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SG)及再通术(FTR)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15例不孕症患者行子宫输卵管造影(HSG)、SSG和FTR,术后辅以抗感染、通液和物理治疗。结果插管成功率92.8%,疏通成功率90.2%,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年,宫内受孕98例,达51.3%。结论介入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操作简便、诊断准确、并发症少,是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明确输卵管阻塞部位,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成功率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50例23~38岁女性不孕症患者,确诊为两侧或单侧输卵管狭窄、粘连或闭塞,采用同轴导管系统,利用微导丝的机械作用和再通液的消炎、抗粘连等作用,疏通和治疗输卵管狭窄、阻塞或粘连病变.术后抗炎及定期输卵管通液治疗.结果插管成功率为92%,再通成功率为86.7%,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年随访怀孕23例,达46%.结论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是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的一种微创有效的介入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价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SG)及再通术(FTR)在输卵管不孕症中的疗效。方法经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459例患者共895条输卵管近端阻塞或通畅度不佳,将导管置于输卵管口,使用导丝疏通后造影,对比分析其手术前后输卵管通畅程度并随访18个月内妊娠率。结果895条近端阻塞或不通畅输卵管疏通后572条(63.9%)基本通畅。完全性阻塞输卵管SSG及FTR术后疏通率为80.3%(53/66);不完全性阻塞患者疏通率为96.7%(802/829)。随访18个月,212例患者中妊娠93例(43.9%),异位妊娠2例(2.1%)。中位妊娠期为8.2个月。双侧输卵管基本通畅者妊娠率为51.3%(58/113),双侧输卵管不完全通畅者妊娠率为35.4%(35/99)。结论SSG及FTR安全有效,是治疗因输卵管近端阻塞或不通畅导致不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6.
介绍炉用密封电动机的结构特点及在我国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自制同轴导管引导下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16例输卵管梗阻患者,用自制同轴导管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若输卵管近端仍完全梗阻.则行输卵管再通术.结果随访116例,有55例宫内妊娠和6例宫外孕,宫内妊娠率为47.4%,116例中有28例再次做HSG,25例有好转,有效率为89.3%.结论用自制同轴导管施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对诊治输卵管梗阻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10.
【摘要】 目的 探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最佳受孕时机。方法 选择山东淄博市妇婴保健院收治输卵管不通的不孕患者635例950条输卵管行介入再通,对术后不同受孕时机进行比较。结果 成功介入再通后受孕率1 ~ 4个月组与5 ~ 8个月组、9 ~ 12个月组有明显差异(χ2 = 82.629, P < 0.05、 χ2 = 170.08, P < 0.05),以后逐渐递减,5 ~ 8个月组与9 ~ 12个月组则无明显差异(χ2 = 24.297, P﹥0.05)。前6个月受孕率明显高于后6个月(χ2 = 154.51, P﹤0.05)。前4个月输卵管妊娠率较高,以后逐渐递减,半年后明显降低。结论 成功介入再通后4个月内为最佳受孕时机,我们主张前半年积极采取受孕措施创造受孕机会。
  相似文献   

11.
MRI与超声技术在胶质细胞瘤的诊断中不断改进,增强了临床诊断价值。超选择血管内灌注化疗/放疗具有创伤小、局部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较轻等优势,治疗上较重视抑制血管生成,以药物化疗为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有待加强对药物作用机制、肿瘤复发机制方面的研究。降低诊断成本,提高新技术的准确性、可靠性,加强超选择血管内灌注与化疗药物配合使用的研究,在今后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动脉炎的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价值.方法 38例大动脉炎患者行血管造影检查.由2名有经验的介入放射学医师按盲法对其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共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结果 38例中,经血管造影按Lupi-Herrera综合分型法,Ⅰ型11例,Ⅱ型15例,Ⅲ型7例,Ⅳ型5例.主要受累的动脉包括锁骨下动脉20例(52.6%),腹主动脉15例(39.5%),肾动脉,4例(36.8%),胸主动脉10例(26.3%),颈动脉9例(23.7%),髂动脉9例(23.7%),腋动脉7例(18.4%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介入方法在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急、慢性消化道出血患者32例,其中肿瘤性病变12例,血管源性病变20例.32例行DSA检查,27例行CT血管造影(CTA)和钡剂检查,其中13例同时行DSA,CTA和钡剂检查.共对10例血管源性病变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结果 32例消化道出血病变在DSA检查中均清晰显示.DSA检查特别适用于肠道血管异常病变,结合CTA有利于提高肠道黏膜下病变诊断.10例介入栓塞止血均100%成功,术后随访6个月~2年,无并发症及复发.结论超选择性DSA检查和CTA在消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评价256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经超声诊断PDA患儿,随机分为术中造影组(A组)和CT导引组(B组),每组20例。A组根据术中造影显示作PDA封堵,B组根据CT检查结果指导PDA封堵。术中心脏超声监测,评价疗效。结果 B组PDA三维成像形态与A组术中造影PDA形态高度一致, PDA最窄内径分别为(3.88±1.59) mm和(3.63±1.41) mm,长度分别为(6.10±1.06) mm和(6.82±0.74) mm,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17.33±5.81) min和(34.30±9.11) min,术中接受X线辐射剂量分别为(33.93±11.00) mGy和(66.40±9.77) mGy,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但B组术前CT检查所接受辐射剂量为(119.79±29.45) mGy,累加术中剂量后总剂量较A组显著增高。结论 25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成像可替代术中造影,准确获取PDA患儿解剖影像资料,指导介入封堵手术,同时有效减少穿刺动脉损伤,缩短手术时间。但辐射剂量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消化道非肿瘤性出血的DSA诊断和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经DSA诊断的下消化道非肿瘤性出血21例,8例采用明胶海绵栓塞,13例采用血管加压素灌注.结果出血原因为肠血管发育不良14例,结肠憩室2例,原因不明5例.全部病例获得止血.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5~74个月,4例肠血管发育不良出血复发.结论 DSA对下消化道非肿瘤性出血的诊断很有价值.介入方法对其治疗安全有效,部分病例可获得根治.  相似文献   

16.
【摘要】 在回顾我国剖宫产瘢痕妊娠(CSP)诊疗现状基础上,对CSP诊断、分型、鉴别诊断以及CSP介入治疗适应证、禁忌证、不同妊娠阶段介入辅助治疗策略、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等作了全面阐述;同时结合江苏省CSP介入治疗开展情况,制定了早期CSP介入诊疗流程。本共识客观分析了CSP介入治疗优势,重点强调了CSP介入治疗时生育力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评价卵巢动脉栓塞术(OAE)应用于子宫出血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4例卵巢动脉(OA)参与供血的子宫出血性疾病患者行OAE,其中产后出血17例,子宫恶性肿瘤7例,瘢痕妊娠5例,子宫肌瘤5例。25例子宫动脉栓塞后造影发现OA供血,予补充OAE; 9例介入治疗后未见明显OA供血,术后72 h内再发出血,二次介入治疗中OA明显供血,遂行OAE。 结果 OAE术后患者出血随即停止,贫血症状明显改善。7例胎盘植入患者术后1~2周胎盘排出体外,2例胎盘残留宫内和5例瘢痕妊娠患者清宫术中出血量<200 mL,恶性肿瘤患者后续治疗中未再大出血,子宫肌瘤患者月经量恢复正常,无肌瘤复发。8例术后出现卵巢衰竭症状,但均为可逆性,2~4个月症状逐渐改善。 结论 子宫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中若OA参与供血,予以OAE安全有效,但应把握应用指征及流程。
  相似文献   

18.
周怡婷  曹建民 《工业加热》2008,(12):884-887
目的探讨腹部急性出血选择性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行选择性动脉血管造影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腹部及盆腔急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后作选择性血管造影,用碘化油、明胶海绵或弹簧圈栓塞治疗,80例中完全止血68例、再出血9例、无效3例。结论介入方法不仅可确定出血部位,而且可达到止血目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9.
总结经门脉系统介入操作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强调重视、提高、综合运用此类技术的必要性,为门脉系统疾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性介入治疗中心规范化护理管理的作用,以提高护理质量、工作效率。方法制定全新的管理体制,完善介入规章制度、职责,规范化各种操作流程和护理规范,设计介入护理记录单;培养介入专科护士;建立横向衔接的介入护理模式;加强介入护理质量控制,完善质量评价标准;制定介入耗材电脑信息化统一管理等。结果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技能明显提高,能够承担各种疑难、大型介入手术的配合、抢救工作,各项护理质量检查达标;使介入中心管理具有向心性、凝聚力,护理管理走向了正规化、程序化、科学化,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结论成立综合性介入诊治中心,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是学科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