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楹联艺术是以园林景观为载体所诞生的文学形式,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沟通人与景、景与情的艺术桥梁,对于当代园林景观的建设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赏析古典园林景观楹联的方法,以观赏者游园时由远及近的感官次序,依次将楹联所述的园林景观分为了"声景"、"香景"、"物景"、"光景"等四景,并对其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对于园林建设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植物景观空间是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声景品质直接影响游客的游憩满意程度。对福州市5个城市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和公众问卷调查,探究不同类型植物景观空间在游客声景感知方面的差异及影响总体声景感知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植物景观空间声源优势度感知差异最明显,尤其是交通声,但是声源和谐度感知差异不明显。植物景观空间的总体声景感知在愉悦度与宁静度2个维度均有显著差异。影响各类空间总体声景感知的主要声源感知特征不同,与声景愉悦度和宁静度关系最为密切。半开敞空间的植物色彩和密闭空间的郁闭度分别与声景丰富度和愉悦度有密切关系。密闭空间中声景宁静度营造需考虑不同教育背景的游客的需求。研究结论可为提升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声景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薇 《建筑师》2018,(4):118-125
金陵四十景是明南京时的文化景观集景表达,其中山景十分突出。本文经过对于相关文本与实景的比照以及"诗话"和"画论"的研究,分析了金陵四十景排序之"道"、设计之"法"、见山之"理"。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11)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些课文,文本内容历经时间和地域的变化,导致文本环境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别,文本与学生脱节。这就需要教师课前"回溯",跨越时空,基于实际;课堂"穿梭",境为情设,情因境生。创设优质的教学情境,搭建学生与文本之间跨时空对话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1)
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的"躯壳",是没有生命力的。在景物描写时,不仅要写出景物的美好,还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让景物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自然交融,浑为一体。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给人以极强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35)
"情"——是对文本的理解与表达,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体现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等活动都是建立在"情感"的激发与感悟之上的。可以说,一节成功的语文课,课堂上必然情浓似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情感"的激发,教师还要注重"情感"的感悟,帮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感悟文本中蕴含的情感,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感悟中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6)
小学四年级语文作文具有体验性、模仿性、碎片性与过渡性等特点,是学生持续学习语文的基础。因此,小学四年级语文作文教学要以片段作文为主,通过片段作文,组织学生积极讨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对学生进行文本拓展、句式结构、技能迁移等方面的训练,促使学生对情与景、人与物、内与外等方面进行描写,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7)
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的美点、趣点、情点、疑点等往往是文本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兴致陡增的投入之点,也是教学很好的切入之处。语文教学可以从发觉"美点"、寻找"趣点"、体会"情点"、探究"疑点"这几点做起。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2,(5):59-61
何逊、阴铿作为南朝梁陈时期重要的山水诗人,相比于谢灵运、谢眺、江淹等诗人,二人的山水诗中,景因情显得更加形象,情因景显得更加感人,情与景的关系更为和谐统一,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10.
荷塘喜乐     
《Planning》2016,(11)
<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荷塘月色》这样开篇,于是朱自清先生就自然地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想去那儿散散心,寻找片刻宁静。踏着月光,踱步荷塘四周,朱先生胸中荡漾着一种声音:"像今天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在朱先生的心中,荷塘不仅仅是一方悦目美景,更是赏心的佳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