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3)
陶艺作为视觉艺术,通过视觉冲击为大众传达艺术感染力。陶艺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构中体现出强有力的时代感与审美感。环境陶艺所拥有的魅力和逐步提升的社会地位,都令艺术家持续探寻其对公共艺术乃至对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1)
文章从城市公共空间产品设计的角度为连云港找寻历史与现代、东西方文明和艺术的最佳契合点。城市公共空间产品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应该体现出城市的文化景观气息、审美倾向和艺术追求。文章通过分析欧洲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特点,针对连云港海州古城区和滨海新区两个城区的不同特色,提出了相应的公共空间产品设计建议,认为连云港的城市公共空间产品设计应以海州古城和海洋文化为纽带,塑造连云港城市的文化精神,提升连云港旅游城市的整体品位。  相似文献   

3.
大审美经济时代的社会背景为国内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性的历史机遇,当代公共艺术的介入呈现出怎样的空间艺术形态和效应。文章以4个不同城市公共空间为例,对"日常生活审美化"下国内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现状展开以点带面的记叙与梳理,对其呈现的状态、成因、文化内涵进行分析,通过对视觉现象及观念形态的审视去揭示其内在的问题及原由,并尝试提出问题的解决策略,旨在为推动公共艺术事业发展的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3)
以往绝大多数的街头艺术作品都是在受质疑的环境中创作的,随着社会审美对街头文化接纳度的日益提高,更多的街头艺术成为构建城市视觉文化必不可少的艺术形态,为城市景观设计增添色彩,向大众传递讯息或表述个人理想。新一代街头艺术创作者通过探讨城市公共空间的存在价值,构建艺术空间与公众互动的联系纽带,尝试由艺术家与特定社会群体保持接触与交流,将对艺术审美本身的关注延伸至对社会责任的探寻上。  相似文献   

5.
<正>城市雕塑应归属于公共艺术范畴。公共艺术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置于公共空间中的视觉艺术品和艺术活动,这一点强调的是"公共空间";一是公众的参与性和共享性,这一点强调的是"参与、共享"。离开这个前提,任何置于公共空间中的事物,都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权力审美和潜规则之类的问题。公共艺术这个名称,在中国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城市的管理者和公共设施的设计者,都习惯地认为公共艺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中对不同空间结构布局和建筑设计等有着严格的艺术要求,其中,美学元素的合理使用能够给人以不同的视觉美感,进而满足新时期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艺术氛围构建的要求.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传统美学元素的艺术价值得到了体现,依托中国传统美学元素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能够丰富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元素,形成...  相似文献   

7.
城市广场是指架构在公共环境空间中,集合公共艺术、文化艺术、景观艺术等多种艺术为一身的环境媒介载体,传递着环境与人、空间之间的对话关系,代表了地域社会的环境、文化、经济前进发展的景观符号.凤泉广场的环境艺术设计,探究了公共艺术和城市广场的关联,其依托于地域文化与数字媒体技术,基于广场空间的功能性和审美性需求,对城市广场的视觉界面与文化内涵进行了科学化与艺术化设计.开放式的空间格局、植物景观与水体景观的融合交汇,再加上各种人性化的配套设置细节,使得城市广场融合自然和人文环境中,丰富了城市广场艺术的多元性格,在构建园林景观效果的同时,凸显出城市开放、绿色、文明的城市形象,满足了社会公众的各种需求.  相似文献   

8.
城市雕塑作为城市环境中的一种文化符号,是一种空间媒介.是组织、引导城市人文空间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增加环境的审美精抻内容,作为公共艺术,城市雕塑既要承担树立社会良好风尚与理想的“榜样”,又要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整合力量。从美学意义上来讲,城市雕塑既能够让人们在环境中享受到艺术欣赏的乐趣,又能够起到陶冶城市居民情操的审美作用,好的城市雕塑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体现一个城市的艺术气氛,引导城市公众的审美品位。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比城市导视系统更加宽泛的新概念——公共视觉(public visualization)的设计已经日益引起学术研究领域的注意。公共视觉设计,即公共空间内的信息可视化设计(info-visualization),其重要特征是把现实环境作为设计自身的重要内在组成部分。本文提出,"环境"直接影响公众对公共视觉设计所传达信息的认知和理解,是影响公共视觉设计的最重要的因素。而街头艺术的基本原则,是在同样的现实环境内传达艺术家的信息,这对于公共视觉设计师来说,是可以借鉴的宝贵资源。因此,文章讨论了街头艺术如何与城市环境发生互动关系,并引发批判性的反思。同时,文章分析了几个以街头艺术为灵感的公共视觉设计案例,给予当下公共视觉设计中的信息传达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公共空间作为客观的、实体的、容纳人及其活动的物质空间属性以及视觉和审美的价值受到了学者与规划设计者更多、更广泛的重视,而其物质空间实体同抽象的社会、政治空间之间的联系却未受到同等程度的关注,造成了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缺失.近十年来,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批判性关注增多,我国公共空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对引入更多的社会与政治范畴理念来进行公共空间研究提出了要求.本文在探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与城市公共空间本质内涵之间联系的基础上,分析了重庆磁器口作为公共空间背后的社会生活、政治文化内涵与狂欢理论的切合性,为城市公共空间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