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3)
经句法的历时演变,介词短语"在+处所"如今在句中位置灵活,且不同位置所表达的语义功能或语义偏向各不相同。可分为表示或强调动作发生场所、动作终点、某事件(或某状况)所处背景(或环境),以及人、事、物所处地点四类。汉语学习者使用该语言点时偏误率较高,尤其对于前两类易混淆,对第四类用法亦较为生疏。汉语教师可按"在+处所"的四类语义功能结合偏误特点及典型语境循序渐进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4)
"在+处所词+Vp"与"Vp+在+处所词"是表达动作或状态发生处所时常用的句式,文章从句法、语义和语用角度对其进行比较分析。首先,句法上探讨了主语为受事时,这两类格式对动词句法形式的要求;两类句式是否都能在把字句中出现;动词带有附加成分时,两类句式的合法性。其次,语义上探讨了句式中动词和处所词的语义特征;语义指向和语义表达功能的差异。最后从语用上探讨了语用焦点、语用意义以及动作对象的定指性。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5)
"_起来"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动趋结构,其作用是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位移。本文采用穷尽式定量分析的方法,从句法,语义,语用层面对《红楼梦》前八十回中的"_起来"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和多角度考察。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2)
汉语介词"在"与名词或名词性词语组成介词短语时,谓语前和谓语后都是它的常在位置,即:"在+NP+V"结构和"V+在+NP"结构。这两结构之间非常相似,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本文主要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比较这两种相似结构的差异并分析两者之间进行变换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2):105-106
《诗经》中"之"字非常活跃,其意义和用法很丰富,有些"之"字的用法和意义已成定论,但有些尚存疑义。本文从句法语义关系的角度,对《周南》和《召南》中部分"之"字的意义进行了考证,以明确其句法与语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2)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遍应用,一些具有新时代社会特征的网络新词也应运而生。本文以网络新词"打脸"为例,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句法、语义、语用的角度分析网络新词,探究其词的语法化过程,以此来了解汉语语义和语法意义的发展,从而用现有的汉语结构基础上更好的创新和规范既合结构又合时代的实用性强的词语及句式。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3):251-252
"是……的"句式广泛运用在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中,是现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点,也是第二语言汉语学习者的学习难点。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语言学家就开始对"是……的"句式进行了研究,但多停留在静态层面。后期学者进一步从动态语用层面或对外汉语角度进行分析。但目前为止,本体研究在句法、语义、语用相结合研究的文章较少,有些从偏误角度展开研究的文章多是对现象的描写分析,明确提出解决策略的文献较少。因此,本文结合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及延吉市朝鲜族中学学生的偏误句分析,从句法、语义角度探索"是……的"结构的语法语义特点及使用规律,希望能为汉语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4)
在现代汉语中,否定副词"不"和"没"是现代汉语语法副词研究的两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它们语义指向和语义联系十分密切。本文对"不"和"没"的语义从时间层面,认知角度,状态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并对它们在相同句式和不同句式中的语义指向进行了考察分析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6)
语言现象中,一个词语可拥有多种语义,且大部分词语能延伸出一张复杂的语义结构网。文章通过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意象图式、隐喻、转喻分析动词"切る"的语义结构网,得出以下结论:①当动作行为被凸显时,动词"切る"语义原型"通过道具等工具把连续的某物断开";②能通过想象图式原型衍生出其他语义;③当动作结果被突显时,会衍生出"切口儿"和"整体的变化"等四种含义;④当原型与动作结果同时被关注时,会产生复合语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113-114
日本学生"是"字句习得偏误[1]主要有"是"字缺省和"是"字多余两种类型,本文对搜集到的两类例句进行句法分析,从而得出了日本学生"是"字句习得偏误的句法分布特征。主要有"‘的’字短语之前"、"人称代词或含人称代词的短语之后"、"副词或者连词之后"、"介词或者动词之前"、"插入语之后"、"形容词之前"等等。根据各句法分布特征在所有例句中所占的比重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学生在习得"是"字句时的偏误倾向,这也为汉语教师对日本学生的"是"字句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