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筑复合界面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建筑复合界面的概念及其特性进行了解释与 分析,并指出这一建筑手法在城市设计中的重要地位。特别在环 境污染严重、能源匮乏、人际关系日渐紧张的21世纪,营造这样 一个将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融合在一起 的复合界面空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耿浩  季翔 《华中建筑》2021,39(7):19-22
在国家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的背景下,在城市中覆土建筑因其节约地表空间、绿色环保等建筑特质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该文通过对覆土建筑在城市中复合性的辨析,探讨了覆土建筑的复合性对城市带来的影响.覆土建筑的复合性对城市产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城市资源利用率、促进建筑城市一体化、改善城市地下空间立体化设计,给建筑师和城市决策...  相似文献   

3.
王农 《中外建筑》2014,(9):80-81
城市与建筑的关系是建筑的组成部分。结合西安城市空间的历史演进及当下西安城市空间及其建筑形态特色的关联性描述,探讨城市空间和建筑形态之间的有机联系,为城市的认知、保护与发展及建筑设计思考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交通建筑大空间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交通建筑大空间的角度,分析交通建筑的空间特点,探讨其大空间开敞性、复合性、一体化等个性特征,比较交通建筑与其他类型大空间建筑的区别,预测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交通建筑空间在城市发展中的推进作用,达成建筑、交通、城市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市许多区域存在商业建筑之间、商业建筑与城市之间在功能、空间与形态上的漠然对立,无法形成有机整体。本论文引入"中介空间"的概念,通过探讨商业建筑群组之间的中介空间——场街空间的组织模式,以期实现商业建筑在空间与形态上同城市整体环境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6.
城市标志性建筑布局探研——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阎魁 《华中建筑》2002,20(4):53-58
标志性建筑布局的无序是中国的许多城市快速生长,重建和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该文针对上海城市空间形态发展中的上述缺陷,从标志性建筑的历史性考察和概念界定入手,阐述标志建筑的个体特征和群体特征,分析它在城市空间中的规划和设计要素,总结探求基于上海现代城市建设条件下,优化标志建筑布局的可操作的设计方法框架。  相似文献   

7.
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多元化的发展为公共艺术的理论和实践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建筑化的公共艺术更是广泛的把艺术和城市建筑环境融合起来。本文通过对我国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发展的分析,从建筑艺术形态的角度,探析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环境的融合,以及建筑要素尤其是建筑表皮和空间形态对公共艺术语意表达的意义,希望为建筑创作和公共艺术实践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君  李晓芳 《规划师》2002,18(9):118-119
城市,作为社会生活的集汇点,既表现为社会生活的共同性,又表现为社会文化背景的个体特殊性和复合性。所以才有了天津与广州的不同,北京与上海的不同,伦敦与纽约的不同。建筑,作为人类时刻与之相容共处的物质空间,有它不可分割的两面性,一是建筑的外剖形态,构成着城市大空间,在城市中以空间元素形式存在;二是建筑的内部使用空间为人类提供各种使用性质的(物质的、精神的)安全场所。建筑是为城市而存在的,不是城市为建筑而发展建筑是由于人类的生活需要(物质性的)而出现,并有很长一段历史是纯功能的。建筑的艺术是基于功能基…  相似文献   

9.
城市建筑“群”论——一种城市空间环境设计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彦辉 《华中建筑》2001,1(3):61-63
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是由不同规模层次、不同性质群构成的整体。该文以群的概念对城市一定地段范围内的建筑形体空间组织及其相关要素的集合进行阐释,探究城市中建筑空间的形态构成特征,进而总结出对建筑群体的空间环境设计有指导意义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人类生存空间的视点考察20世纪末香港的城市进化状况,分理出六种城市文化现象:1.多元文化的交叉作用;2.混杂的城市文化生态;3.城市空间的异质性及复合性;4.城市形象的景观对比反差;5.非线性叠加街区;6高密度城市结构的萎缩及复苏。18~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所引起的英国城市文化现象通过殖民渠道流传到香港,在与当地风土文化的冲突和渗透过程中,具有香港特性的城市和文化现象在香港盛衰过程中逐步发生、累积和演变。这些城市文化现象在空间的结合体系中摆脱了建筑商业功能及规模变迁的局限性,一直在城市功能及城市文脉的复合…  相似文献   

11.
马婕 《南方建筑》2006,7(8):126-128
滨水复合界面在不同的滨水城市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作为自然系统向人工系统的过渡,滨水界面向城市空间和自然水域的双向纵深生长,表现出不间断的、具有承接关系的连续性和多层次的复合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日益增加,城市公共空间的匮乏问题已引起普遍关注。建筑边缘空间是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概念,建筑边缘空间的设计着眼于城市整体环境的创造,其对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具有重要作用。本结合现象学理论与空间设计理论对建筑边缘空间的概念及其形成进行论述,通过对建筑边缘空间的特点、属性与作用等方面的分析,多角度地提出创造建筑边缘空间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1.产业地产概述 产业地产是将产业运营和地产开发相结合的房地产开发模式,产品形态正在从工业园、工贸园、科技产业园发展到如今的城市产业综合体. 城市产业综合体概念依托特定产业,包含多物业形态,具有高度复合功能的综合体,是城市综合体与特定产业有机结合的理想产物,产业综合体在产业形态上表现为产业集群,实现了工业、商业、服务业、地产业的协同发展;在建筑形态上表现为城市功能综合体,实现了工业空间、商业空间、居住空间、生活空间之间的融合.产业功能更全,产业能级更高,产业的辐射和带动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4.
城市序列空间的创造:以徐州市“三场一路”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靖华 《规划师》2000,16(2):67-69
1 城市形象与序列空间1.1 城市形象的构成 城市是一个多功能、多层次的复合系统,其物质形态具有多样性,其印象的获得又是人们主观感受的结果。诺伯格·舒尔茨从人的实存空间与建筑空间同构开始,概括出空间形念的中心、方向、区域这三种基本形态分别对应于实仔空间的场所、途径和领域这三种基本属性。这三对概念的建立明确地反映了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5.
数字技术视野下的网络复合性城市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冒亚龙  何镜堂 《新建筑》2010,(3):112-115
研究数字技术对城市功能和形态的影响,意在预测数字技术时代的城市空间演变趋向,对城市规划与设计具有指导价值。运用综合分析与逻辑推理的方法,探讨了基于数字技术的城市空间理论以及城市空间的网络复合性演变。数字技术衍生的虚拟空间使城市空间的可达性最大化,通过节省时间、成本并提高效率的方式拓展物质空间,城市区位取决于数字区位与地理区位的综合作用,复合功能社区将成为数字时代城市空间的基本单元。城市空间网络复合化必将体现与数字信息高速公路相对应的环形树状结构特征,演变为以山水为体、文化为魂的场所空间。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由于社会价值、用地价值的变化,不难发现,城市会呈现出由中心开始向外扩张的现象,并且中心区域会呈现出高密度、高容积、多功能复合性等特点。商住综合体是此现象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建筑形式,它可以提高城市空间使用效率,但是商住综合体的底层往往由大体积的商业空间占据,与以往的城市居住公共空间相比,交流空间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选取了深圳市商住综合体裙房屋顶架空层公共空间的发展作为研究切入点,希望通过对该空间演变的研究,能对综合体的设计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城市新区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是未来空间生长的方向,也是规划设计实践最为广泛的类型.文章从空间形态的概念出发,阐释空间形态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关联,以亚的斯亚贝巴新区——"亚的斯之花"的设计为例,按照空间-格网-建筑的逻辑论述物质空间环境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的建筑—北京兴涛会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算深入却一直未曾中断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个现象让我越来越感兴趣:就是在中国建筑传统中,对于我们今天称之为“建筑”与“城市”的两个概念并没有特别的区分,而这恰恰成了中国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对干中国的传统来说,城市(如紫禁城、北京城)不过是放大的建筑,而建筑(如四合院)却可是缩小的城市。用今天的话来讲,所谓的“城市”与“建筑”具有平面与空间布局的同构特征。可能并不恰当:我把这种“城市”与“建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称作“城市”与“建筑”的复合性。 中国建筑的另外的特点上一在于它的特别简化单一的…  相似文献   

19.
汪秀丽 《山西建筑》2009,35(33):18-20
指出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各物质要素构成与功能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具体表现,通过对合肥城市空间形态形成及其历史演变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了城市形态生长的动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合肥市未来的城市空间结构和空间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建筑都市主义"的概念,旨在描述在高速城市化过程中建筑内部出现的持续功能演变和社会活动加剧现象,而这种现象在高密度建成环境中表现尤为突出。因着城市与建筑边界的模糊,建筑空间直接参与都市空间结构的构建,并自发形成一个更具弹性和适应性的都市发展模式。为探究这种现象背后的动力、方式及适应性空间逻辑,本文以香港重庆大厦为案例,借助空间句法的凸空间与VGA分析工具,分别对其1961年与2016年的空间结构展开对比分析,以揭示其空间演变规律,并获得另类城市空间发展及综合体建设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