族特色建筑。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文化与校园规划之间的关系,结合鉴真佛教学院规划的设计实践,指出了应该通过对文化背景的深层次研究和探索来创造具有文化和地域特色的校园和建筑。  相似文献   

8.
武汉大学早期校园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文化价值,是我国近代大学校园规划和设计的典范,然而关于其校园规划思想的研究却比较匮乏。本文根据设计师开尔斯和莱文斯比尔的设计手稿以及多种关于校园建设的原始文字档案,从时代背景、建校理念用地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影响早期校园规划和建筑形制形成的因素。旨在全球视阈下解读武汉大学早期校园规划思想,凸显出武汉大学校园规划及建设的全球关联性。  相似文献   

9.
建筑的定义是什么?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说法或定论。有人说,建筑就是栖居;有人说,建筑就是庇护所;有人说,建筑就是住的艺术、就是凝固的音乐;也有人说,建筑就是空间、就是人存在的环境。建筑作为石头和木头的史书,它是人类文化遗产、社会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0.
杨志疆 《新建筑》2010,(4):96-100
通过实地考察,从组织结构、规划理念及建筑实验等三个方面介绍了韩国Heyri艺术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情况。艺术村以创造和推广文化艺术为宗旨,以非政府化和民间化为组织形式,在规划上强调与自然对话,在建筑设计上突出差异性和实验性,从而成为韩国乃至世界的一个具有独特品质的艺术村。  相似文献   

11.
王炎松  杜荣  黎洁 《华中建筑》2006,24(3):29-31
校园建筑的品质该如何定位,校园文化的内涵该如何体现,是当代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该文通过对西安外国语学院新校区图文信息中心的建筑设计的诠释,把校园建筑的品质与校园文化内涵相结合,紧紧围绕中华古文化神韵的代表——“王帛”文化主题,尝试以现代的建筑语言从总体布局和建筑造型上再现中华灿烂的传统文化精神,提出了积极创建富于人文内涵的现代校园建筑设计方法和理念。  相似文献   

12.
正建筑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建筑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从古至今,建筑都被视为人类文明的里程碑。雨果说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梁思成先生也说到:"建筑是一本石头的史书,它真实的反映了一定社会之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在五千多年历史文明的发展和演绎中取  相似文献   

13.
建筑是民族和文明的个性体现,渗透于文化发展脉络之中,是一部石头史书。中国传统的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西方的传统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现代的建筑则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西方的现代建筑由于受到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建筑风格。本刊在此介绍几种颇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西方现代建筑风格,供读者学习赏读。  相似文献   

14.
韩舒  徐建旭 《门窗》2013,(8):351-352
"建筑是一部石头的史书",自古以来,建筑就深深的受到文化的影响,文化与建筑之间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尤其是对于居住建筑的影响更为显著。从建筑的发展中深深的体现出了文化的发展脉络。本文将对规划设计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大众文化对于开发商影响建筑规划设计的表现、对于建筑师进行规划设计时的影响表现以及对居住者影响建筑规划设计的表现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建筑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是物质财富,又是精神产品;既是技术的产物,又是艺术、文化的创作。校园建筑是校园文化和学校历史的载体,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年轮。高校校园建筑记载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体现着不同时期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因而,研究高校校园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文中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论述了如何传承高校的特色建筑风格和建筑文化并在传承中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6.
建筑,是一个城市的面貌,是一个民族精神与文化的标志,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程最直观的视觉载体。它是一门科学的艺术,也是一门艺术的科学。它既是石头的史书又是凝固的音乐,它创造的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文明,源源不断地滋养、教育与护佑着众生。然而缺乏对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尊重的无序开发和对经典建筑遗产的无知拆毁,丧失个性和责任的媚俗复制,使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缺乏地域性和识别性,使我们的建筑师衰退了勇于创新的动力,中国建筑留给世界的印象常常是千年不变的“大屋顶”或是当前对世界建筑的简单抄袭与模仿。我们在思考:为何…  相似文献   

17.
建筑是民族和文明的个性体现,渗透于文化发展脉络之中,是一部石头史书。中国传统的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西方的传统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现代的建筑则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西方的现代建筑由于受到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建筑风格。本刊在此介绍几种颇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西方现代建筑风格,供读者学习赏读。  相似文献   

18.
赵晅  何佳 《城市建筑》2005,(8):92-96
有人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的确,当昔日的辉煌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远去,古老的文化被无情的淹没在时间狂流里的时候,我们还有这些建筑,可读、可感、可追寻……  相似文献   

19.
2019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绿色校园评价标准》(GB/T 51356—2019),为中小学、职业学校及高校的绿色校园规划、建设、管理、环境、育人等方面提供了依据。该评价标准强调绿色校园总体规划的重要性,明确了校园内新建建筑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老旧建筑的改造要求、校园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程度和投运年限,对规划文件、设计图样等设计文件提出了要求,为高校绿色建筑规划和设计提供了方向和原则。在高校建设项目管理中,应树立绿色理念、建设绿色校园,进一步研究如何在遵循绿色校园评价的要求下统筹开展绿色建筑设计,为绿色建筑的落地创造基础条件,推动校园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校园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20.
该文论述了番禺理工学院的总体规划设计,探讨新时期高校的规划建设理念,以及如何体现山地建筑特征,创造优美的校园新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