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4,(1)
烟台方言是北方方言区的子方言之一,主要分布在山东方言东区中的东莱区,使用广泛。并且,其声母和韵母独具特色,十分有研究意义。本文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对烟台方言的声母与韵母特点进行描写分析,基于此,总结其对该区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作用,以帮助学生正确、高效地掌握英语语音。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1):40-41
红丰仡佬语与汉藏语系大多数语言一样,有通过语音屈折来构词的现象。这种语音屈折现象可分为单一和综合两大屈折类型,前者有声母、韵母、声调屈折,后者包括声母、声调,韵母、声调,声母、韵母以及声母、韵母、声调屈折。描写分析可知,语音屈折在红丰仡佬语的构词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其语音屈折现象又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对应性。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6)
喀左方言隶属北京官话,喀左方言的声母、韵母和声调都有异读现象,其中,韵母异读的系统性更强。喀左方言文白异读的形成与方言接触有关,白读音多来源于冀鲁官话,文读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喀左方言中,文读音占优势,白读音将逐渐被文读音取代。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5)
大同话和普通话在语音方面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大同话的声母与普通话的声母差别不大;但在韵母和声调方面差别很大。大同话的声母没有舌尖后音,大同话中没有"[t]","[t]","[]""[]",没有带鼻音的韵母。在声调方面,大同话中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还有入声。大同话中的有很多音是普通元音后面加喉塞音,但普通话中并没有出现。大同话中儿化音也特别多。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2)
<正>汉语拼音包括23个声母、6个单韵母、9个复韵母和9个鼻韵母。然后在声母后添加一个韵母读音仍和声母一样或者在韵母前添加一个声母后读音仍和韵母一样,形成了16个整体认读音节。掌握了以上知识,就基本上学好了汉语拼音,为以后的识字和普通话正音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改进汉语拼音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让孩子从小为识字和正音打下良好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一、激趣学习汉语拼音低年级儿童对形象、生动、具体的事物容易感知且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6):51-56
城市现代化兼人口流动给语言以巨大影响。大同方言在声母、韵母、声调各个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既受到普通话的影响,又受到其他临近县乡的方言影响,表现复杂纷繁。通过对大同方言市区、城区、郊区三地的发音调查,通过新老派不同人群的发音比较,同时结合三十年前的文献材料,发现从1986年到2018年的几十年间,大同方言音系格局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声韵调却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329-330
作为汉语的七大方言之一,赣方言自身的语音特点对英语学习者在语音学习上形成了负迁移作用。文章针对这些负迁移现象,提出了教学上的应对策略,旨在帮助学生尽量克服方言对其英语语音学习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2)
从唐五代至宋时期对音资料及与今甘肃、陕西、山西方音的比较来看,唐五代西北汉语方音内部的不一致,正是今汉语西北方言复杂性的源头。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全浊声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是否送气;第二,鼻音声母是否带有同部位塞音;第三,梗宕摄阳声韵读音有别;第四,入声消失时间有别。唐五代西北方音的早期源头可上溯到周秦时代的秦晋方言,其复杂性是历史上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横向传递"的结果。今晋方言鼻音和塞音韵尾弱化、保留鼻冠音声母现象,是晋方言形成过程中受少数民族语言影响的体现。今山西、陕西、甘肃境内方音差异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西北各方言早期源头不同;二是方言形成过程中受少数民族语言影响不同;三是受周边官话方言影响不同。同为西北地区的宁夏、青海、新疆汉语方言的形成和现状十分复杂,其与唐五代西北方言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4):80-83
文章介绍了古全浊、轻唇、精见组、知系、影疑母等声母在今豫北晋语中的读音特点。其中,豫北淇县黄洞方言非敷奉母与晓匣母洪音字的今读声母相同;微母字在西部、中部以及北部地区存在着区域性的差异;尖团分立现象集中分布于林州及其附近、延津、济源南部三个边缘地带。总体来看,豫北晋语的声母基本与官话处于同步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
富善是19世纪后半叶开始在北京附近生活了近60年的著名美国传教士和翻译家,他所编的《华英袖珍字典》是记录当时北京音的重要资料。该字典通过多种方式保留了北京话大量的旧时异读,反映了连读音变、现代已消失的音节、俗读和文读、古庄组字声母异读、古入声字的声调和韵母异读等重要语音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