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4):91-92
电影《一九四二》是根据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改编而成,电影忠实于原著小说,在主题上都表现了对民族灾难的再现、对乡土情怀的流露、对国民性的叩问、对生存与希望的思考、对人性与尊严的拷问等。在叙事手法上,电影的叙事视角和叙事线索有所变化,情节有所增删,人物设置也有较大的突破。在改编的基础上,电影运用了黑色幽默的艺术手法和原汁原味的河南方言,增加了黑猫、风车和"圣经"等意象。电影的改编,在成功地表现灾难主题的审美价值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1,(1):134-136
1950年,茅盾的长篇小说《腐蚀》由柯灵改编,黄佐临为导演搬上荧幕。电影版《腐蚀》对小说原著做了诸多改编。原著的赵惠明"大女人"性格,被编成了"小女人";狱中小昭时隔三年重逢前女友赵惠明"旧情复燃"时的柔情、迷茫,被电影过滤掉,小昭被塑造成对赵惠明及其背后的特务系统嫉恶如仇的革命者形象;赵惠明和小N(电影中的安兰),摆脱特务系统后,踏上了归家、寻亲之路,电影版《腐蚀》则将其设置为在革命者小昭、顾恺(小说中的K)引导下,走入了解放区的"革命之家"。文华影业公司1950年这部改编电影《腐蚀》,既属于文华人对于市场、艺术、革命三者之间关系的思考,同时也可以作为考察1950年新旧政权交替之际,私营电影公司适应时代潮流,进行自我改变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6):81-82
《纳尼亚传奇》是英国作家C.S.路易斯创作的一套儿童冒险系列小说,这套书通过叙述孩子们在纳尼亚的冒险经历完整地讲述了纳尼亚世界的诞生与毁灭。路易斯与"现代奇幻文学之父"J.R.R.托尔金的关系十分密切,《纳尼亚传奇》的创作也受到了托尔金童话理论的影响。本文将以托尔金的童话视角解析《纳尼亚传奇》,通过托尔金的童话理论探索路易斯笔下的"第二世界",感受纳尼亚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5)
在如今新影视传媒文化氛围中,商业性质的影视剧文化快速崛起,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了极其猛烈的文化传媒界、出版界所带来的"文艺"之风。尽管某些将原著改编后的影视作品能够迅速风靡全球,受到世人的热捧与追随。但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一些将作品改编后给整个社会所带来的负面效益,如恶搞文学作品、任意篡改名著内涵等,令原本作品中的深层次内涵价值遭到破坏,这些现象的产生根源及结果值得我们深思。本文就以《红高粱》影视剧的改编为例,探究将传统文学作品改编成为电影、电视剧的过程,并从中总结出有关现代商业影视剧突出原著艺术表现力等相关结论内容,以期为研究原著改编优劣课题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58-63
小说《香水》为读者构建了一个荒诞神奇的黑色童话,影片基于原著进行改编,再现小说中曲折离奇的故事。影片用精致的画面和宏大的交响乐使观众产生强烈的视听感受,在对原著的改编上,除导演原有意义外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使观众不再只停留在影片美妙的视听语言和曲折离奇的情节建构上,而对影片进行深入挖掘。本文将从奇观美学的角度,对电影《香水》进行整体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0)
小说原著与电影创作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探讨的问题之一。而由郭维导演,改编自赵树理小说《三里湾》并于1958年上映的电影《花好月圆》可谓是由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先锋之作。尽管该片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对于中国电影史与文学史的发展仍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导演郭维通过平稳的叙事、纪实性的镜头表达和细致而丰富的环境音为观众还原了农民群体在农业合作化进程中的迷失和抉择。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8)
近些年,大量文学著作用影视的方式展现出来,曹禺的话剧作品《雷雨》先后被改编成多个版本的影视剧作品。其中孙道临导演的电影版《雷雨》及李少红导演的电视剧版《雷雨》最广为人知。这些影视剧作品的改编对原著的阐释不可避免地受到编剧和导演的"现今视界"的深刻影响,从而带来对原著阐释的差异化,本文通过对两个版本的影视剧《雷雨》的改编效果的分析,探讨影视作品中对文学名著改编的手法、意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8)
对翻译标准独到的见解以及精妙绝伦的翻译作品共同造就了林语堂的伟大。在《论翻译》中,林语堂提出了"忠实、通顺和美"的翻译三标准。林语堂的翻译有时并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翻译的标准,而是改编、翻译和再创作的结合体。本文将以The Wisdom of Confucius为例,分析林语堂在翻译《论语》过程中是如何彰显自身的译者主体性的。译文与原文的"偏离"是与原著的背道而驰,还是对儒家思想更好的诠释?本文将从以译者主体性为切入点,结合林语堂翻译标准,对The Wisdom of Confucius中出现的"偏离"现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4)
多模态话语分析在国内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而且大部分是研究其理论框架以及针对教学中的应用。笔者在此将多模态话语分析运用到具体的电影语篇中,以原著小说改编的《暮光之城:暮色》为对象,分析电影语篇中经常出现的多模态话语方式,如:运动画面、言语、音乐、色彩等。通过分析可以更准确的解读话语的意义,进而发现人们是如何在不同的领域中使用多模态交际手段来达到交际的目标的。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4)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民间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被改编为多种艺术表现形式。2009年由赵薇、陈坤主演的电影《花木兰》,重塑了这位古代女子的传奇经历,着重表现她的英勇作战和情感经历。从影片中可以看出导演努力通过历史题材的演绎承载着中国传统的文化历史内涵,突破以往古装片缺乏内涵的瓶颈。本论文将从视听语言的角度浅析电影的艺术手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