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绍委  胡丹  夏文涛 《乙烯工业》2015,(2):18-19,24,20
针对四川石化乙烯装置在原始开工过程中蒸汽凝液系统发生频繁而明显的水击现象,结合原始开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几种方法准确快速的查找出水击发生的原因,节约了开工时间,保证了凝液系统的平稳运行。安全稳妥的处理方法较好解决了凝液系统的水击现象,防止了因管道水击而造成管道、管道附件及设备的损坏,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LNG接收站外输系统需要长时间连续运行,而阀门是引起外输系统发生水击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专业流体分析软件AFT Impulse分析了阀门关闭时间和流量系数(Cv)对管路系统的水击力和管路压力的影响,对接收站的工艺设计和管路优化提出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特征线法对机场管道加油过程中常见的阀门关闭、输油泵动力故障等水力瞬变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综合评价了影响水击压力峰值大小的各种因素,相对于管道长度、油品粘度等因素而言,阀门的本身特性及其调节规律影响水击压力峰值大小的主要因素,从而为采取相应的水击防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翼  陶峰  田亮 《广州化工》2011,39(21):202-204
中国石油广西石化22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与24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分别于2010年9月28日,2010年8月31日实现一次开车成功。本文对此次开工过程中两套装置出现的一些事故,如管线水击、高压空冷泄露、高压换热器泄露着火,装置晃电等进行了总结,并对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役化工装置有时会发生阀门填料、法兰密封面泄漏,管线、设备裂纹,焊缝缺陷,如气孔夹渣引起的点状及孔洞状泄漏等事故。而化工介质又大多是带温、带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处理这类事故采用停车然后用惰性气体进行置换是最安全的,但所用的时间比较长,造成的损失也很大,这往往也是困扰企业管理者(含安全管理)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公司重油催化裂化装置能量回收系统中烟机入口管线上,相继发生管道、法兰、阀门等焊缝处断裂、摆式支架失衡及膨胀节断裂等失效事故,对该段管线及失效的膨胀节进行了有限元计算与分析,且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伟  袁军  许长华 《中国化工》2014,(12):60-61
本文对设计的长输管线用水击泄压阀的结构、性能以及工作原理进了分析,介绍了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给出了阀门鉴定的试验项目以及实际达到的技术指标,试验结果及实际达到的技术指标满足系统设计要求.分析认为设计的水击泄压阀具有较强安全可靠性,能有效防止水击现象,保证长输管道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8.
张伟  戴凌汉 《过滤与分离》2011,21(1):28-29,32
自动反冲洗叠片过滤器的反冲洗采用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进行控制,电磁阀在换向过程中极易产生水击现象,运用fluent动网格技术对典型阀瓣的下降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得出了阀瓣形式和结构参数与阀门换向水击压力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通过优化阀瓣形状来解决此类阀门水击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某成品油管道(化—王D273成品油管道)为例,应用SPS软件(Stoner Pipeline Simulator)建立了管道系统物理模型。动态分析了该管道末站进站ESD阀意外关断时的工况,并结合瞬变流动理论,优化水击保护控制程序,提出了不同事故工况下的水击控制方案。研究表明:对于末站进站ESD阀意外关断,提出了两种方案并进行安全性分析,最终采用对该管道实施末站泄压保护和水击超前保护双重措施这一方案,沿线最高瞬时压力不超过管道最大允许瞬时压力,稳定后的压力不超过管道设计压力,且管道全线瞬变过渡过程平稳快速,无负压点,满足管道安全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0.
陈营  李薇  张华伟  李庆增 《山东化工》2014,43(12):90-95
LNG接收站卸料管线操作比较频繁,为保证卸料管线在发生水击时,管道也能够安全,需要对卸料管线进行水击分析,通过流体的波速方程、运动方程、连续方程和定解条件建立了LNG卸料管线的数学模型,对模型求解方法进行了讨论,特征线法为最优的求解方法。通过某接收站卸料管道模型,计算出最大水击压力值及出现时间。对接收站卸料管线水击分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