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伟 《南方建筑》2015,(2):32-37
文章通过对偏远乡村少数民族民居现状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其绿色更新的被动式设计方法,即充分利用当地的土、木、瓦材料,利用自然资源,以简单可行的方法,结合当地建造传统及现代建筑技术,形成建筑的地域适应性技术,从而切实改善原住居民的人居环境,构筑出与当地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民居,以此实现少数民族民居的绿色更新与发展。作者进而介绍了云南偏远山区傈僳族民居的设计案例及其绿色更新的实践,希望以此促进偏远地区民居人居环境条件的提高与改善,进而实现其健康适宜、与环境和谐相融的绿色更新。  相似文献   

2.
在大力提倡保护乡村民居地域文化特色的今天,挖掘研究传统建筑营造技法,领会当地民众营造智慧,有助于传统建筑理解传承。该文以内蒙古沿黄地区土坯民居为例,对当地土坯民居从选址、院落空间布置到基础、墙体、结构、屋面的建造方式,以及传统住居供热体系中火炕、烟道的做法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其形成的自然文化因素,为未来的乡村民居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湖湘文化"的人文性和地域性是永恒存在的,尤其在湘西、湘南、湘中民居中表现极为明显。从传统民居建造体系的内核中探求湖南传统民居的地域性现代化表达路径,是乡村空间得以生态发展的关键。文章从湘西地区的夏热冬冷气候入手,试图从新视角揭示传统建筑极强的在地适应性面纱,对乡村建设中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丹巴地区部分藏族乡村民居现状的实地调研,揭示了在当地居民建造活动中发生的自发从传统建造方式、建造体系向现代逐步过渡的现象,归纳了在这个演化过程中各种典型的建造类型及其特点,并初步分析了这种建造体系的演化中不同建造类型对于藏族建筑传统和民族性表达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村镇建筑已然成为建筑工业化的重要部分。建筑的标准化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前提条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的乡村已经形成带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民居,因此,乡村住宅的标准化设计应适用当地村民的需求。本文以辽南地区为例,以轻钢结构为建造基础,通过对辽南地区乡村住宅的调研,采集并量化乡村住宅特征信息,以期为该地区乡村住宅标准化设计提供范本。  相似文献   

6.
根据人类住区建筑形制、生活习俗的显著差异,本文将人类住区分为两大形态:城市与乡村。本文基于城市与乡村两大聚落的不同背景,分别阐述其住宅建筑特征及发展演变历程。以时间为主线,探讨了乡村聚落自原始巢居与穴居起,随着历史的推移,形成了日渐成熟并富有传统特色的建造技艺,及其具体的产物形式——传统的民居建筑。在此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域背景的明显差异,各地区之间存在横向的差异化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特色民居体系的形成与丰富。近现代,乡村聚落住宅建筑趋于稳定,并无较大变动,这段时间内,城市住区的发展更加鲜明,富有时代特色,并日渐繁盛。在住宅建筑形制日益丰富、建造技艺趋于现代化、设计理念不断更新、人们对城市居住要求多样化的今天,城市住宅建筑在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民居是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建筑类型也是建造量最大的建筑类型.每个地区的传统民居都承载着当地的文化、哲学和艺术.本文通过对芙蓉街区传统民居的调研,研究了济南传统民居民居与当地特色资源--泉水的关系.并试图探索一种方式让其更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洁  张伟  李柔峰 《四川建筑》2014,(2):66-67,63
羌族传统民居以其丰富的建筑形态,独特的地域及民族特征闻名于世,是我国民居建筑中的瑰宝。"5·12"大地震后,羌族民居的保护与更新进入到全新的时期,传统的羌族民居已不再能满足羌族人民日益现代化的住居需求。此文试图从保护羌族传统民居地域特征及建造方式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羌族民居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从平面功能设计,建造方式等适宜性技术引入,提出传统羌族民居更新的基本策略,为羌族传统民居在新时期的更新与发展提供建议与思路。  相似文献   

9.
庄廓是河湟地区传统的民居形式,因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而被广泛建造并延续至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庄廓自身局限性使其面临冲击。本文以青海日月乡兔尔干村调研为基础,分析传统庄廓民居的建筑特点,总结传统营造技艺的优势,结合当地试点示范项目探索河湟地区传统庄廓民居更新的营造方法,为当地的营建体系更新与民居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若干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迅速,吸纳了许多乡村人口,使得乡村常住人口急剧减少,乡土建筑的废弃问题非常普遍。而乡土建筑作为乡村社会文化的物质载体,有着重要作用与价值,其建造技艺亟待研究和记录。本文简单梳理了乡土建筑的有关概念,并简述了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乡的"美丽乡村"更新计划,详细研究、解析、总结该地民居的建造体系,突显了田野调查的考据实证价值及建筑人类学价值。并依据总结的建造体系对该村的一处已荒废地块进行了尝试性的更新设计以验证建造体系的适应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诠释了乡土建筑,展望了乡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回顾以往,从空间形制、建筑结构、建造民俗、建筑美学等角度对泉州民居的研究不胜枚举,总体上是就泉州民居的某一方面进行片段研究。本文则主要关注泉州民居建造的关系逻辑,以建构文化为视角,从民居墙体材料建构特点出发,以一点窥全貌的方式考察民居中墙体材料建造特点与地理气候环境、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分析泉州民居中不同材料构成的编织与置换的建造技艺与观念,并发现生土、红砖、白石及牡蛎壳等墙体材料在建造技艺和文化形态的双重层面上的编织结构是民居风貌丰富多变和多元文化特征的内因,为当代新乡土建筑,乃至乡村建设,找寻一条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传统民居的转型与建设需要一种或多种与当地气候、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设计方法。本文选取青海典型民居——庒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建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新型庄廓民居设计方法和相关技术策略的优化途径,探索现代建造技术下乡村建设的绿色更新方式,为当地民居营建体系的发展提供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旅对赋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近现代同质化建设使得乡村建筑缺失特色,人口流失等问题使得乡村更新动力不足,制约乡村发展。借力红色文旅,通过发掘红色资源、提升建筑品质、导入组织活动、艺术介入创新等方法,追溯传统及地方的建筑文化元素,关注文旅环境中民居建筑的创新使用,能让缺失特色的乡村建筑焕发生机。以辉山村参谋长小院为例,基于红色文旅视角,采用溯源、提质、赋能、介入等方法,实现乡村建筑更新及可持续发展。通过设计实践,对皖北民居建筑特征进行了提炼,并对参谋长小院进行了改造实践,项目效果明显。文旅活动与建筑更新的协同对带动乡村产业更新、人居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并可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陕南两个乡村民居的改造设计,系统梳理了当地民居中传统的建筑技艺,并在设计中以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对传统的建筑技艺进行了诠释,同时尝试对新材料和新技术进行本土化、地域化处理,并将其应用于传统民居的改造与更新之中。通过以上的探索与实践,以期针对乡村建设领域中的文化传承问题从建筑的角度提出进一步的思考,并探索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建筑技艺的再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大理白族民居建筑为例,从中国建筑现状及传统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入手,分析了装配式建筑优势,提出将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应用于白族民居中,力争推广应用到其他少数民族的特色民居建筑中,实现民族特色民居可复制性建造的设想,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提升建筑品质和改善乡村建筑整体面貌,推动特色民居的绿色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6.
以秦巴山区乡村的建筑为研究对象,对乡村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进行探索,在满足当地村民住宅的安全、舒适、经济、美观的基本需求上,满足使用者更高一级的需求;同时提出生态化设计原则,采用适应地貌环境、适合农耕生产的建筑形式以及节能的建造技术,使住宅舒适、美观。通过现状调研,剖析当地民居建设的经验与不足,归纳山区乡村建筑生态化的特征,提出考虑地理适应性、建筑适合性和技术适宜性角度的建筑生态化营造方法,该方法可为其他相似地区生态民居建设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在漫长的民居营造活动中,渐渐形成自己独特而成熟的建造体系,积累了大量生态经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受自然影响,同时也会被人的需求和行为影响。从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细部生态经验应用来看,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有共同点,因地制宜与就地取材,同时针对当地气候特征来营建最好的建筑空间。这些少数民族生态经验应用对当代的民居建筑设计创作也有着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以民间的建造—"土木/营造"为基础的,其单体和聚落是人与自然、社会之生态关系的空间呈现,并在历史演变中延续和发展着这种空间的自然/人文生态关系。近现代以来,尤其在近30年来剧烈的城镇化进程中,传统乡村空间的自然/人文生态遭遇着严重的破坏。当下的乡村复兴正是以自然/人文生态保护下的乡村发展为目的,乡村空间的生态发展成为当下建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之核心目标。然而,长期以来的中国建筑学术界的民居研究,脱离真实的"土木/营造"之传统建造体系而过于注重民居建筑的表面形式,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和实践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而,拨开"形式风格"之迷雾回到"土木/营造"的传统建造体系中,从传统建造体系的合理内核中探求其现代化路径,是乡村空间得以生态发展的关键。因此,本论文基于"土木/营造"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本质之理论,以闽东北传统建造体系"土木厝"作为对象,研究其在自然地理、社会文化条件变化之中的适应性演变—应变之规律性,认知传统建造体系的内核以辨析其现代化方向和路径之可能性,从而为乡村复兴中将民居和聚落的保护发展联结为连贯的生态系统提供理论视角。福建作为中国历史上汉人移民的集聚地,闽东北区域是移民经陆路和水路迁徙通道入闽的首站。中国传统建造体系"土木/营造"在移民至闽东北的迁徙和定居过程中再适应而演变发展,形成闽东北传统建造体系—"土木厝"。然而,闽东北区域内因地形阻隔而形成相对地理独立、生态差异、社会发展程度不同的多个地理文化单元,移民在其间定居和相互交流的发展中,"土木厝"以类型学原理在各地理文化单元中因建造因素的差异而不断应变,形成极为丰富的各种演变类型。本文限定闽东北为空间范畴,以唐末至今为时间范畴,研究"土木厝"的应变规律。"土木厝"依据闽东北移民族群的社会文化因素组织空间,根据自然地理因素构筑居住与礼仪空间并置的单座建筑/院落,依据家庭/族群关系和地形条件组合形成聚落。本文以闽东北人文地理背景下"土木厝"的演变规律定义其建筑学基本类型,在基本类型建造要素分类与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其对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应变:地形、气候和材料是"土木厝"应变的主要自然地理因素,基底、墙体、构架、分隔面和屋顶等建造要素在自然地理因素变化中再适应而发生单体类型的应变;家庭模式、经济模式、宗法信仰、行为习俗和安全防卫是"土木厝"应变的主要社会文化因素,因素的差异造成行为方式的差异,行为空间的变化引发"土木厝"的单体类型和聚落类型的应变。依据"土木厝"类型应变的研究和调研,初步划定了"土木厝"在闽东北地域的人文地理范畴。"土木厝"应变的研究思路,是去除闽东北民居形态差异和风格特征理论的干扰而直达其建造实质的途径,对于当下乡村复兴中明晰传统建造体系之核心价值与社会现代化发展需求之间的合理衔接在思想方法上提供指导意义,即:在地形、气候条件无实质性变化而建造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逐步现代化的当下,应循"土木厝"应变逻辑而探求其现代化更新的路径。此外,"土木厝"的应变研究亦是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土木/营造"观念的佐证,并作为案例有益于重新诠释中国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9.
以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大坪村民居灾后重建为例,探讨了我国西部乡村地区这一低收入人群在面临严峻的经济贫困与生态贫困的状态下,如何解决新建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在明确原有民居缺陷的基础上,新建民居注重从解决建筑安全性、尊重当地生活方式出发,采用当地材料、沿用传统结构、改进室内热环境、利用自然通风与采光、发掘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等,在降低建造与运行成本的同时,做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民居的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20.
“火山石”民居以火山石为主要建造材料,是海口当地一种典型代表性的乡土民居,是宝贵的民居历史遗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为了解海口市当地乡村民居夏季热环境差异,分析当地火山石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策略、营建方法和生态经验,研究选取海口市典型火山石村落中的传统火山石传统民居,从空间布局、平面形制、墙体、门窗、屋顶等方面通过空间和构造解析,并采用热成像的方法进行定性分析,从室内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围护结构内外壁面温度等热环境参数,与现代住宅作对比研究,进行实地热环境测试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所测参数定性与定量分析,发现传统火山石民居的夏季室内热环境优于现代民居,其轴线式建筑布局、厚重的外围护结构、通透轻质材料的门窗、双层瓦屋面等设计策略均对当地热湿气候环境有良好的气候适应性。现代乡村住宅在进行更新设计时,应当传承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能够起到优化室内热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