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3,(5)
"三美论"是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诗歌翻译的最佳标准。本文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方面,比较了许渊冲和其他译者在唐诗翻译上的经典译本,得出"三美论"对于中国诗歌这种特殊文学形式的翻译具有很高的指导性,同时也对诗歌翻译理论有着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3)
在众多的文学体裁翻译中,诗歌翻译被视为一大难题。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诗歌是神秘而微妙的,它不能被翻译。传统翻译理论旨在坚守译诗对原诗内容和意境的忠实性。但是诗歌自身的艺术特征要求翻译者在考虑忠于原诗内容和意境的同时,还要兼顾诗歌的形式和韵律,使翻译出来的作品也具有诗意。本文旨在自许渊冲旳"三美"原则出发,借鉴刘重德先生所提的关于诗歌翻译的几点策略建议,以《金瓶梅》中的部分诗歌翻译为例,探讨"三美"原则在中国诗歌西班牙语翻译实践中的运用及其所产生效果。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4)
在翻译中,不同的历史语境、文化经验,往往造就同一原作下风格各异的译本。诗歌凝聚着本族文化精粹,其翻译往往有着更加难以跨越的宽度,原诗审美内涵总会因此有所变形。译诗传递的文化信息与原诗之间的距离包含了原语和译语文化之间一定程度的张力,造成了原诗和译诗间相映成趣的翻译审美机制。美国诗人朗费罗的诗作"A Psalm of Life"《人生颂》曾被认为是第一首汉译英诗。清末董恂在驻华公使威妥玛"阐释性"译本的基础上裁以七言绝句,读来诗味十足。但传统翻译批评往往对这首经过中外合作的译诗多有苛责,认为其率意发挥,脱离原文。文章拟从宽广的文化视野出发,研究董恂七言诗体译本,探索文化张力在诗歌翻译中创造的巨大空间,对董恂译作做出新的历史界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7)
"视域融合"是阐释学代表人物伽达默尔的著名理论之一,是现在各个学科学者研究的重要理论,但结合此理论和翻译的研究较少,很多研究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脱离了具体的文本研究;"视域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译者翻译的实质,译者翻译策略在很大程度上由译者的文化意识、历史意识以及情感意识决定,本文旨在从译者的历史视域融合、文化视域融合和情感视域融合三个方面对《金锁记》的英译本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9):107-109
诗词典籍的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最高形式,要求的语言是语言当中的精华,要更多地表现出翻译的艺术性,故一直以来诗歌翻译的要求甚高。鉴于诗词翻译的特殊性,诗词翻译历来就是翻译界焦点。纳兰性德作为"国初第一词人",其词风清新隽秀,以咏愁见长。本文以许渊冲教授所提诗词翻译"三美"理论对纳兰性德的咏愁佳作《生查子》~([1])的译本进行讨论和赏鉴,讨论译者为了再现词中音韵、形式及其意境上的美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1,(1):153-156
美国诗人王红公是美国汉诗英译的生态主义传统中的重要人物,是"将诗歌和环保主义相结合"的汉诗译者。王红公对中国古诗的看法、翻译文本的选择以及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甚至故意曲解是受其生态意识影响的阐释和建构,其译文体现出"无我的意象主义""爱的共同体""归于野"等生态诗学特色在当今的生态危机时代具有特殊意蕴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4)
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后现代理论的出现标志着翻译的文化转向,其先驱之一斯皮瓦克所提出的"翻译的政治"更是使翻译研究从传统的语言桎梏中走出,步入不同文化碰撞、对话、交融的思考中,一度被消声的"他者"声音和地位也得到了重视。从不同的视角审视斯皮瓦克的"翻译的政治",并揭示其中的蕴含的翻译的伦理指向,即"他者"的伦理,对译者的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译者的逆袭     
《Planning》2015,(1)
作为一门职业,翻译已经是年迈古稀的"老工匠",作为一门科学,翻译却是一个踌躇满志的"新青年"。众所周知,也是直到20世纪后半叶,我们一直谓之为"匠人"的这样一些人,才得以聚集力作,总结智慧,将翻译打理成一门独立自主的学科。自此,各门各派的翻译理论相继滋生。许许多多的译界理论都不可避免地要论及源文本与目标文本之间的关系,这在笔者看来,其实反映了原文作者与译者之间的关系,而这,也就是翻译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译者欣然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原文与译文的关系也就此形成,这种对应的关系映射了译者的个人理念,也能为我们对翻译的理论研究启迪智慧。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4)
因中西方在语言、文化、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政治文献翻译常常遭遇各种困难。如何把政治文献中的话语用西方受众能够听懂并愿意接受的方式传播出去,是译者亟需考虑的一大现实问题。以十九大报告中的热词英译为例,运用"新修辞"理论,从事实呈现、受众认同和话语方式等三个维度探讨在政治文献翻译中所需做出的修辞构建及其对外宣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8)
影视字幕翻译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人们通过电影字幕这一渠道慢慢了解他国的文化习俗.如今越来越多的译者开始慢慢关注这一领域,并结合多种中西方翻译理论来指导字幕翻译。本文尝试用法国释意派翻译理论来探讨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英文字幕翻译,以期进一步帮助译者做出优雅、精炼、准确的译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