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Planning》2019,(36)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一部长篇小说,反映的是旧中国北京城底层人民生活的苦难。老舍在作品中主要塑造了祥子和虎妞另个另类的人物形象,试图通过一个普通车夫的形象和一个泼辣无情的剥削者形象,来突出反映当时的社会状态对人民内心的摧残和毒害。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0)
祥子是老舍笔下塑造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一个具有健康人格和不懈追求的年轻人在奋斗中三起三落的过程,探讨了祥子精神毁灭的历程和背后深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4)
老舍笔下对北京的书写不仅写出了老北京地道的世态风情,也写出了北京城里小市民的酸甜苦辣。本文用分析对比的介入手法,通过对主人公祥子、虎妞、小福子等几位重要形象以及各个人物之间关系异化的书写,展现了这些小人物在城市化的洪流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而说明传统文化在城市化过程中的所发生的种种变异。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5)
《骆驼祥子》作者向读者介绍了祥子较于其他的车夫来说的诸多优点:吃苦耐劳,不沾染的恶习,节俭的生活。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老实人,却遭受到了命运的不公。在几年的时间里,他成为了一个吃、喝、嫖、赌的行尸走肉。小说向我们展示了祥子堕落的过程,我们不仅仅看到的是社会悲剧,通过故事的表明更让人深思的是主人公人性的灭亡的悲剧。这就引发了我们进一步去探究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4)
《骆驼祥子》描写的车夫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较早出现的劳动者形象之一,他人生道路的坎坷来自于其自身的性格和社会的影响。虽全书围绕祥子在写,但其中穿插了不少其他人物,正是这些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人物,使一个悲惨的旧社会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虎妞是一个具多重身份、性格,让人生厌而又令人同情而又并非一无是处的独特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5)
本文重点介绍了钱钟书的翻译理论"化境说"并以葛浩文《骆驼祥子》英译本为例浅析"化境说"在译本中的体现。"化境说"在译本中的体现分为:引"诱"论;避"讹"论和求"化"论。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Z1)
<正>笔者担任"国培计划"辅导教师时,在与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探讨中,一直强调要多品读一些文坛大家的作品,并从中学习借鉴,在写作的时候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文字更生动、更传神。本文以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为例,说一说如何品读优秀文学作品。一、了解时代背景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时,正值中国社会的动荡变革时期。当时,他受到某些革命文学理论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6)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呕心沥血之作,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品人物形象鲜明,思想深刻,文化底蕴深厚。通过讲述祥子买车的艰辛过程,本文分别从对社会的批判、对个人主义的反对、温情的人道主义、深刻的思想启蒙四个方面,着重分析了这部作品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8)
中国现代作家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都面对着如何处理情感和理智的关系问题,他们个人情感体验和理性判断不同,使他们在进行文学创作之时,陷入痛苦的矛盾现状。本文重点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揭示老舍在《骆驼祥子》中情感和理智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3)
作为一个受洗的基督徒,老舍之于基督教的接受是一个动态的历程。相对于晚清乃至五四的启蒙者受到的基督教的影响,老舍与他们既有共性又有独特性。青年老舍对基督教的接受并不是将其作为终身信仰的追随,而是有选择性的理性接受。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老舍已经远离了形式上的基督教,但是在精神上,还是一个标准的基督徒:牺牲自己,服务社会,不顾个人乃至家庭幸福,而将国家乃至人类的光明作为一生奋斗的诉求等等,无不体现了基督徒的殉道与自省意识。基督教并未使得老舍走向超验神学对上帝的追寻,但是却开启了他对人的心灵的探索。20世纪40年代的创作中,此种倾向尤甚。特别是1941年之后,老舍着意于用"灵的文学"对国民进行"灵的生活"的唤醒。《四世同堂》是此创作主张的集中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