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TIPSS 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11例。全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水,其中9例在入院前有反复上消化道出血史。手术成功10例,失败1例。2例于 TIPSS 术后1月并发肝性脑病,2例于术后1~5月再次上消化道出血,1例术后腹腔内出血。肝性脑病的原因与分流量大小和术前肝功能状态有关,支架应建立在门静脉主干旁左右分支为宜。本文还介绍了 TIPSS 术前准备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TIPS联合 GCVE术治疗,术前Child?蛳 Pugh评分A级16例,B级28例,C级10例,术后对其临床疗效、并发症、肝肾功能变化等进行随访观察,连续随访9 ~ 42个月。结果 54例均手术成功并有效止血,门脉压力明显降低,术后3 d、1周及1个月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均有一定程度上升, 在半年后降至术前水平。血尿素氮(BUN)、肌酐(Cr)在术后1周即有显著下降(P < 0.05),至半年随访亦有下降趋势。术后1、6个月,1、2和3年再出血率分别为0,3.7%,9.3%,14.8%,20.4%,支架累计狭窄率为27.8%,肝性脑病发生率为24.1%。随访期间共死亡7例,2例死于原发性肝癌,4例死于消化道大出血,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TIPS联合GCVE治疗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肯定,再出血率低、可重复操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介入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对49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介入断流术治疗,术后随访6~36个月,分析复发再出血、曲张静脉转归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技术成功率为98.0%(48/49),病死率为2.1%,术后1、6个月和1、2、3年再出血率分别为0、2.1%、12.5%、24.5%、27.9%。复发再出血原因分别为曲张静脉破裂再出血25.0%、门静脉高压性胃病58.3%、消化性溃疡16.7%。结论介入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脾脏射频消融是治疗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段。术后可以减小脾脏体积、纠正脾功能亢进,增加肝动脉血流量从而明显改善肝脏功能,并可诱导肝脏增大/再生。但影响其疗效的因素较多,许多潜在的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的阐明。  相似文献   

7.
夏晓  陆进 《工业加热》1994,(2):101-103
本文采用经腹腔动脉造影显示门脉的方法,选择静脉期门脉系统显示满意的门脉高压32例进行分析。病例选择的标准:胃冠状静脉、肠系膜上、下静脉扩张性侧支形成者为门脉高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陈峰  陈石伟  乔德林  唐震 《工业加热》2010,(11):862-864
目的评估弹簧圈栓塞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肠道造瘘口出血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2月-2010年5月,上海公利医院共收治8例门静脉高压性肠道造瘘口出血患者,其中直肠癌术后4例、乙状结肠癌术后3例、降结肠癌术后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CTA血管重建检查,经血管造影证实。治疗方法均为经皮穿肝经门静脉至迂曲扩张肠系膜静脉,置入弹簧钢圈栓塞迂曲扩张静脉,同时联合脾栓塞。术后随访2个月至2年,依据CT增强扫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后止血率及复发率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8例皆1次栓塞成功,均获满意止血,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行增强CT检查,弹簧圈位置均良好,未见曲张静脉增强显影。术后2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曲张静脉团内未见血流。本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造瘘口再出血。结论经皮肝穿经门静脉栓塞曲张静脉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肠道造瘘口出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方法经股动脉插管,用微导管技术超选择病灶内注入NBCA栓塞治疗脑AVM,共118例.位于大脑半球116例,小脑半球2例.病变大于6cm者52例,3~6cm者59例,小于3cm者7例.单支供血动脉13例,2支37例,3支以上68例.栓塞加手术切除巨大型脑AVM 15例.结果完全栓塞病变21例,栓塞90%以上57例,70%~90% 27例,50%~70% 8例,栓塞<50%者 5例.结论 NBCA为永久性栓塞剂,应作为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医源性上消化道出血选择性动脉造影及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4年10月采用选择性动脉造影及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的45例医源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45例医源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40例为外科手术后出血,5例为介入手术后出血,其中1例因胰腺癌伴肠梗阻接受十二指肠支架植入后引起出血,4例因胆管癌伴阻塞性黄疸接受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后引起出血。选择性血管造影及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后41例完全止血, 4例复发出血,其中1例胰腺癌伴肠梗阻患者于栓塞术后5 d大出血死亡,3例接受再次栓塞治疗完全止血。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生胃肠道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8年,未再发出血。结论 选择性血管造影对于医源性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的诊断效果,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后预防肝穿刺道出血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1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行PTVE术后分别采用穿刺道填塞明胶海绵条和金属弹簧圈栓塞穿刺道两种方法预防术后腹腔内出血的疗效。结果 58例患者采用穿刺道填塞明胶海绵条,54例用金属弹簧圈栓塞穿刺道,术中发生弹簧圈脱入肝静脉,进入左肺动脉小分支1例。术后随访未发生肝穿相关的腹腔内出血病例。结论 PTVE术后采用弹簧圈或明胶海绵条栓塞穿刺道简单、有效,是预防术后腹腔内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PEGV)联合部分脾栓塞(PSE)双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及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5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双介入组和外科手术组,分别行PEGV联合PSE治疗和断流术。随访24个月,行胃镜、腹部超声、肝功能和凝血系列检查,并统计分析结果。结果入组50例患者均顺利进行相应治疗。在双介入组,术前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分别是(2.33±0.65)×10 9 /L和(3.63±1.05)×10 9 /L,术后24个月分别是(7.98±3.0)×10 9 /L和(163±91)×10 9 /L(P<0.05);术前门静脉直径(1.47±0.25)cm,术后24个月为(1.31±0.23)cm(P<0.05);术后24个月11例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自Ⅲ级降至Ⅱ级,6例患者自Ⅱ级降至Ⅰ级。1例患者出现门脉血栓。术后24个月再出血率为16%(4/25),3例患者因再出血死亡,1例患者死于肝功能衰竭。在外科治疗组,术前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分别是(2.2±0.60)×10 9 /L和(41.0±12.5)×10 9 /L,术后24个月分别为(9.3±2.56)×10 9 /L和(321±12.5)×10 9 /L(P<0.05);术前门静脉直径(1.43±0.22)cm,术后24个月(1.28±0.18)cm(P<0.05);术后24个月13例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自Ⅲ级降至Ⅱ级,7例患者自Ⅱ级降至Ⅰ级。4例患者术后出现门脉血栓。术后24个月再出血率为20%(5/25),2例患者因再出血死亡,2例患者死于术后肝功能衰竭。结论PGEV+PSE双介入治疗在控制再出血以及提高血细胞数量方面显示出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3.
14.
【摘要】 目的 评价不同直径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0年12月至2015年2月因EGVB接受TIPS治疗的6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0例使用直径7 mm覆膜支架(小支架组),38例使用直径8 mm覆膜支架(大支架组)。采用Kaplan- Meier法分析两组患者累积无消化道再出血率、分流道通畅率和生存率,进一步组间比较采用Log- rank检验,肝性脑病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68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访0.1~52.3个月,平均(19.4±16.0)个月。术后3、6、12个月累积无消化道再出血率,在小支架组分别为86.54%、79.30%、74.90%,大支架组分别为91.87%、85.93%、81.6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83);分流道累积通畅率,在小支架组分别为95.00%、80.19%、70.17%,大支架组分别为96.15%、91.97%、81.0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P=0.53);术后3、12、24、48个月累积生存率,在小支架组分别为93.33%、86.67%、75.11%、64.38%,大支架组分别为97.37%、94.23%、88.68%、76.0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1,P=0.14);术后出现肝性脑病15例(15/68,22.06%),小支架组、大支架组发生率分别为20.00%(6/30)、23.68%(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P=0.72)。结论 与直径7 mm覆膜支架相比,采用直径8 mm覆膜支架行TIPS术治疗EGVB并未提高疗效及降低肝性脑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16.
张铠  赵卫 《工业加热》2017,(7):601-606
【摘要】 目的 对比单纯TIPS和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伴上消化道出血(UGH),分析TIPS和GCVE联合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38例PHT伴UG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单纯TIPS治疗15例(A组),TIPS联合GCVE治疗23例(B组),观察分析手术前后血液指标、门静脉及脾脏血流动力学、脾脏形态学、消化道静脉曲张程度变化。随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门静脉压降低、流速加快、脾静脉淤血指数降低均较术前明显(P<0.05),B组均优于A组(P<0.05)。术后两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均明显好转(P<0.05),B组和A组EGV好转率分别为94.7%、66.6%,急诊止血率分别为100%、75%,再出血率分别为4.3%、28.5%,B组均明显优于A组(P<0.05)。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肝性脑病(HE)发生率、支架原发通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介入通畅率均为100%,支架远端位于门静脉左支者HE发生率显著低于位于右支者(P<0.05)。结论 TIPS联合GCVE治疗肝硬化PHT伴UGH疗效确切,优于单纯TIPS。

  相似文献   

17.
彭伦华  王运兵  郭灿 《工业加热》2016,(10):843-848
【摘要】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比球囊阻断逆行经静脉闭塞术(BRTO)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门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及Cochrane数据库,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15年4月26日,全面收集BRTO术和TIPS术治疗门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随机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RevMan 5.3软件对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5个临床对照研究。Meta分析显示,BRTO术对比TIPS术在技术成功率(OR=0.19,95%CI:0.03~1.08,P=0.06)、止血率(OR=3.41,95%CI:0.33~35.40,P=0.30)和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OR=1.98,95%CI:0.44~8.84,P=0.37)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更低的术后再出血率(OR=0.27,95%CI:0.09~0.81,P=0.02)和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OR=0.05,95%CI:0.02~0.13,P<0.000 01)。结论 BRTO术治疗门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具有较高可行性和安全性,只要合理选择病例,可能成为替代TIPS术治疗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治疗和预防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介入栓塞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或联合脾动脉部分栓塞术预防和控制上消化道出血。结果经皮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手术成功率97.9%,止血率达100%。术中弹簧圈移位1例,发生以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为特点的迷走反射4例;术后出现顽固性(胸)腹水4例,腹腔内出血导致死亡1例。术后连续随访1年:在前6个月内2例死于肝衰竭,再出血2例;在后6个月内3例失访,再出血5例。结论经皮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技术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注意手术操作细节对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用国产鱼肝油酸钠自制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河南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30例(39 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对其进行透视引导下曲张隐静脉注射自制鱼肝油酸钠泡沫硬化剂,观察大隐静脉的闭合情况。结果 39 条患肢均成功注射泡沫硬化剂,平均每条患肢使用5.9 ml泡沫硬化剂。35条(90%)大隐静脉治疗后即刻可见反流消失,3个月后随访血管超声示大隐静脉闭塞,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透视引导下自制鱼肝油酸钠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满意,是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