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16)
黑格尔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想象,诗人们往往运用想象使其作品灵动而隽永。同样,诗歌的鉴赏也离不开想象。无论是对诗歌意象的把握、意境的建构,还是对诗人情感的领悟,都需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生活经验中去寻找相应的形象感受和情绪体验,从而达成与诗人地沟通、共鸣。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5)
王维作为全才型诗人,诗画融通,其诗以人之退隐、行之泯踪塑造"不言"之广阔空间,宛如画中"疏可走马"的留白世界。王维诗歌运用留白艺术,制造出"无我"之空灵境界,以"刹那"入境展现出古典诗词大气象与诗人潜在之大格局。  相似文献   

3.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扬州八怪"中的显赫人物。郑板桥年逾古稀有赖于其养生有道。他的诗、书、画艺术精湛,号称"三绝"。由于他在创作过程中能把  相似文献   

4.
都说愤怒出诗人,但对自然与生活有感知同样也能出诗人。Tokujin Yoshioka(吉冈德仁)就是这样一位有感而发的设计界的诗人,他用设计与艺术的语言赞美自然与生活情感。这位"挖掘自然本质"的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5):26-27
诗歌时间是诗人自觉创造的新的时间秩序,是诗人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把握的时间、并凝结为意象,形成审美化的属己时间,而属己的时间即心灵时间,诗人对时间的思考也是对自身存在的思考。在《女人》组诗中,诗人翟永明创造一个"黑夜"也就发现并确立了女性的自我世界、自由地直觉到外在事物的变化并与内心世界取得某种联系,书写出女性自身的全部体验,也就获得了对生命、对存在的独到感悟。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20)
惠特曼的《草叶集》通过"自我"展示了多重艺术形象,表达了诗人的自我观和生命观,热情歌颂了美国民众和民主,反映了草创期的美国时代风貌。本文以"自我"形象为切入点,着重探讨《自我之歌》中的"自我"所代表的个体与全体内涵,并分析惠特曼是如何统一民主社会中的个体与全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5)
近几年来,当代艺术创作似乎进入一个集体钝化的状态,出现了"图式撞车"、艺术探索过程无连续性、自我抄袭和自我复制、追崇极致效果、"微观叙事"、虚拟现实横行等一系列"钝感"状态的典型表征。文章对"钝感"状态的典型表征进行了剥茧抽丝的分析,从时代精神、现代性体验、中西方文化差异、心理学等多维视域透析其产生的根源,以期找到走出艺术创作"钝感"沼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9)
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都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诗人。她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作品流露出各自的不同特点。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李清照的词和美国意象派诗人狄金森的诗歌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出两者之间在创作中的"不同点"和"共同点",以期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各自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2):93-95
在其优秀的"微贱的田园生活"诗歌作品中,华兹华斯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穷人形象。他把这些穷人放置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乡村,经受着因为战争、饥荒、疾病、被遗弃等不同原因造成的生活困境,并普遍地表现出躁动的情绪。诗人在诗作中借助气候的变化来渲染穷人的躁动情绪,通过地理特征来助推穷人一步步走向更加艰难的生活困境,这不仅是诗人塑造穷人形象和突出主题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也是诗人独特的地理观察视角和地理基因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5):112-117
钟世华的诗集《冬天里的光》不仅表现出了对城市、乡村、时间与存在等的多维思考,还在反思、痛惜、追认与守护等复杂情绪中,追寻并靠拢着自我的真实。在以自我生存经验为依托的基础之上,《冬天里的光》展现出了大量的现代城市辐照下的乡村书写。诗人在带有智性色彩和沉潜意蕴的乡村书写中,抒发着个体生存体验的"疼痛"抚摸与疼痛感触交缠并存的"温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