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有关原发性肝癌综合性介入治疗远期疗效的关键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综合介入治疗后存活5年以上的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随访资料。结果介入治疗前患者肿瘤分期Ⅰ期20例,Ⅱ期35例,Ⅲ期1例,肝功能分级Child A级36例,B级20例,C级0例。单发病灶32例,多发病灶24例,弥漫型0例。肿瘤直径≤3cm、3~5cm、5~10cm和>10cm者分别为10、20、19和7例。肝内原发肿瘤33例(58.9%)采用TACE治疗,23例(41.1%)采用TACE联合其他治疗,其中联合PEI治疗11例,联合射频治疗4例,联合外放疗1例;联合Ⅱ期手术切除7例。随访期间,对24例肝内复发患者和17例远处转移患者行相应治疗,20例次还行并发症的介入治疗。所有患者均存活5年以上,其中3例存活10年以上。结论肿瘤分期、肝功能状况、治疗中采用规范TACE治疗、TACE联合其他治疗、肿瘤复发和转移治疗以及介入并发症的治疗是提高肝癌综合性介入治疗远期疗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随着介入治疗方法(肝动脉化疗栓塞、经皮注射无水乙醇、射频消融、经皮微波凝固、氩氦刀冷冻、高强度聚焦超声及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等)的不断丰富,以肝动脉化疗栓塞为主的综合介入治疗在肝癌术后复发中的应用逐渐得到人们的共识,但有待进一步规范。经介入途径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基因治疗以及针对肝癌转移复发特异性环节中的靶向治疗等新技术的出现、成熟,将使肝癌的综合治疗疗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相信介入治疗今后在预防和治疗肝癌术后复发中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 肝脏肿瘤治疗方法中,介入治疗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介入治疗发展取决于新材料、新设备、新药物的开发及应用,而这些应用的临床前动物实验是评价介入治疗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一环。肝癌动物模型在介入治疗新方法探索中有着重要的先导作用。但目前适合介入治疗实验研究的肝癌动物模型很有限,主要局限于大鼠和兔。受动物体型限制,常规介入器械和设备不适用于介入操作,针对小鼠肝动脉内介入操作的器械尚缺乏,适用于大鼠介入操作器械也有限。本文就目前经肝动脉插管行介入治疗实验研究中经常选用的大鼠和兔肝癌模型类型、造模方法、介入操作、麻醉及影像学检查等应用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碘油栓塞术(TACE)与射频消融术(RFA)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21例原发性小肝癌先行超选择性供瘤血管碘油栓塞,对残留癌灶行射频消融术联合介入治疗。结果21例原发性小肝癌治疗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2.7%、77.7%,中位生存期为26.8个月。结论原发性小肝癌行碘油栓塞术与射频消融术联合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US)、CT、MRI及DSA在评估肝癌介入综合治疗术后肿瘤活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本院2011年2月—2014年10月63例75个病灶经病理或临床治疗确诊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介入综合治疗后3~5周后均行US、CT、MRI检查,并再次行DSA进行诊疗,以DSA造影检查阳性结果为金标准,再对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63例75个病灶经介入综合治疗后3~5周后均行US、CT、MRI及DSA检查,其中有25个病灶经DSA证实活性病灶;US病灶检出74个(98.7%),25例活性病灶检出12个(48.0%);CT增强病灶检出75个(100%),活性病灶检出18个(72.0%);MRI病灶检出率75个(100.0%),活性病灶检出率22(88.0%);US、CT、MRI三者联合,病灶检出75个,活性病灶检出24(96.0%)。结论 MRI在肝癌介入综合治疗术后肿瘤活性评估中的价值明显优于US、CT。三者联合可以互补,可以帮助更多地了解关于病灶的信息,有助于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疗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肝癌介入治疗的方法、相关基础研究及仍然存在的问题对近几年的文献进行了复习。各种介入治疗方法(TACE、热灌注化疗、热栓塞、中药栓塞剂、经皮注射无水乙醇、射频消融、经皮微波凝固、氩氦刀冷冻)均存在不足,双重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消融,TACE联合基因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的应用使疗效进一步提高;TACE后肝癌残存灶生物学行为影响方面的研究仅开始涉及,诸多问题尚待解决。以p53抑癌基因治疗、溶瘤病毒治疗为代表的基因治疗、抗血管生成等新的治疗方法的出现,使肝癌的介入治疗进入了新阶段;术中及围手术期处理关系着肝癌介入疗效及并发症防治,有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伴门脉主干癌栓介入治疗的理想方案。方法 采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门脉支架+125I粒子条植入、胆道支架+125I粒子条植入、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三阶段治疗方法,治疗一例原发性肝癌伴门脉主干癌栓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比较目前各种介入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 三阶段治疗方案均成功实施,目前患者随访超5年,仍存活良好。结论 TACE联合门脉支架+125I粒子条植入术为目前原发性肝癌伴门脉主干癌栓介入治疗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8.
张源  翟博 《工业加热》2019,(4):394-399
【摘要】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单个瘤体直径≥5 cm的肝癌被称为大肝癌。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治疗大肝癌的首选方法,但由于肝癌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大多数患者在初次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介入治疗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推荐治疗方法,然而单一的栓塞化疗很难获得肿瘤的完全坏死,常需要连续多次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以RFA和MWA为代表的局部肿瘤消融术的肿瘤微创治疗技术,以其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广泛应用于小肝癌的临床治疗。但对于大肝癌的治疗,消融联合TACE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目前,临床上逐步形成了以TACE术为基础的微创介入联合治疗新模式,已成为不能手术切除大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本文就TACE、局部肿瘤消融、TACE联合局部肿瘤消融和/或其它方法的治疗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观察分别接受金龙胶囊联合肝动脉介入治疗和单纯介入疗法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51例肝癌患者进行随访和分析,其中74例进行介入疗法的同时加服中药金龙胶囊,77例进行单纯介入疗法,记录治疗前后生物学标志改变,并在各组指标均衡可比的基础上,采用Kappa Menire方法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平均生存率,中位生存期的比较采用Log Rank检验,疗效、不良反应等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151例肝癌患者中位生存14个月。治疗前两组资料各指标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组间均具可比性。金龙胶囊联合介入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8.5个月,单纯介入疗法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1.7个月,经Log Rank检验,两组中位生存期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13.32,P < 0.01)。两组病例疗效、生活质量变化(KPS 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等的比较,差别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金龙胶囊联合介入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介入化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性介入技术在肝脏移植前后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2003年1月~2005年2月对拟行肝脏移植的30例患者术前行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选择造影及经肠系膜上动脉间接门静脉造影;并对6例肝脏移植术后怀疑血管并发症的患者行造影及介入下溶栓及内支架治疗.结果 30例患者术前造影中提示肝癌11例;4例患者动脉造影显示动脉血管变异.29例患者间接门脉造影成功,其中2例肝癌患者发现门脉癌栓,26例存在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对6例怀疑胆道和血管并发症的患者作血管造影及相关介入治疗.其中2例成功行狭窄动脉吻合口金属内支架治疗,1例行动脉溶栓治疗,造影显示肝动脉血流恢复通畅;其他3例介入治疗效果不满意。结论血管造影能够提供准确的动脉和门静脉解剖和变异信息;血管介入技术有助于埘肝移植术后早期血管并发症诊断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