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汉口原租界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图底关系分析、图形模式归纳等方法,对历史街区肌理原型进行解析。首先对历史街区肌理原型概念进行研究,探析其形态与原型;其次探寻汉口租界历史街区形成的影响因素,提取街区及建筑肌理原型,分析历史演进中的历史街区形态要素的稳定程度,揭示强势的形态构成框架基因。在形态类型学视角下聚集于两个方面:从历史演化过程中分析历史街区肌理原型的生成机制与分类;从当下建成环境中揭示历史街区肌理原型的形态与塑造者影响。分析方法可为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一定的参考,尤其对我国的“城市双修”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城市历史街区为对象,在太原市南华门历史街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建筑类型学的原理,探究胍理从原型到类型的演化规律。首先,建立肌理图形的原型概念,包括街巷肌理和建筑肌理两个层次,探究蕴含在其中的历史意义;第二,分析肌理演化的双向过程,即源于自主更新的建筑肌理演化和来自外部干预的街巷肌理演化;第三,归纳出原型、类型、异型三种不同的肌理组织,并进一步提出了相似性类肌理和同构型类肌理的识别方法。本文的研究针对我国历史街区的现实状况,试图通过"类肌理"的概念,来认识那些"非典型"民居建筑的价值和意义,并遵从内在的演化规律,以最小的干预方式,将整治措施控制在肌理的单元内部。研究结果将进一步转化为一种"微创型"的修复术,指导历史街区的保护性修复,把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理念落实到实施层面。  相似文献   

3.
马非 《华中建筑》2011,29(4):155-158
该文关注的是福州的旧城保护和城市更新问题文章由城市肌理的三个构成元素:群落、骨架、界面入手,运用类型--形态学分析方法,对福州旧城肌理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未来的形态提出构想并力求传承历史文脉,以求塑造福州城市的独特意象.  相似文献   

4.
5.
城市建设与城市历史保护之间的选择与平衡关系,向来是城市发展的首要难题。六朝古都南京,更是蕴含丰富的历朝古都城市历史信息,其城市格局与城市肌理的演变更是城市历史信息传递、延续的直接呈现。南京老城南作为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居住生活区,其城市肌理的变化与发展,直接反映着老城南人不同阶段的传统生活方式及城市生活空间尺度。  相似文献   

6.
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与活化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文章归纳分析了城市肌理六个维度层级,结合闽清梅城"山、水、城"空间格局与价值评价,通过梅城印记更新与活化的实践,印证了城市肌理是城市最持久、最核心的价值,同时提出,城市肌理是实现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与活化的源起与核心。  相似文献   

7.
城市历史街区肌理往往通过其空间界面形态得到某种反映;而影响街区肌理及其界面形态的重要因素,即转型下的社会形态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街区空间肌理产生、界面形态形成、场所识别的内在隐含动因,故而对近代汉口住居街区肌理与界面的物质历时形态进行考察,以1890~1930年代的汉口社会发展时期为时间切片,通过对当时的市政建设、管理、以及住居开发模式等相关因素的文献与案例分析,试图解析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对历史街区空间肌理模式及其界面的作用与影响,这对于当下同样处于急剧社会转型历史进程中的城市住居规划与建设、历史街区复兴与更新,以及探索地域社会形态与住居形式的互适性等人居环境创新思维的构建,均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汉口沿江片区为例,综合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对城市肌理进行研究,通过建立了一系列基于街区单元的几何形态指标,利用多种计量统计学方法对这些形态指标进行因子降维和聚类分析,实现了对街区单元的类型进行有效分类,并利用GIS方法对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可视化呈现,精确地定位出该区域中重要的核心肌理连续带和断裂区,从而解析出不同类型的街区单元在城市肌理中的潜在形态规律。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实地调研,运用图底分析、文脉分析和街巷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城市中心区内原租界里分历史街区进行研究,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冯青  范俊芳 《华中建筑》2012,(3):139-142
该文通过对长沙太平街历史街区的街巷空间、公共空间和院落空间的解析来阐述该街巷的肌理特征,并通过对街区人文特征的解析,以及对当前现状问题的调查,引发了在整体保留街巷原肌理的基础上,历史街巷如何得以延续和利用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乐叶凯  卫薇 《中外建筑》2010,(11):115-117
城市CIS1在当今城市文化竞争中越来越受到政府及有关机构的重视,它抽象了可被公众识别的城市概念视觉元素。历史街区是城市文脉的物质载体,以往保护和更新历史街区只注重了建筑与环境的功能性和物质性,而往往忽视了人的可识别因素,造成了城市文化环境形象混乱和缺失。本文以汉口一元片历史街区为例来分析这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脉延续注重历史、现在与未来的整体性与适应性,是当下建筑设计实践中比较认可的一种模式,城市肌理是文脉延续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文章首先对文脉延续进行解读,阐述显隐性文脉延续的多个要素及城市肌理要素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对张家口堡历史街区的现状特征剖析,系统地提炼出张家口堡历史街区的城市肌理,包括街巷格局肌理及居住院落肌理,...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试解析历史街区的文化意象,认为文化意象应该包括空间意象和行为意象;通过实地调研和解译遥感影像,探讨漳州古城历史街区的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15.
王云龙 《山西建筑》2011,37(29):16-17
从历史建筑的形式语言、结构语言、空间特点及场所精神四个方面展开深入分析,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力图把握与汲取汉口租界民国历史建筑中的优秀成分,探索历史建筑保护方法的多种可能性与可行性,对探寻中国当代建筑及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从赣州老城区城市肌理的角度分析了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的肌理形成,然后又运用这一视点分析了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在疏于保护与管理的城镇化自然演变进程中逐渐丧失街巷肌理特点和传统风貌的原因及过程,并以此为指导完成了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基础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7.
日本历史保护运动的兴起与扩展日本的历史环境保护,可以说以1950年制定《文化财保护法》为标志,但当时制定这项法律的重点还只是针对国家保护的重要文化财、古迹名胜、地下埋藏文物等及其周边环境。上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光旭 《山西建筑》2009,35(19):20-21
通过解读《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明确了两个文件中相关概念间存在的异同,探讨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中统一的概念用语,以使其真正适用于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西安市碑林历史街区作为西安市仅存的两个历史街区之一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论文基于分析碑林历史街区形成的原因从空间布局、肌理特点、空间尺度和平面形态四个方面研究碑林历史街区空间形态特征,为西安城市历史街区更好的得到保护与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历史街区的保护及更新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在旅游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平衡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以实际调研为基础,针对性地分析了我国东南部沿海历史街区更新中的典型代表,归纳其图底、图形和流线关系,总结历史街区保护的针对性方法,旨在对历史街区的设计辅以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