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Planning》2019,(20):52-53
目的:探究前列地尔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于本院确诊并收入院治疗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NIHSS评分)、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血清炎症因子(CRP、TNF-α、IL-6)、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患者脑部血流,减轻炎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0):152-154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硫辛酸与前列地尔联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采用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为8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等改善情况较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硫辛酸与前列地尔联合进行临床治疗,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4):155-161
简述历年前列地尔对治疗肝病的临床疗效以及与其他药物联合运用治疗肝病的研究,回顾了前列地尔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分析出其不仅能单独治疗肝病,同时与其他药物一起合用,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通过研究表明前列地尔(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是一种治疗肝病临床疗效比较好的药物,值得在临床甚至在基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28):124-126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苷治疗,治疗组给予雷公藤多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BUN、SCr、Uβ2-MG和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BUN、SCr、Uβ2-MG和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BUN、SCr、Uβ2-MG和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肾炎,可明显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损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24):56-57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并发症患者48例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持续进行血糖控制,对照组在血糖控制基础上对糖尿病并发症给予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统计分析结果。结果:研究组糖尿病足临床总有效率87.50%、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足的57.1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64.71%(P<0.05)。结论: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药物可显著提高糖尿病并发症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其致残率及致死率,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8)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照组患者硝酸甘油治疗,每天1次;观察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天。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26例,显效率为52%;有效13例,有效率为26%;无效11例,无效率为22%。观察照组患者显效37例、显效率为74%;有效11例,有效率为22%;无效2例,无效率为4.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P<0.05)。结论:前列地尔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36):36-37
目的:探讨分析前列地尔在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7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和饮食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测定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肌酐(Scr)、甘油三酯(TG)、脂蛋白A1(Apo-A1)、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24 h尿蛋白定量(UPro)、脂蛋白B100(Apo-B100)、血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芳香酯酶(Are)、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结果:和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cr、Scr、BUN、TC、HDL-C、Apo-B100、Ar E、hs-CRP指标均好转(P<0.05);UPro、TG、Apo-A1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好转(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Scr、BUN、UPro、TC、TG、Apo-B100、hs-CRP指标均明显下降,Ccr、Ar E、HDL-C、Apo-A1指标均明显上升(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临床各指标好转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和脂代谢紊乱情况,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5)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雾化吸入硝普钠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新生儿重症病房收治的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临床资料,采用前列地尔联合雾化吸入硝普钠治疗。结果:30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治疗后收缩压、动脉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均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雾化吸入硝普钠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病例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8):7-10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难治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难治性腹水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病例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病例组给予恩替卡韦和前列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肾功能、血清病毒学及影像学指标变化。结果:病例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TBIL、BUN、Cr、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显著降低,ALB、双侧肾动脉内径、肾血流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ALT、AST、TBIL、PTA、BUN、Cr、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显著降低,ALB、双侧肾动脉内径、肾血流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和HBsAg转阴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难治性腹水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改善微循环、肾脏血流动力学障碍,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22):69-71
目的:探讨10%鱼石脂软膏外敷预防精密过滤输液器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7月收治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的7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美国BD有限公司,规格:20 G×0.75 mm),前列地尔20μ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中,使用普通输液器进行输注,观察组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美国BD有限公司,规格:22 G×0.9 mm),前列地尔20μ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中,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注射前30分钟采用10%鱼石脂软膏沿血管走向对穿刺部位周围皮肤用棉签均匀涂抹,厚度1 mm,使用纱布覆盖,24 h后将鱼石脂软膏清洗干净。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和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和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鱼石脂软膏外敷可以有效降低前列地尔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3):149-153
目的:探讨不同病原菌对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本院综合ICU自2016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61例符合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录患者脓毒症的原发感染部位及病原菌种类和患者入住ICU天数、死亡率差异及肾功能恢复率,分析感染部位和病原菌种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呼吸道感染(60.66%)是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的常见感染,其次是泌尿系感染(18.03%)和腹腔感染(14.75%)。在呼吸道感染致病菌排序: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真菌;在泌尿系感染中,大肠埃希菌>真菌>肺炎克雷伯菌;在腹腔感染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原发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感染的死亡率最高为49.95%;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死亡率最高为45.00%;超过30 d肾功能未恢复至正常者以大肠埃希菌感染(7.32%)居多。结论:呼吸道和泌尿系是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的常见感染部位,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不仅是导致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常见致病菌,并且由此感染的患者病死率高,肾功能损伤重且恢复慢。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25):60-62
目的:探讨对老年危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的140例于本院ICU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老年危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主要给予常规的老年危重症急性肾损伤治疗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辅以连续性的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各项化验结果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系统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动脉血气pH值、尿素氮、HCO3-、血肌酐、电解质)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危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连续性的血液净化治疗,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而且能够显著改善机体内环境的紊乱,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5):715-717
目的:观察防己茯苓汤对急性肾损伤患者肾组织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均予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营养支持,血压及血糖管理,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祛除诱因、对原发病给予治疗,停用可疑致肾损伤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防己茯苓汤治疗,方药组成:防己9 g,黄芪9 g,茯苓18 g,桂枝9 g,甘草6 g,每日1剂。治疗28 d后采集血液及尿液标本检测血利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ANP)和尿β2-微球蛋白,用生化仪测定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serum cystatin C,Cys C)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ANP、尿β2-微球蛋白、Cys 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己茯苓汤对急性肾损伤疗效显著,且能改善患者临床检验指标。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16):100-102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炎症因子的疗效,及实施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63例,在患者知情同意后分组,对照组32例,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液灌流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hs-CRP、IL-6、IL-10等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30 d存活率及ICU停留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hs-CRP、IL-6、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0 d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患者,ICU停留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能降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34):36-40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常规治疗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9年4月62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吞咽功能、肺部感染情况、住院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吞咽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吞咽功能优良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带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抗生素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采取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常规治疗可有效改善吞咽功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丁月梅  李秋根 《矿产勘查》2010,(1):25-28,F0003
目的观察早期静脉注射特布他林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ALI组(B组)、ALI+特布他林治疗组(C组)、ALI+特布他林+哇巴因干预组(D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分别以10%水合氯醛3.5uL·g-1腹腔麻醉。麻醉成功后,A组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g·kg-1,1h内注完;B组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5mg·kg-1(融于1mL生理盐水中),分4次给药,1h内注完;C、D2组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LPS5mg·kg-1(融于1mL生理盐水中),分4次给药,1h内注射完后,再注射硫酸特布他林注射液5.0uL·g-1体质量,1h内注射完后。然后将大鼠头部抬高45°,光源照射颈部直视下行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A、B、C3组气管内滴注林格氏液1mL·kg-1,D组气管内滴注含哇巴因10-3mol·L-1的林格氏液1mL·kg-1通过建立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对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评分,观察各组大鼠的肺湿干重比(W/D)、肺组织Na+-K+-ATP酶的活性,并测定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蛋白含量。结果A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值、W/D值、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B、C、D3组(均P〈0.05),B、D2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C组(均P〈0.05),B组上述指标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肺组织Na+-K+-ATP酶的活性明显高于B、C、D3组(P〈0.05),B、D2组均明显低于C组(均P〈0.05),B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静脉注射特布他林可通过上调肺组织Na+K+-ATP酶的活性来促进肺泡上皮细胞对液体重吸收,从而控制大鼠急性肺损伤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34):62-64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患者入院时间先后为标准将126例肺部感染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单独治疗,观察组则添加头孢噻肟钠联合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统计患者咳嗽、咳痰、气喘、发热、肺部湿啰音等相关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同时统计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8%明显高于对照组7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咳痰、气喘、发热、肺部湿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表现出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噻肟钠能有效提升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促使患者症状快速改善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对产科危重症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产科危重患者共67例。在治疗前,治疗后2、4、12、24和48 h监测并记录患者自觉症状、呼吸频率、心率、PaO2/Fi O2等动态变化。结果发生ALI的产科病例中以产后出血为最常见因素,占53.73%(36/67)。随NIPPV时间延长,患者自觉症状改善率逐步提高,但NIPPV后2、4 h呼吸困难改善率高于心悸症状改善率(P〈0.05)。使用NIPPV后2 h呼吸频率开始逐渐减慢,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下降趋势(P〈0.05),在治疗后12 h趋于稳定(P〉0.05)。NIPPV后4 h心率开始出现下降(P〈0.05),直到NIPPV12 h后心率才再次继续逐渐下降(P〈0.05)。PaO2/Fi O2在NIPPV12 h后才开始改善,48 h后显著改善(P〈0.05)。94.03%(63/67)患者单纯使用NIPPV后能成功脱机,中转率5.97%(4/67);1例发展为MODS死亡,死亡率1.49%(1/67)。结论产科危重症人群也是ALI发生的高危人群,对其应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行NIPPV,及时确定中转NIPPV时机,重视原发疾病的治疗是成功抢救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丙泊酚的肺保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内毒素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丙泊酚和锌原卟啉同样经过尾静脉给药。将 Wistar 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对照组(C 组)、脂多糖组(L组)、脂多糖+丙泊酚组(LP 组)。C 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L 组尾静脉注射 LPS 7.5 mg·kg-1;LP 组尾静脉注射 LPS 7.5 mg·kg-1,同时静脉注射丙泊酚30 mg· kg-1。给药前及开始后第3、6和12 h 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实验结束后观察肺湿/干重(W/D)比值、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进行肺损伤轻重程度评分,同时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含量。结果实验前各组 PaO2无明显差异,注射 LPS 后 L 组 PaO2持续下降,和 C 组相比其 PaO2显著降低(P <0.05)。实验结束后 L 组和 C 组相比其 W/D 比值、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评分、HO-1及 HMGB-1含量显著增加(P <0.05)。而 LP 组和 L 组相比其 PaO2显著改善,而 W/D 比值、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评分及 HMGB-1含量显著降低(P <0.05)。结论丙泊酚具有肺保护作用,且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 HMGB-1过度表达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