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栓塞甲状腺动脉治疗Graves病的方法并观察疗效.方法选择10例临床确诊的Graves病患者,经内科治疗病情反复或药物致粒细胞减少或外科手术后复发,使用PVA微球共栓塞25支甲状腺动脉.结果 10例栓塞后随访5~8个月,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中位值自20.90pmol/L(13.36~50.92pmol/L)降至7.81pmol/L(3.67~35.3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4)中位值自57.9pmol/L(30.96~57.9pmol/L以上)降至28.13pmol/L(2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Graves病甲状腺动脉栓塞后的手术切除标本,观察栓塞后甲状腺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并测量甲状腺腺体内动脉的平均管径,为临床选择合适栓塞颗粒大小提供依据.方法将Graves病甲状腺动脉栓塞后的手术切除标本作多层次切片,石蜡包埋,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甲状腺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用显微长度测量计测量各不同部位的动脉内径.结果甲状腺病理切片显示被栓塞的甲状腺上、下动脉的首级分支及其微细分支几乎全部闭塞、机化,相应甲状腺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滤泡上皮呈扁平或立方形,胶质减少.甲状腺上动脉首级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Graves病的并发症及其产生因素.方法 对28例Graves病患者的甲状腺动脉造影、介入栓塞治疗、并发症及其产生因素进行分析,并作中期随访.结果 1年有效率78.6%(治愈+好转),复发率14.2%.脑梗死2例(7.1%),1例治疗后恢复,1例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抢救无效死亡;1例术后有一过性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术后发生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无永久性的甲状腺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例术后有较重的栓塞后综合征反应.其余并发症均经治疗后消失,随访至少1年以上,无其他不良反应.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分析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治疗Graves病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方法 41例Graves病患者接受了双侧甲状腺上动脉或加一侧下动脉的栓塞治疗,栓塞剂选用白芨微球或聚乙烯醇微球(PVA)和羊毛微钢圈,对所有患者进行了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咽喉部疼痛和颈前区不适,栓塞术后3 d至1周T3、T4可有一过性增高,随后逐步下降至正常水平.大多数患者(30/41)术后出现发热.1例(1/41)出现左侧视力部分缺失.1例由于栓塞甲状腺上动脉主干的钢圈脱落异位至大脑中动脉顶后小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甲状腺动脉介入栓塞和 131 I治疗Graves病近期疗效的差异。方法对接受 131 I和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的各42例Graves病患者,行造影、SPECT/CT显像检查治疗前后甲状腺形态、大小,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3、6和12个月血清中FT3、FT4、TSH浓度及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活度和治疗后并发症出现的关系,并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治疗方法近期疗效无显著差异,介入治疗组治疗后早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 131 I治疗组,而 131 I治疗组有更高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发生率。结论甲状腺动脉介入栓塞和 131 I治疗Graves病患者疗效肯定,131 I可用于初诊及其他方法疗效不佳的患者,介入栓塞治疗可用于抗甲状腺药物疗效不佳、无法手术及甲状腺摄 131 I率低不能行 131 I治疗者,特别对一些难治性、顽固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有效。介入疗法可作为Graves病可选择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动脉的解剖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介入栓塞治疗Graves病的疗效,降低并发症。方法对16具成人尸体(尸体组)甲状腺动脉进行解剖研究,并对8例甲状腺功能正常(正常组)及17例Graves病患者(甲亢组)的甲状腺动脉造影片进行影像学研究。结果甲状腺动脉发出较多非腺体支。尸体组与正常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甲亢组甲状腺动脉延长,主干及腺体干支内径明显增粗,甲状腺动脉与颈动脉的角度增大,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腺体支之间的吻合和腺体内外的危险吻合支丰富。结论Graves病甲状腺动脉改变有利于进行介入栓塞。避开非腺体支和危险吻合支是降低介入栓塞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探讨子宫肌瘤行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TUAE)治疗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证实,TUAE后肌瘤组织随时间改变呈现动态病理变化,即先发生充血、水肿,随后发生坏死,最后出现纤维组织增生,这一动态病理变化是TUAE后肌瘤体积不断缩小的病理基础.绝大多数肌瘤呈不完全坏死,因此肌瘤可能复发.影响坏死范围的因素包括肌瘤大小与部位及栓塞后时间长短.TUAE后正常子宫组织可能出现炎症反应,但无坏死改变.周围附件器官末梢血管发现栓塞剂,提示TUAE对卵巢、输卵管功能有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监测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Graves病后甲状腺血流变化,以及对临床疗效的评估作用.方法 31例确诊Graves病的患者行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其中11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治疗前后甲状腺的血流变化,观察指标有甲状腺内部血流信号、甲状腺上动脉舒张期内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阻力指数(RI)和甲状腺大小.同时观察临床症状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Graves病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后,甲状腺上动脉舒张期内径、Vmax和Vmin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Graves病(GD)介入治疗前后凋亡调节蛋白Fas、FasL、Bcl-2、Bax、P53表达改变,了解GD介入治疗术前、术后凋亡因子表达情况及凋亡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15例GD患者的150μm PVA微粒及平阳霉素栓塞甲状腺动脉治疗,于术前、术后44例次成功穿刺甲状腺取标本行切片免疫组化分析,其中术前15例次、栓塞术后1年内16例次、术后1年以上13例次。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积分法检测GD患者Fas、FasL、Bcl-2、Bax及P53表达情况。结果①术后15例中9例停药6个月以上无复发,为长期缓解,6例少量抗甲状腺药物(ATD)维持(用药量<术前用药量的1/4,甲状腺功能正常)为好转。②Fas和FasL阳性细胞数及着色程度均高于术前GD甲状腺组织(P<0.05)。③术后1年内组与术前组Bax阳性细胞数及着色程度均较强(两组比较,P>0.05),但术后1年以上Bax阳性细胞数及着色程度高于术前组(P<0.05);Bcl-2阳性细胞数及着色程度术前术后均无明显差别。④术后P53阳性细胞数及着色程度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GD后促凋亡基因Fas、FasL、Bax及P53表达增强,抗凋亡因子Bcl-2表达无增强。表明GD介入栓塞治疗是从甲状腺腺体细胞凋亡调节的水平发挥了有效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比较甲状腺动脉栓塞与传统外科甲状腺切除术治疗Graves病的长期(5年)疗效。方法   选取2003年1月— 2010年12月因Graves病入院行经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患者54例作为介入治疗组,选取同期接受外科甲状腺次全手术切除术者40例作为外科治疗组,回顾性分析两组1、3、5年治愈率、有效率(好转及治愈),并进行比较。结果   1、3、5年治愈率在介入治疗组分别为68.52%、61.18%和 47.88%,在外科治疗组分别为97.50%、78.54%, 69.48%;有效率在介入治疗组分别为98.15%、80.48%和60.90%,在外科治疗组分别为97.50%、76.42% 和67.60%。经Ridit分析,两组间1、3、5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Graves病后近中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逊于外科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病(GD),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中最常见的类型,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临床治疗没有新的突破.目前对本病的基本治疗方法仍然是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131I内照射和外科手术治疗3种方式,但均有很大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彩超评价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疗效.方法 42例甲亢患者行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用彩超观察腺体回声,测量腺体容积及动脉内径,多普勒测量血流收缩期最大速度(Vs)、舒张期最大速度(Vd)、平均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系数(RI),计算血流量.并观察各项测值与T3、T4、促甲状腺激素(TSH)之间变化关系.结果术前腺体容积增大为弥漫性、均质或非均质性低回声,部分有结节,甲状腺动脉及腺体内多级分支动脉多而粗,术后腺体容积缩小,术后1~3个月腺体回声增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材料栓塞甲状腺动脉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疗效.方法 56 例甲亢患者分为两组,A组25例,采用平阳(博莱)霉素24mg动脉灌注后以明胶海绵、不锈钢圈栓塞.B组31例采用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2例同时加用少量明胶海绵颗粒.对两组病例的疗效及常见并发症进行比较,并对复发病例的动脉栓塞数与复发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病例近期疗效均达100%,随访中A、B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8%和16.1%,但差异无显著性.栓塞2支动脉者复发率为46.7%,栓塞3、4支动脉者总复发率为12.2%,差异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了宫动脉灌注栓塞术( UAE )和肌内注射甲氨蝶岭( MTX )保守治疗胎盘植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 2005 年 2 月到 2009 年 12 月间 16 例胎盘植人患者分为两组, A 组(介人治疗组声例患者产后采用双侧了宫动脉灌注 MTX 及抗生素并栓塞动脉,术后 7d 内 B 超监视下清除白内残留胎盘; B 组可药物治疗组) 8 例患者在产后给子 MTX 肌内注射,之后在 B 超监视下分次刮宫,两组均待阴道流血停止后出院,门诊 B 超随访胎盘组织排出情况和血清件 hCG 结果 A 组 8 例,行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均一次性成功,均保留子宫,平均止血时间可 260 士 64 ) min ,平均手术时间( 464 士 75 ) min , 术后 3 一 7d 内血清件卜 CC 均下降至正常范围,平均佰 6 士 06 ) d ,术后 5 一 10d 内成功清除宫内胎盘组织,平均为( 72 士 07 ) d ,无宫腔感染及粘连发生,随访 4 例产后哺乳者,停庄哺乳后 1 一 3 个月内月经恢复,另外 4 例患者未哺乳者,产后 3 个月内恢复规律月经,月经周期均规则,经量如常 B 组共 8 例,产后予 MTX 肌肉注射,因治疗失败大出而切除了宫 2 例,平均止血时间为( 281 士 55 ) d (除外失败病例),平均治疗时间为( 105 士 25 ) d ,血清卜 hCG 降至正常范围平均需( 751 士 126 ) d ,发生宫腔感染 2 例,术后宫腔粘连 3 例,宫腔胎盘组织完全清除平均需( 1049 士 94 ) d ,随访 6 例均未哺乳, 3 例产后 3 个月内月经恢复,其中 2 例月经恢复正常,其余 3 例产后 4 个月月经周期正常,但经量减少。结论双侧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胎盘植人具有止血快、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且能保留子宫,不降低患者后续生活质景等优点,是一种高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转归、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 74例经超声及宫腔镜检查确诊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行UAE治疗,并观察术后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74例患者术后随访12 ~ 24个月,月经量均明显减少,贫血改善。70例患者肌瘤自阴道排出,2例回缩至肌层,2例肌瘤明显缩小。术中、术后不同程度疼痛71例,发热18例,分泌物增多50例,肌瘤排出过程中感染6例,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均逐渐消失。3例月经稀少,3例发生子宫性闭经,膀胱损伤1例,14 d治愈。术前、术后激素水平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E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疗效显著、微创、安全,但对于有强烈生育要求的患者应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前瞻性研究葡聚糖微球经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30例患者用葡聚糖微球(Sephadex, G 50, 100 ~ 300 μm)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海藻酸钠微球(KMG, 直径500 ~ 700 μm)栓塞。观察两组患者在栓塞术前后月经量、子宫体积、肌瘤体积、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   两组插管栓塞成功率100%, 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 两组患者月经量减少,子宫及肌瘤体积明显缩小,性激素无明显变化。上述各参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葡聚糖微球栓塞组费用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葡聚糖微球栓塞剂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有效和安全的。而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