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庭风 《园林》2008,(1):30-33
杜甫草堂,又名浣花草堂,位于成都西门外浣花溪边,是唐代诗人杜甫流寓之所.杜在此居住3年9个月,作诗240余首,是其一生诗量的五分之三.  相似文献   

2.
势欲焚昆仑     
去年,是世界文化名人,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诞生1290周年。为了缅怀这位忧国忧民、精神影响深远的爱国者和中华民族的“诗圣”,在杜甫的第二故乡成都市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大会。本刊特发表杜甫的《火》诗,以表纪念。 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与李白齐名的伟大诗人。他一生以诗言志,呕心沥血,凝铸了大量诗篇,流传至今共有1400余首,反映了唐朝由盛到衰的历史。尤以“三吏”、“别”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最为着名。他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为“诗圣”。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4):37-42
杜甫的《兵车行》与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都是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反对开边战争,但由于作者生活境遇、所处位置和思考角度的不同,两首诗所折射出的思想感情、表达方式亦不一样,但他们同样都是伟大的诗人。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4)
埃德加·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诗人和评论家,也是"第一位短篇小说大师",作品风格具有独特的开创性。《沉睡者》是一首抒情诗,该诗体现了爱伦·坡自成体系的创作理念。本文从诗歌的内容,创作理念及本诗的特点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从而对此诗达到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欣赏。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2)
中国的诗歌长河里,儿女亲情的音符时时都在跳跃。同一种情感,不同的表现方式,承载着不同时期不同的背景下的是人的生存方式。本文主要通过对比杜甫《北征》和蔡琰《悲愤诗》中关于儿女亲情抒写的段落,简要分析两首诗在儿女亲情抒写方面的差异性,从而完成一次跨越时代亲情共鸣。  相似文献   

6.
诗人是一首诗,每天24小时。诗人是个魔法家他知道怎样把日常生活的铅块点化成黄金。他的诗为自己声言。这首小诗来自比利时的早夭诗人约特·霍夫特(JotieT’hooft,1956--1977),它在荷兰大学城莱顿(Leiden)一幢民宅的山墙上为自己说话。类似这样隽永优美的诗歌墙绘在莱顿的大街小巷有一百多处,它们串起一条奇妙的文学风景,让每日行走其间的忙碌市民顿时变得清新起来。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
<正>一、如果白居易生在这个时代,一定是最尖锐的新闻记者"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古诗大都耳熟能详,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十六岁时所作,这首诗也受到了著名诗人顾况的高度赞扬,曾戏谑"长安物贵,居大不易"的他,在阅读此诗后大为惊奇,改为"有如此句,居又何难?"。白居易的一生与很多唐代诗人相比,能称得上是十分顺利幸运的。何为顺利?他在二十八岁就考中了进士,与数次落榜、怀才不遇的杜甫相比,这是十分了不起的。或许潇  相似文献   

8.
2012年网络上最红的古代名人当属已经逝世一千多年的杜甫了,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俨然成了微博红人。在这些对语文课本图片的"再创作"里,杜甫简直"无所不能",时而手持美国陆军制式M4A1卡宾枪,时而脚踏摩托飙车……如果我们对于今天的网络文化和想象力难以理解的话,我们尽可以来关注下杜甫此人。实际上,2012年恰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杜甫一生,在长安困守了10年,写了110首左右的诗;在成都居住了4年,写下240多首诗篇。今天的人们即便不喜欢诗歌,到成都旅游,也有两个不可忽略的去处,一个是武侯祠,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34)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每一个字都是一种心情,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灵魂。怎样才能让学生快速有效地走入诗歌、感悟诗歌,感知作者的思想情感,就成为教师现阶段教学的重心。在教学中,可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根据诗题,判断类型,初步了解诗人感情;二是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对把握诗人情感不无裨益;三是意象是诗人情感的再现,借助意象品味诗歌情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四是情感字是关键,引导学生抓情感字品味诗歌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7)
一提到李商隐,我们大家首先就会想起他的无题诗,后世的文人骚客对于无题诗的解析也是众说纷纭。通过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从无题诗中描绘的仕宦生涯、友情、婚姻三个方面,来探析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内心世界,依据诗人的生平,联系诗人创作某首诗的历史背景,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依据性,才能够走进诗人当时的内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