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32)
讽刺小说能够使用讽刺手法对社会生活中消极腐朽的事物进行揭露,从而达到抨击、鞭挞、教育与警戒的目的。清代是我国古代讽刺小说创作的高峰期,其中,《儒林外史》更是被称作我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为此,对清代长篇讽刺小说艺术特点做出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在对清代长篇讽刺小说人物塑造进行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清代长篇小说讽刺手法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7)
作者通过对19世纪末的芝加哥社会现状和小说人物心理及行为的分析,揭示了《嘉莉妹妹》所表现的诸多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和人内心世界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4)
弗兰纳里·奥康纳,美国著名南方女作家,她笔下人物的言谈举止都带有南方特色。《善良的乡下人》属于"南方哥特式小说",通过展现主要人物乔伊·赫尔珈和曼利·波因特的怪诞丑陋形象,讽刺了现代社会的信念危机,同时也对未来寄予了希望。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31)
威廉姆·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是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烧马棚》是福克纳的经典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美国内战后南方白人农民阿伯纳一家的生活经历。父亲总是烧地主家的马棚,而让一家人处在颠沛流离的状态中。语气是作者对他所创作的人物等的态度。它可以通过小说中的各种因素如人物、意象、象征等的选择而体现出来。本文将采取新批评派"细读文本"的方法分析能体现作者语气的各种因素、探讨作者对小说中主人公的态度。笔者通过分析小说中儿子对父亲的感情、显著意象和火的象征发现作者在行文时采取了讽刺的语气对儿子表示出同情。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8)
《爱玛》被当代大多数评论家看作简·奥斯丁六部小说中,最优秀、最能代表她的风格的一部作品。历代专家学者都看到了爱玛所体现的女性意识,而对其女性意识在主人公日趋成熟过程中逐渐消泯的悲剧性却很少注意,我们这里则主要通过小说主人公的性格分析来挖掘女性意识瞬间即逝的原因和小说圆满的结局背后的时代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7)
《双城记》问世之后,其作品中人物思想和行为是理智亦或是偏激,一直颇受世人争议。本文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思想感性和理性进行阐释,结合其作品中的情节、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1)
塞缪尔·贝克特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当提到贝克特时,也许我们只能想到他的成名作《等待戈多》,殊不知其对小说的投入更多。长篇小说《莫菲》是其写的第一部小说,充满对二战后西方社会中人类生存困境的深入思考。本文运用福柯的话语权利理论,透过主人公莫菲及其好友恩东先生在精神病院的所见所闻,旨在对小说中的规训权利进行解读,以期在此基础上对贝克特的小说及戏剧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更敏锐的洞见。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3)
"70"后作家弋舟的三篇长篇小说——《蝌蚪》《战事》《跛足之年》中都有一种叙事空间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小说中人物的逃离行为带来的。人物逃离背后指向的是作者对文明与野蛮的反思与批判,而且,通过小说中人物整个的逃离轨迹,反映出人物以及作者自身关于何处是"故乡"与"他乡"的巨大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5)
约瑟夫·海勒的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黑色幽默文学经典之作。《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部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晚期为时间背景的讽刺小说,大部分研究者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该小说的讽刺性以及文中出现的逻辑陷阱上,很少有人重视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战争。在该小说中,海勒以一名二战老兵的身份,向人们揭示了战争的本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不同人物对战争的不同看法,向读者揭示约瑟夫·海勒本人对战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8)
《我在霞村的时候》是丁玲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创作的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贞贞在遭受日寇凌辱后忍受着灵与肉的双重折磨从事抗日工作的故事。本文试运用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以女主人公"贞贞"这一人物形象为中心,探究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关系,挖掘人物关系背后的深层寓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