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5,(7):6-8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作品《鲁宾逊漂流记》及其续记中塑造了一系列"他者"的形象,这些形象是作者在当时强大的社会现实和思想的作用下建构起来的,本文试图从这两个背景来解析《鲁宾逊漂流记》及其续记中的他者形象,以期得出深藏在这些"他者"建构后面的话语系统,以此来反思我们在对待自身文化和不同于自身文化时应有的态度和立场,以及我们该如何建构自身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23)
随着世界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愈发密切,中国当代艺术家登上了世界的舞台。一些艺术家在作品中通过选取符号、书写符号传达了自身的文化身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面对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家如何"走出去"这个问题,书写符号可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借助书写符号,艺术家更容易传达自身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3)
维纳斯是西方神话中著名的爱与美之神,在我国考古发掘中亦陆续发现"中国维纳斯"。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不同时期的社会审美形态对当时的艺术表现产生影响。文章通过对各时期"中国维纳斯"艺术形象演变的梳理,分析社会的文化审美形态如何随着政治与经济的起伏而变化。  相似文献   

4.
丰阳馆是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的日本人旅馆,在近代历史中,是日本人在上海虹口活动的重要场所,是日侨在上海留下的重要印记。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北海宁路的由来与历史环境进行介绍。第二部分开始详细分析丰阳馆。分别论述了日侨遣返前丰阳馆的历史风貌及与日侨的联系、日侨遣返后丰阳馆的变迁、现今丰阳馆馆址的情况与保护状况。同时,本文将日本文人村松梢风笔下的丰阳馆进行整理,有利于从多角度把握丰阳馆。建筑作为一种物质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与精神意义。本文围绕该被忽略的重要历史建筑展开陈述,可填补历史研究的空白,并为后人的研究留下宝贵的借鉴资料。  相似文献   

5.
孔惟洁  何依 《城市规划》2018,(1):101-106,111
"非典型名村"指那些没有列入"历史文化名村"或"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历史村落。在这类村落中,历史源头清晰,传统生活尚存,却没有成片的传统风貌民居和完整的历史空间结构,历史信息通常以零散化的形式隐含在现代机体中。这类村落的数量庞大、涉及面广,是延续传统文化生活的载体。作为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制度之外的"边缘性"群体,由于缺少相关的政策约束、资金投入和建设引导,随着快速城镇化带来乡村剧变,历史风貌和传统文化残存在现代化的夹缝中,乡愁无处寄托。本文以宁波市东钱湖下水村为例,通过农耕环境的整体保护、历史节点的集成串联、院落单元的重点修复等选择性保护措施,针对乡村社会记忆和文化复兴,来探讨"非典型名村"的保护与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6.
佛山西樵一带保留了众多的古村落,松塘村是其中的代表,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文章通过阐释松塘古村的建筑、布局、空间形态和景观等,概括说明了村落在空间环境方面的一般特征,探讨了松塘村历史建筑环境营造的基本思想和文化传承,对进一步做好古村落研究和保护工作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地方传统文化的发扬是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延平区宝珠村为例,对在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中如何保护古村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如何发挥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遗产在地方、经济、文化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促进村庄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重要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建筑学报》2012,(2):108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中国建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中国建筑学会在近期组织了一系列以"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为主题的活动。2012年2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座谈会将活动推向高潮。车书剑理事长在会上代表中国建筑学会向社会发出"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倡议书",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针对如何推动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这一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大家共同认为,中国建筑学会在推进中国建筑文化发展和繁荣工作中负有重要责任,如何使这个重大命题落地,需要业界广大学者和建筑师的积极参与。本刊将本次会议以及近期活动中部分专家的精彩论点发表,希望引发广大建筑界同仁的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
数字环境变化迅速,电子媒体带动信息快速传播,将对整个世界文化造成强烈的冲击,世界各民族文化在更直接、更快捷的交流中相互交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社会文化结构也步入了这一空前多元的时期。在数字化语境中,如何保持和体现中国油画的民族性,如何客观而理性地思考自身的文化现实和发展,以何种方式实现自身的重构,推动观念转变,并使之切合当今艺术本质,是中国油画家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5):175-176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发展,使得全国各地、各民族的文化要素得到了有效地整合,进而沉淀出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在世界范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日本作为受到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其通过对中国历史文化精髓的吸收,并且与自身民族风俗、习惯等多种要素相融合,最终形成了具备日本自身特点的"日本文化"。了解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加深对中日文化差异的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可进一步促进两国之间的文化的良好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