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24)
鲁迅曾为萧红的小说《生死场》作序,称它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65年后,田沁鑫创作的话剧《生死场》与众人相约,它像一首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叙事诗,豪放、酣畅、悲痛、凄楚、女性尊严碎了一地。话剧《生死场》是田沁鑫第一部自己编剧并导演的作品,本文也将从情节、结构、人物关系、"生与死"的课题、悲剧意识等方面初探话剧《生死场》及田沁鑫笔下的女性悲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8)
萧红的一生承载了太多的苦难,在她营造的艺术世界里饱含丰富的悲剧意蕴。萧红把自己的不幸与苦难、不堪忍受与自己的希望写进作品,批判与揭露自己和别人的不幸,控诉着时代的悲哀,寄托自己的理想。而她文章中体现的独特的且强烈的"生死观"从一个个鲜活的女性角色的生活悲剧中展现的淋漓,观之触目惊心,在那个麻木与黑暗交织的时代,萧红用"女人的血"似乎"轻而易举"的就描绘出了一场场生死,一场场轮回。萧红用她的文章把"生死"就那样几乎残忍的端到读者眼前,让读者细品那个年代那个女性地狱的生死之味。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2)
本文主要是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登上中国文坛的女作家萧红的《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两部作品进行的比较研究,运用平行研究方法,以女性视角切入,从作品中女性形象以及女性意识等方面进行比较,揭示了在男权压迫下的女性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9)
<正>在世界文化中,无论是作为少女还是母亲,女性的伟大不言而喻。她们是作家、科学家或其他社会角色,但都像一片片独立的天空,充满爱的羽翼。这让人想起女作家萧红在《生死场》中对自己的评价: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单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8)
萧红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女作家,始终关注着下层劳动妇女的苦难命运,她以别具一格的女性视角,深入劳动妇女的生活,塑造了一群受侮辱、被迫害的女性形象,抒写了社会动荡时期女性群体如动物般麻木的生存状态和她们所背负的民族与个人的双重枷锁。本文将以萧红作品中女性的生命苦难为中心视点,具体从封建文化束缚、男权压迫、女性自身的异化三个方面来探讨,揭示千百年来女性不幸命运的根源,进一步彰显萧红作品鲜明浓厚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3)
萧红及其作品的接受历史充满喧嚣与歧义,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算是一个异数。对于作家萧红来说,她在接受主体(读者)那里所产生的反响,与其作品的接受效果并非完全相同。接受萧红先于接受《生死场》,是萧红接受史所呈现出的一个突出特点。另一特点是名人效应助推了萧红的成名与传播。鲁迅与胡风对《生死场》的经典定位,不仅指导了当年读者对这部作品的理解与接受,而且对后世研究者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造成了某种遮蔽。经典作家及其作品的接受并非一帆风顺,在经典化过程中作家的艺术生命和文化影响丰满于多元理解。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1)
《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之作,作家以"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描绘了生活在东北一个小村庄的一群"像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愚昧善良又潜藏着巨大力量的农民们的生命状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血淋淋的、残酷的画面。然而在作家对残酷的生活现实毫不规避的原始叙写中仍然流露出一种顽强的生命之美和粗糙却真诚的爱,需要我们深入文本,用心体会。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4)
田沁鑫执导的话剧《生死场》对萧红的小说进行了改编,通过多样化的叙事方式将原作中的人物关系和故事结构进行重置,将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情感进行了升华。文章试图分析话剧《生死场》在多样化的叙事手段、时空并置的叙事空间以及散点式的叙事结构等方面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9.
《城市开发》2012,(3):6
<正>本刊本期策划制作"花漾女性"专栏时,从大量的采访和约稿中,我们摘录了部分经典语录,本栏目带您走进女性内心世界,一睹为快,希望对女性读者乃至全体物业人有所裨益。(全文详见P29-59"花漾女性"专栏)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副局长李全云:坚持学习是提升素质的基础保证。学习业务知识,才能在各项业务中有的放矢,说内行话,不做外行事,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女性必须要自尊、自强、自爱、自立、自信,不放松学习,才能把工作做好。上海浦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新:很多时候我在公司扮演着一个母亲的角色。员工结婚、生孩子我会亲自祝贺,员工家里出现变故,我也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33)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称谓语能够体现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跟随时代一起变化发展。女性话语作为边缘话语,近些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女汉子""女博士""绿茶婊"等网络流行女性称谓语的出现,反映了女性社会身份的变化,使人们对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分析此类网络流行女性称谓语,有助于解读当代女性在社会中充当的角色,并有助于提高女性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