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46万t/a乙烯装置,分析了裂解原料包括轻质原料和重质原料性质对生产运行的影响,并为适应原料轻质化和多样化而采取了相应工艺改进对策。结果表明:通过采取增设液化石油气闪蒸系统和拔头油管线、回收利用蒸汽余热、增加稀释蒸汽发生量、增大高压脱丙烷塔再沸器面积、增设丙烯塔再沸器排重烃管线、增设燃料气和氢气系统外送流程、定期切换轻柴油裂解炉等工艺改进措施,使乙烯装置裂解轻质化原料占比为31.62%(质量分数),能耗为598.9 kg/t(以标准油计),乙烯和丙烯收率为48.65%;与开工初期相比,裂解轻质化原料占比增加了29.78个百分点,能耗降幅高达25%,双烯收率提高了2.9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BSPA乙烯原料裂解性能评价试验装置,对乙烷和丙烷共裂解技术、油田轻烃及拔头油与石脑油分组裂解和按不同掺混比例混合裂解技术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乙烷和丙烷共裂解可提高乙烯收率和双烯收率,且掺入乙烷的质量分数不低于80%为宜。油田轻烃和拔头油适于“分储分裂”,如其储量不足且必须与石脑油混合共裂解,则掺入油田轻烃的质量分数应不低于30%,尽量≥70%;掺入拔头油的质量分数应不低于40%,尽量≥70%。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工业乙烯裂解装置,取得了显著的工业应用效果。   相似文献   

3.
对乙烯原料的选择问题的进行探讨,提出对乙烯原料裂解特性的表征问题。针对我厂的实际情况。在考虑乙烯原料的表征指标时,可将密度、硫含量、砷含量、馏程、族组成、芳烃关产指数列入指标。  相似文献   

4.
液化气作裂解料的技术经济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重整液化气和加氢裂化液化气的模拟评价单程裂解收率,利用PIMS生产优化模型对两种饱和液化气作乙烯裂解料的综合收率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给定条件下.重整液化气和加氢裂化液化气裂解双烯收率都超过了加氢裂化轻石脑油和焦化加氢石脑油。在裂解经济性方面,两种液化气的裂解边际贡献在给定条件下低于两种石脑油。因此重整液化气和加氢裂化液化气在石脑油资源供应不足和液化气市场价格低于石脑油的情况下,可以作为乙烯企业尤其是炼化一体化企业的裂解原料。  相似文献   

5.
优化裂解原料和生产操作提高装置乙烯收率沈应来(齐鲁石化公司烯烃厂,淄博,255400)修改稿收到日期:1997—03—28。作者简介:沈应来,1984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炼制系石油化工专业,现就职于烯烃厂技术处,多次在《齐鲁石油化工》、《乙烯工业》等...  相似文献   

6.
液化气加氢制备乙烯装置裂解原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液化气在镍催化剂上加氢制备乙类装置裂解原料工艺,探讨反应温度、压力、空速和氢油比对烯烃饱和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
由物性分析可知,煤化工石脑油中易裂解的链烷烃含量高(90%(w)),环烷烃、芳烃含量较低,芳烃潜含量低;结合860~900℃下裂解气/液相产物收率对比可知,煤化工石脑油为优质裂解原料,适宜在高温(900℃)下进行裂解;随着裂解温度升高,裂解液相收率降低,液相中芳烃含量提高,裂解液相以C_5~205℃组分为主(75%(w)),苯、甲苯、二甲苯合计占70%(w)以上。与炼厂拔头油、石脑油相比,煤化工石脑油价格低、产量将逐年增加,裂解乙烯、三烯收率高而液相产物收率略低,因此,煤化工石脑油作为乙烯企业原料结构的合理补充,将是解决乙烯原料短缺和提升煤炭资源深加工经济效益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晓光 《石化技术》1995,2(2):106-111
为保证燕化公司45×104t/a乙烯达标,炼油厂根据原油特点和乙烯裂解可行性,进行了多种工艺指标及生产方案调整,以最大限度地多产乙烯厚料。本文对采取的技术措施及其取得的效果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浅谈我国裂解制乙烯的原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我国原油中轻质馏分油少的特点,我国乙烯生产必须使用多种原料。从组分的碳氢结构及大量裂解中试数据出发研究我国研究不同的轻质馏分油,中质馏分油和重质馏分油的裂解和结焦性能。这些研究表明,不管何种馏分在生产乙烯过程中碳氢结构组成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通过加氢必质来改善劣质原料的碳氢结构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100万t/a乙烯裂解装置原料轻质化后,致使工艺水中携带的油含量增大,尤其是苯乙烯浓度明显升高,进而形成苯乙烯结焦聚合物,使泵过滤器、换热器、塔填料等相关工艺水使用设备因结焦堵塞、腐蚀泄漏而频发运行故障,严重时导致裂解炉运行周期缩短1%,故新增应用了甲苯萃取技术,以去除降低苯乙烯含量,改善工艺水品质。结果表明:应用甲苯萃取技术后,工艺水中的苯乙烯去除效果较明显,萃取去除率达到92.50%以上;改善了工艺水品质,浊度下降率均值为98.4%,工艺水汽提塔釜工艺水中溶解携带的含油(重怪)质量浓度均值从10.20mg/L以上下降到1.53 mg/L,最大减幅达到90.6%,塔釜工艺水泵入口滤网的清理频次从每月1次减少至每年2次,减缓了工艺水相关使用设备的结焦/泄漏运行故障及维修频次。  相似文献   

11.
以2,5-二甲基-3-呋喃硫醇,糠酰氯和吡啶为原料,通过醇解反应合成了2,5-二甲基-3-糠酰硫基呋喃,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变及熔点等分析方法证明了产物的结构。考虑了工艺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n(2,5-二甲基-3-呋喃硫醇):n(糠酰氯):n(吡啶)=1.0:1.5:1.5,乙醚加入量10mL,反应温度5℃,反应时间1.5h,在此条件下,产率可达81.3%。  相似文献   

12.
以对甲苯酚和异丁烯为原料合成2-叔丁基对甲苯酚。对催化剂进行了筛选,讨论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成2-叔丁基对甲苯酚的最佳条件:催化剂用量(以对甲苯酚质量计)12%,异丁烯加入时间2h,补充反应时间1h,反应温度100-110℃,对甲苯酚与异丁烯的摩尔比为1.1:1。在此条件下产品收率为79.1%。  相似文献   

13.
以2,3-二氯萘醌与氨气为原料,甲醇作溶剂,制备了2-氨基-3-氯-1,4-萘醌.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在二氯萘醌用量为0.1 mol,氨与二氯萘醌的物质的量比为6,氨甲醇溶液含量15%~17%,反应温度20~25℃,反应时间4h,产品收率可达96%.  相似文献   

14.
AM/AMPS/MAA三元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AM/AMPS/MAA)三元共聚物作为钻井液处理剂。初步评价了此三元共聚物的泥浆性能,结果表明,AM/AMPS/MAA三元共聚物具有较好的降滤失和耐温性能,较强的抗盐和抗钙,镁离子污染的能力,以及较好的防塌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动快速燃烧-离子色谱联用技术,以质量浓度0.5 mg/L轻质油含氯标准溶液为研究对象,确定了用于测定轻质油中痕量氯的最佳分析条件:燃烧管进(出)口温度为950(1 000)℃,样品进样量为50μL,吸收液超纯水用量为10 mL。结果表明:当含氯质量浓度为0.1~1.0,1.0~10.0 mg/L时,所建立的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1,0.999 7;在最佳分析条件下,连续测定92~#汽油、0~#柴油、轻质燃料油、苯和甲醇各5次,加标样品中含氯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5%~3.95%,加标回收率为91.58%~95.42%,方法的重复性良好,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常减压蒸馏装置运行问题,采取了停用脱乙烷塔、增加减压塔塔顶瓦斯超重力脱硫系统和柴油吸收脱硫等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停用脱乙烷塔,增加了优质乙烯原料量,可增产液化气7 392 t/a,停用脱乙烷塔塔顶循环水冷却器后,可节约循环水100.8万t/a;减压塔塔顶瓦斯系统增加超重力脱硫后,硫化氢脱除率提高至99.75%,改变为柴油吸收脱硫后,有机硫脱除率达到50%以上,实现了减压炉烟气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石油克拉玛依油田九区稠油的减四线馏分油为原料,采用加氢脱酸-二段糠醛萃取的组合工艺制备出A 1426橡胶增塑剂。结果表明:采用先加氢脱酸、后糠醛二段萃取的组合工艺可以制备出满足GB/T 33322—2016要求的A 1426橡胶增塑剂产品;其工业化试产品较A 1020橡胶增塑剂产品芳烃质量分数提高4.4个百分点,可以满足橡胶市场对不同芳烃质量分数橡胶增塑剂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检测器(GC- AED)联用技术在重油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和金属有机化合物形态分析中的应用。指出:利用固相萃取和柱色谱分离技术对重油进行预处理,然后,借助全二维气相色谱技术的强分离能力,以及高分辨质谱(MS)的定性能力,同时,采用GC-AED联用技术辅助定性,能够准确分析重油含硫化合物。GC-AED联用技术定性分析了柴油中73种含氮化合物形态。在分析重油含氧化合物形态时,GC-MS联用技术用于定性分析,而GC-AED联用技术在辅助定性、定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该联用技术在油品添加剂和重油中金属化合物形态分析应用较多,可以分析锡、锌、镍、钒等多种金属有机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炼油厂循环水系统,通过调节循环水系统给回水压力,以提高循环水压差以及降低循环水综合能耗,考察不同工况下循环水压力比(β)对循环水系统运行及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β的下降,各装置循环水回水温度均会有所上升,整个过程硫磺装置温度变化较小;当β小于1.61后,焦化装置、加氢装置、循环水回水总线的温度斜率变化较大,出现飞温现象且不可控,当β小于1.62时,则不利于其他装置的稳定运行;通过循环水同步降压能有效降低循环水的负荷量,减少能耗,当β减小至1.55时,加氢装置高压回水点压力接近于0 MPa;当β小于1.55时,该处循环水回水压力为负数,形成负压腔,其他支线循环水窜入该区域,需使用抽真空泵或管道增压泵才可以维持运行;在管道脉冲实验时,当β为1.62时,为最稳、最优运行点,在考虑循环水同步降压时,需综合考虑循环水运行、换热情况、余压上塔等综合能耗,建议将β控制在1.62~1.67,以保证节能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石油制芳烃生产技术(包括催化重整、裂解汽油加氢、轻烃芳构化、甲苯/苯歧化与烷基转移、二甲苯异构化等)以及煤制芳烃技术,综述了最新的合成气、二氧化碳、甲烷芳构化生产芳烃技术进展,介绍了目前国内芳烃生产装置建设状况。指出芳烃产业今后的发展应注重拓宽原料来源,提升生产效能及加强数字技术攻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