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7,(19)
金庸作为写作武侠小说的巨匠,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眼球,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小学学生,只要看过金庸小说的人,大概都会念念不忘其中的一些代表人物:乔峰、郭靖、杨过等等人物都是信手拈来,他的拥趸不分高低贵贱,遍布全球。同为武侠小说,金庸小说的过人之处到底在哪里?这可能不是借用一群武侠就能够解释的,更重要的地方想必是构建小说的庞大历史背景,总是确有其事,给读者造成一种似有若无,亦真亦假的幻象。无论是南帝北丐,还是东邪西毒,这些人物形象都刻画得栩栩如生,文学真实与客观真实交替出现,让读者难以忘怀。本文仅从几个方面对金庸的小说略作分析,阐述了笔者对金庸武侠小说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
作为中国独特文化的产物,武侠小说以其独特的人文精神感染着大众。金庸先生作为新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其文本中也表现出浓郁的文人精神。本文从金庸作品中人性的描写、历史的必然性、民族的超越性三个方面对本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5)
金庸,原名查良镛,他是一位最著名的武侠小说家。在他之前,武侠小说向来是不入流的,普遍被视为低级庸俗的作品,不为主流文坛所接纳,而金庸武侠小说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种格局,以其特有的魅力和内涵逐渐走入了主流文坛的台阶。金庸的武侠作品可以用一幅对联来体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天",这些作品部部经典,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的作品曾被多次重印,发行量过亿,并且多次被改编成为电视剧、电影,成为人们观看的焦点。大学之中开设金庸小说研究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当然入选中学课本也是顺利成章的事了。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9)
"一带一路"这一宏大战略为中国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契机,而中国饮食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本文将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指导,以央视推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译者在翻译菜名时所采取的主要翻译方法,并总结出已经产生了良好效果的译法,以更好的促进中国饮食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5):247-249
当今世界是一个交流频繁的世界,翻译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林语堂曾提出三条翻译标准,即忠实、通顺、美,并且林语堂自身也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林语堂不仅严格遵循其翻译标准,也将中国文化带向了世界。本文以林语堂的翻译标准为研究对象,以其翻译作品为例,在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下,探讨林语堂提出的翻译标准在当今一体化世界的适用性,探究三个翻译标准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
随着中国政府对"文化强国"战略的逐渐推行,各行各业都在以不同的形式践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翻译行业同样如此,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外宣翻译应如何保障译文质量、实现文化有效传播,本文将以茶文化的传播为例,剖析外宣翻译中的不足并提出措施,助力茶文化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24)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此外,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得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人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现代室内设计可以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文章对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进行了概述,同时,对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具体运用及其发展趋向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1):227-228
本文以信息论为指导,从冗余信息的分类和翻译方法入手,旨在正确处理冗余信息过载和信道传输容量狭窄之间的矛盾,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
中国饮食文化广泛地渗透于中国人的方方面面。同时随着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兴趣也愈发浓厚。中菜菜名的翻译在传播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特色。现有中国菜名英译文本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分析和思考。本文总结归纳了现有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从文化符号的角度系统地探讨了中国菜名英译的意义,提出了中菜英译应该遵循的原则,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菜名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3)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学翻译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翻译活动,它承载着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传承。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攀升的同时,传播中国文化也成为了中华儿女不断追求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国内外众多英语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脱颖而出,符合传播中华文化这一主题。中国作家老舍在中国文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作品《小麻雀》被翻译成不同的版本,经久不衰,广为传播,深受读者喜爱。因此,本文以老舍先生的《小麻雀》为例,结合刘士聪先生的英译本进行文学翻译研究更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目的论为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某种程度上确定了翻译标准并解决了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将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进一步探究翻译方法和策略,希望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道路上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