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4,(3)
朦胧诗,产生于新诗潮诗歌运动,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的特点。它借鉴了西方流行的现代写作手法,但是也结合了我国传统的创作习惯,体现出中国化、民族化的特色。将其融入到文学思潮的运动、发展中,从艺术手段方面来评价朦胧诗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
大森林之子     
《Planning》2020,(10)
<正>吴宝三,早已是全国知名的诗人、作家,而我更喜欢称他"大森林之子"。他生长在小兴安岭下,呼兰河畔,父母慈爱,而家境寒苦。大森林的家乡养育了他,也磨练了他,更培养了他热爱大森林,热爱那里的人民、土地乃至一草一木的深厚情怀。宝三从中学时代就喜爱文学和写作,特别是诗歌。高中毕业后,他到铁力的木材干馏厂做工,晚上就在煤油灯下勤奋地写作。终有一天,他的诗歌在《东北林业报》上刊出,成为走上创作之路的起点,对其鼓舞不言而喻。以后连续有诗作刊发,1970年进入北大中文系时,他已是黑龙江伊春林区有名的诗人了。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
英国后现代主义的主流诗歌颠覆了传统诗歌的形式和语言,并把技巧作为向所谓的技巧拥有者发动攻击的工具。真正的后现代主义诗歌或其他文学作品十分重视意义和身份的不确定性,并游戏般地加以利用。英国后现代主义诗人诺尔曼·迈克凯哥正是英国后现代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他对苏格兰诗歌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对传统诗歌的大胆革新,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主题是诗人的最大发现。如果说对形式的兴趣,以及对诗歌如何传达内容和传达什么内容的兴趣属于现代主义的特征的话,那么对诗歌传统形式和程式化的关注则更多地意味着诗人迈克凯哥的反现代主义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9)
《锦瑟》具有强烈的朦胧感的特征。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锦瑟》的朦胧感:一、意象组合的自由与跳跃导致诗歌意境的朦胧;二、引用典故引发多义的效果导致语义的朦胧;三、诗人主观世界表达含蓄造成诗歌主旨的朦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0)
赫尔曼·黑塞的一生是孤独的,从青少年时期的叛逆,到为战争孤独地呐喊,到转而探求从"我"走向"自我"的内部之路,他的孤独更多地是因为他的厌世心理在起作用。晚年的他试图走出孤独,但是始终没有做到,这些都与他一生积极寻求中国道家思想的慰藉密不可分。他最终超越了道家,但仅限于思想,行动上并没有做出任何实质的事情。本文试图从黑塞诗歌入手结合诗人的生平,探究诗人孤独内心的外在表现形式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
在20世纪德国著名诗人戈特弗里德·贝恩的诗作中,对"自我"的刻画贯穿了其一生的写作,本文试图通过对贝恩部分诗歌作品的具体分析,将其笔下的"自我"分为"否定的自我"、"反抗的自我"、"虚无的自我"、"失去的自我"等四个类别,并结合诗人的艺术和政治生活,解读诗人的创作思路及其艺术观念。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
朦胧诗和传统诗歌在表现形式上存在较大区别,它更加追求思想和艺术表达的自由性。在传统诗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朦胧诗更为注重内容的延伸感以及内涵的探知性。因此也造就了朦胧诗鲜明的审美特性,这在诸多的朦胧诗作品中得到了体现。本文将结合相关作品对朦胧诗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8):127-128
哲学的学术表达以写作为主,而在写作中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及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成为如今学术写作的瓶颈。究其原因,多在于学者在文本研究与思想锤炼过程中丧失"自我关切"的维度。因而,哲学学术研究应当以一定的问题域为前提,在阅读前形成自我对问题的关切;在阅读过程中自觉地由对象意识转向自我意识,并在写作创作过程中以"主体间性"取代"我思"的优越性。由此,哲学研究与写作应当以一定的问题域为前提,在"我—你"关系中进行创作。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2):136-141
在中国当代翻译文学史上,波德莱尔和他的《恶之花》是一个异数。随着1949年中国社会和意识形态的剧变,现代主义文学成为禁忌,但波德莱尔在中国的翻译、阅读与接受却并未完全中断。通过梳理波德莱尔在1949—1976年间在中国的译介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以《译文》杂志和陈敬容等的公开译介与改写,以施蛰存、钱春绮等为代表的地下翻译与当时流行的地下读书活动等相辅相成,将波德莱尔"比冰和铁还刺人心肠的快乐"撒播到中国地下诗坛,出人意料地与其他现代派诗歌一起,催生了新时期以朦胧诗为代表的新诗群的崛起。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3)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承载着诗人最真实的情感。运用新批评的细读法来解读诗歌写作技巧,可以更好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