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九吃 《四川烹饪》2009,(12):60-61
我们这一次长途采风,就是为了品新尝鲜。鲜者,鱼羊也。巧合的是,我们刚在“土坎乌江鱼店”吃完乌江鲶鱼,大厨又热情地向我们推荐起当地的另一种特色美食——碗碗羊肉。他说在武隆城内,就数“烟草村碗碗羊肉”的味道地道。初听之下,我们还有些疑惑,为何店名要带上烟草村的前缀呢,难道这碗碗羊肉起源于烟草村?  相似文献   

2.
碗的故事     
长到这么大,我只用过三个碗。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碗,我就和哥哥共用一个碗吃饭。那是一个黑釉子的粗瓷碗,豁着一个缺口。那时,哥哥在上学,每次吃饭.总是他先吃,然后我才吃。有一次,弟弟偷拿我们的碗喝水.没端稳掉在地上,摔成了两瓣。于是我便和哥哥用葫芦水瓢吃饭。后来,村里来了个扒锅补碗的(当然是偷偷摸摸来的).爹花了五分钱把坏碗扒了五个扒菊子,看上去就像拳师穿的对扣举衣,很好看。十三岁那年,开始吃大锅饭了。娘说:哥俩共用一个碗,抢不过人家,便狠了狠心,用积攒了半年原预备给多看关节炎的卖鸡蛋的钱给我买…  相似文献   

3.
碗根儿     
在老家有这么个习俗,每逢有亲戚朋友来家中做客,人们便将腊肉切下薄薄几片,洗净后熬成汤,再往汤里打几个鸡蛋,做成腊肉蛋汤给客人享用。但客人往往不会将汤全部喝净,而是留下一半给主人家的小娃娃们吃,留下的这一半被称作"碗根  相似文献   

4.
捧碗     
张小平 《饮食科学》2013,(11):36-36
印象中,从前响农村的男男女女,都旁忙,无论严寒酷暑,阴晴雨雪,都得出工。不到万不得已,没人歇工。你有这个闲心歇工也不行,别人的唾沫能淹死你。男人们还好些,“一手打”(干的活单一),只管在地里出力流汗,妇人们就忙多了,忙了外面还要忙家里,烧洗缝补,喂鸡喂猪,得一件一件从手上过。不过无论多忙,妇人们都喜欢捧着饭碗出去走走。她们或聚在一起鸡毛蒜皮地闲聊,或走东家串西家,委实是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5.
碗饦饦     
吴俊 《美食》2004,(1):29-29
碗饦饦,又名搅团,荞麦面制品,热吃凉吃均宜。如辅以蒜泥香醋葱花油蘸着吃,或是配L肉片炒着吃,则味道更好,口感更佳。养麦面营养丰富,据古书记载:“荞麦昧甘、性凉,有开胃消积、下气利肠之功效。”现代医学也认为养麦可辅助治疗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徽血管脆弱性出血  相似文献   

6.
邮票碗     
《美食》2011,(5):39-39
这款邮票碗由英国邮票最常见的两种邮票贴合而成,橘红色的是first class,蓝色为second class,夹层则为旧报纸。平时摆放在茶几或书桌上,还是蛮考究的。  相似文献   

7.
记忆中我家的饭桌上总有一个咸菜碗,从记事起到母亲去世,一直伴随着我家的一日三餐。不要小看这个碗,他可是地地道道的老汤碗,这种老汤并非用牛羊肉炖成的,而是咸菜汤。  相似文献   

8.
密瓜冰果碗     
《中外食品工业》2005,(7):27-27
特色:各色香甜的水果放在密瓜做成的小碗中,配上阿华田牛奶拌拌同一同食用,老少皆宜,适合便宜人的口味。  相似文献   

9.
一碗萝卜汤     
正父亲就喜欢一碗萝卜汤。他总是叨念,萝卜汤,鲜啊。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打霜落雪,父亲总爱站在关刀嘴那高坡上向下望望。关刀嘴高呀,是全村最高的地方,传说是当年关老爷平定南夷时曾在此处磨过青龙偃月宝刀的地方。十里八村的,都知道关刀嘴出名。从关刀嘴一眼望下去,父亲满脸笑容。五里坡上的萝卜长熟了,四方田的萝卜长熟了,朝阳沟的萝卜也长熟了。微风动处,菜叶翻起,  相似文献   

10.
一碗牛肉汤     
和菜头 《美食》2007,(1):58-58
事情得从“十一黄金周“说起。人人都去丽江旅游,而我去丽江工作。在旅游热点城市工作最大的好处就是摧毁你任何游玩的兴致,见过有谁在自己办公楼周围背着旅行包兜圈么?所以七天时间,大家在丽江丽江,我在家里丽江。甚至连楼都懒得下去,提前买好了方便面囤积起来。告诉所有的朋友我去了赤道新几内亚,不用找我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吃十碗     
吃十碗是我家乡江汉平原的一种传统的饮食习俗,因为“十”在中国人眼里是一个吉祥的数字,取十全十美,圆圆满满之意。民间娶媳妇、嫁姑娘,小孩做满月,过周岁,老人六十大寿,乔迁新居等等都要宴请亲朋好友,席面上的菜肴都是十大碗,所以人们通常都把吃喜酒喜宴称作吃十碗。如:“你今天穿得这  相似文献   

12.
一碗白粥     
世界上最好的调味品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看上去很玄妙,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爱心。 你要说了,都知道这爱情是不能当饭吃的,难道这爱心就可以当味精吗? 爱情能不能当饭吃,咱说不明白,但咱敢说一句狠话:有了爱心,味精算个什么东西! 你要是不相信,咱就从这最简单的一碗白粥说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那碗稀饭     
刚在长凳上坐下,摊点小二已把我叫喊的一碗稀饭端了过来。又渴又饿的我端起来大大地喝了几口,味道真是好极了。 摊点小二并没有马上离开,等我把碗放下后,问我还要不要包子、咸菜。我刚想说要,习惯性的一个插包动作令自己大大吃了一惊,因为伸进左裤兜的手竟然没有抵触到任何东西,那就意味着,身上仅剩的一张十元人民币不翼而飞了。 冷汗顷刻间冒出了额角,我在挥袖擦汗的掩饰下,伸手连续做了几个掏摸的动作,终于死了心,钱的的确确是消失了,多半是在并不拥护的公共汽车上遭了贼,可自己身旁就站了几个叽叽喳喳的女中学生,没有其他可疑之人呀! 小二见我没有反响,有点不耐烦地又问了一遍。我这才又是摇头又是摆手,嘴上连声说了几个“不要啦”,颇有些失态,看得出来,摊点小二对我的  相似文献   

14.
碗边闲话     
海星星 《美食》2005,(2):62-63
音乐于我,与其说是喜欢,不如说是一种依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音乐陪伴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美食于我,同样是一种依赖,无论食物贵贱。只要能够勾起贪心的食欲,我马上就会狂奔而去。虽然二属于不同的境界,但这两种依赖如果可以交织在一起,那么,人生的美妙就可以尽情地享受了。  相似文献   

15.
一碗馄饨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东西?”“可是我,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相似文献   

16.
一碗沙拉     
正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又到了热到烦躁,不知道吃什么的季节。清凉、爽口、低热量、无负罪感还能填饱肚子的食物,是人们在夏天的最爱。沙拉,毫无疑问是这种要求下,最好的食物。把蔬菜切块儿、撕片儿,把适合于自己口味的调料搅拌均匀,用一个好看的玻璃碗装上一碗沙拉,在太阳初升地清晨,在劳累一天的傍晚,这一碗健康地沙拉,是我们最好的陪伴。  相似文献   

17.
喝碗稀粥     
某日,我们几个“山大王”侃倒了大山,摸黑来到街边一家粥品店各要了一碗皮蛋粥.粥里加了肉松海鲜粉,碗面漂浮着点点紫绿的皮蛋。几个人趁热稀里呼噜喝出一屋子快意的响声。周君抹着渗汗的额头说:“还是粥好喝。”周君小有一官半职,又在单位负责接待这一摊,时常沉浸在酒池肉林,早忘了粥的味道。李君来自乡间,在城里借宿,也不住地感慨“吃多了饭,喝喝粥真不赖。”  相似文献   

18.
一碗阳春面     
杨斐 《饮食科学》2007,(7):48-48
李渔说:“南人饭米.北人饭面.常也。”面之于南方人,虽不如米饭那样熟悉,倒也不至于讨厌,是一种颇引人兴致的小吃,南方人饮食一贯精细,面的风格自然也与北方大相径庭。北方的面在意的是面本身.或拉或削,铿锵有声:南方的面突出的是汤和浇头,面却往往寥寥几根,  相似文献   

19.
起席碗     
"起席碗"在彭山一带民间,是指宴会或饭局开始时,主菜、大菜还没端上桌之前,每个人都要先喝的那一碗汤羹.这种用料精、制作讲究的热汤羹喝下肚以后,不单是为客人喝酒吃菜之前垫肚子,同时也能起到开胃、暖胃和提神的作用. 相传,这起席碗是由彭祖发明,而彭祖因为活到了800岁而被古人称为"长寿仙翁".要知道,彭祖生前还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厨师,并且曾长期为尧帝的日常饮食服务.正是因为有彭祖常年为尧帝精心打理厨务,才让这位远古时代的帝王活到了118岁.而传说中,这"起席碗"也是当年彭祖每天都要为尧帝烹制的一道养生饮食.  相似文献   

20.
一碗菜油     
胡丽燕 《饮食科学》2012,(11):37-37
下班后,推开房门,我忽然发现客厅里坐了个老太太。老太太忙着吃西瓜,老妈忙着切西瓜,仿佛是多年的老朋友。仔细一看这位陌生的老太太,真有点似曾相识的意思。我想了好一会儿,才记起这位可能是楼上的邻居。这位邻居虽说平时偶尔上下楼能碰到,但从未打过招呼,来串门儿就更是绝无先例。今儿个她怎么到我家来了呢?老太太吃完西瓜,告辞上楼了。老妈似乎看出了我的不解,跟我说,一个礼拜前,她打算炒菜时,发现家里没有了菜油,就到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