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肝门部胆管癌是少见的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是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惟一预后因素,但手术切除率很低,术后放射治疗可以提高姑息切除者的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绝大多数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就诊时为不可切除的晚期肿瘤,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胆道梗阻症状,各种胆汁引流术可以有效地缓解胆道梗阻,但并不能延长生存期。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表明,在胆汁引流基础上的放射治疗可以进一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放疗方式可以分为单纯外照射、外照射结合腔内放疗以及新的放射技术的应用。有效的肝门部胆管癌综合治疗手段还有待于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索经皮金属胆道支架植入联合导管载入式125I粒子(SEMS- CL- 125I)的腔内综合治疗在局部进展期肝外胆管癌(LA- EHCC)的效果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行SEMS- CL- 125I治疗的78例LA- EH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血清生化指标变化情况。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总生存时间(OS)的相关因素。结果 78例中,肝门部胆管癌(pCCA)37例,远端胆管癌(dCCA)41例。与胆道引流前血清总胆红素(TBIL)248.8(155.8,334.0) μmol/L相比,术后1、3、6个月TBIL分别下降至34.5(18.6,47.5) μmol/L、14.2(9.3,17.0) μmol/L、13.3(10.7,19.8) 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生存时间(14.4±5.8)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65.0%、20.7%。dCCA与pCCA组患者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1);术后联合辅助化疗的患者OS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提示TBIL≥222.4 μmol/L(HR=2.25,95%CI:1.17-4.30,P=0.014)、CA19- 9≥283.9 ng/mL(HR=3.23,95%CI:1.58~6.60,P=0.001)及联合化疗(HR=0.13,95%CI:0.04~0.38,P<0.001)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SEMS- CL- 125I对LA- EHCC患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TBIL及CA19- 9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联合新辅助化疗可获得更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通道双支架植入技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8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左、右肝管起始部狭窄或闭塞.采用右腋中线入路穿刺右肝管,用导丝寻找右肝管与左肝管和胆总管之间的潜在腔隙,于左右肝管间以及右肝管-胆总管间分别植入支架.结果 18例患者均从右腋中线穿刺通道成功植入右肝管-左肝管间及右肝管-胆总管间的支架,实现了胆汁经左肝管-右肝管-胆总管的完全内引流,解除梗阻疗效显著.结论单通道双支架植入技术简化了高位胆管梗阻介入性引流的操作,减少了操作创伤,缩短了操作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皮经肝穿刺胆汁引流治疗无法手术的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接受经皮经肝穿刺胆汁引流术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所致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后,进行外引流和(或)内外引流、胆道内支架置入术等治疗。临床观察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和生存时间。结果全部患者经皮经肝穿刺胆汁引流手术成功,成功率100%,根据Bismuth分型,其中Ⅰ型30例,Ⅱ型30例,Ⅲ型26例,Ⅳ型17例。留置支架39例,共47枚,引流管64例。治疗后总胆红素明显下降,由(386±162)μmol/L降至(161±11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周总胆红素较术前明显好转76例,改善15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88.3%。术前合并感染17例,术后控制13例;术后并发胆道感染15例,胸部感染2例,13例出现一过性血清淀粉酶升高,8例血性引流液,1例胆道出血,1例幽门梗阻,30d内死亡9例。全组生存中位时间186d,1、3、6和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9.9%、75.3%、59.6%和16.9%。Ⅰ型、Ⅱ型明显较Ⅲ型、Ⅳ型预后好。结论经皮经肝穿刺胆汁引流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可明显缓解黄疸,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为肿瘤进一步治疗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X线透视下经内镜引导置入暂时性金属内支架缓解结肠梗阻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3例结、直肠癌引起肠梗阻的患者,在X透视下经内镜引导在梗阻部位行暂时性金属内支架置入术.结果 27例成功置入金属内支架后24~48 h肠梗阻症状缓解,经肠道准备后均作了选择性Ⅰ期结肠癌切除吻合术.支架置入成功率81.8%.结论暂时性金属内支架可有效的缓解结、直肠癌引起的梗阻,在X透视下经内镜引导能提高支架置入成功率从而使梗阻患者的结肠癌能得到Ⅰ期切除结肠吻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金属内支架治疗食管及贲门部恶性狭窄的效果。材料和方法:14例食管,贲门部恶性狭窄患者,1例合并有食管气管瘘。经口操作,先行球囊导管对狭窄段进行扩张,后置入金属内支架(stent),其中13例置入国产被覆涤纶膜 Z 型内支架(共15枚)。另1例应用 Strecker stent。结果:内支架置入全部成功,术后患者狭窄得到改善,食管气管瘘孔安全封闭。术后患者平均生存时问为5.5个月。结论:金属内支架是治疗食管及贲门部恶性狭窄的有效的非手术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胆道双支架置入的方法、术式和临床疗效.方法 6例肝门部Bismuth Ⅳ型胆管癌患者,采取经皮肝穿刺胆道双支架置入治疗,根据左右肝管分叉角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双支架置入术式.当分叉呈钝角时,仅通过右肝管单一穿刺通道置入双支架;当分叉呈锐角时,2个穿刺通道都在右腋中线进行,方便了操作和术后护理.结果术后患者黄疸明显减轻或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较术前平均下降了(104±29) μmol/L(P<0.01),收到了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6例中有2例分别于术后4和6个月支架再阻塞.结论胆道双支架置入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125I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联合TACE与单纯125I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125I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联合TACE 11例为A组,单纯125I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10例为B组。A组患者125I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后2~3周行TACE,以后根据复查结果按需行TACE。B组患者125I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后未行任何放、化疗。结果 A、B两组125I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后10 d、1个月、3个月、6个月总胆红素与术前相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比较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3个月、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术后1、3和6个月靶病灶进展率(PD)分别为9.1%、18.1%、36.4%和10.0%、30.0%、70.0%,A、B两组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胆道平均通畅时间分别为(8.68±1.06)个月和(6.15±1.12)个月,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B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B组相比,A组患者术后的靶病灶进展率降低,胆道通畅时间及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与125I放射性胆道粒子支架及TACE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125I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联合TACE对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9.
【摘要】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我国第二大常见的肝脏原发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切除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ICC复发率极高,预后较差。对复发性ICC患者,应评估其复发肿瘤大小、位置及全身情况,选择适当治疗方式。二次手术及局部治疗如经皮热消融疗法(TAT)、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立体定向放疗(SBRT)、化疗等均可延长部分RICC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该文就复发性ICC治疗几种常用方法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张婷  李燕  周静  年桂红 《工业加热》2015,(12):1110-1112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胆管冷却保护技术行微波消融治疗位于中央胆管旁肝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21例中央胆管旁肝癌患者接受了胆管冷却保护技术经皮肝穿刺肝肿瘤微波消融术(MWA),通过术前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及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21例患者顺利彻底的MWA,未出现胆道并发症,21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无住院死亡。结论 胆管冷却保护技术治疗中央胆管旁肝癌是一项新的治疗技术,通过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术后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技巧性处理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胆总管结石行经皮经肝穿刺肝内胆管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依据CT或MRI影像检查,选取最佳穿刺路径行胆管造影,再次明确结石位置、数目及大小。依据结石的大小从而选取相应大小的碎石网篮及球囊碎石,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用球囊推石入肠,结石取净后常规放置胆道内外引流管2周。结果 35例手术成功,成功率97.2%,32例1次成功取石,3例行2次手术成功取石。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2例高淀粉酶血症,2例胆汁性腹膜炎,3例少量血性胆汁,无胆道穿孔发生。结论 技巧性应用多种介入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手术成功率高,风险低,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胆管 192Ir内照射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有效治疗范围,为肝门部胆管癌经胆管 192Ir内照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雄性健康杂种犬16只,据照射剂量随机分成4组,每组4只。内照射前从犬肝边缘切取1cm 3 大小肝组织作对照研究。术中将近距离治疗施源器经胆囊送入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处并用金属夹固定,根据预先设定的剂量进行胆管内照射。10d后处死动物,取被照射胆管中央部分长约5mm胆管,及距离胆管壁由近及远按设计距离分别取1mm 3 大小肝组织,制备光镜切片,作HE染色;同时用2.5%戊二醛固定后常规制备电镜切片。光镜下观察胆管及周围肝组织的放射损伤并对损伤程度评分。电镜下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损伤变化并计数凋亡肝细胞。结果经胆管192Ir内照射30Gy时,胆管损伤达部分肌层;50Gy时,胆管仅存外膜;60Gy时,胆管出现全层坏死。胆管周围肝组织放射损伤随剂量增加而加重。在胆管最大安全耐受剂量50Gy时,距胆管0~15mm处肝细胞核出现不可逆性改变。结论正常胆管对 192Ir内照射有良好的耐受性。在胆管最大安全耐受剂量50Gy时,经胆管 192Ir内照射有效的治疗范围可达15mm。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肝外血供的血管造影表现及其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本组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常规腹腔动脉造影及肝外血供探查,并对其行超选择性插管及化疗栓塞治疗(TACE)。结果32例患者共见37支肝外营养血管,分别为肠系膜上动脉12支,右膈下动脉9支,左膈下动脉1支,胃左动脉6支,胰十二指肠动脉弓2支,胃网膜动脉2条,胃十二指肠动脉2支,右胸廓内动脉1支,右肋间动脉1支,脾动脉1支。大多数肝外血供为肠系膜上动脉和右膈下动脉;4支肝外营养血管因未能成功行超选择性插管而只予化疗药灌注治疗,其余33支肝外血供均行超选择性插管和化疗栓塞治疗。结论原发性肝癌的肝外血供较为常见和多变,对肝外血供的化疗栓塞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汁引流(PTCD)术后不同抗肿瘤治疗方式对胆管癌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存期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治疗的60例经胆道钳夹活检明确诊断为胆总管中、下段腺癌,按照TNM肿瘤分期分为Ⅱ期9例,Ⅲ期39例、Ⅳ期12例。按照分化程度区分高分化者9例、中分化者37例、低分化者14例。将此60例患者纳入研究中,所有患者行引流管置入及支架植入以解除黄疸症状,根据后续抗肿瘤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A组引流手术后行规律动脉灌注化疗;B组引流手术后行胆道内粒子链植入;C组引流手术后行规律动脉灌注化疗及胆道内粒子链植入。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肿瘤患者的死亡因素分析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中位生存期为(186.0±36.4)d,B组中位生存期为(183.0±26.5)d,C组中位生存期为(252.0±43.6)d。肿瘤患者的死亡因素分析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患者生存期影响因素经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HR=8.434,95%CI(3.41~20.090)]是死亡的危险因素,治疗方式[HR=0.616,95%CI(0.429~0.884)]是死亡的保护因素,肿瘤分化程度(Score检验,?字2=0.197,P=0.657)与死亡无关。与A组相比,B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无明显差异[HR=1.012,95%CI(0.558~2.179)],而C组治疗方式[HR=0.334,95%CI(0.148~0.075)]是死亡的保护因素。结论 肿瘤TNM分期及不同治疗方式对中下段胆总管癌患者生存时间有影响,中下段胆总管癌致梗阻性黄疸患者引流术后应行化疗及内放疗相结合的综合介入治疗,确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序贯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以及对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61例行氩氦刀冷冻消融序贯化疗以及同期52例单纯接受化疗的Ⅲb或Ⅳ期NSCLC患者。采用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行疼痛评估,FACT- G量表评估生活质量(QOL)。按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随访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① 26例患者术前伴有局部疼痛,冷冻术后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61例患者冷冻术后生活质量FACT- G各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② 与同期单纯化疗的患者比较,冷冻消融序贯化疗组肿瘤缓解率较高(34.4%比15.4%,P < 0.05)。③ 冷冻消融序贯化疗与单纯化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9个月和9.5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53.6%和35.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氩氦刀冷冻消融为一安全、有效的肿瘤局部治疗手段,可迅速降低肿瘤负荷,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肺癌可取得较好疗效,尤其对不能根治切除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晚期NSCLC患者,冷冻消融后序贯化疗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18.
【摘要】 目的 中央胆管旁肝癌被认为是热消融疗法的禁忌证,现报道一种全新的胆管冷却保护技术。方法 14例中央胆管旁肝癌患者接受了肝胆管冷却保护技术辅助下的经皮肝穿刺肝肿瘤微波消融术(PMWA)。结合文献报道及临床实践,探讨合理的标准手术流程并分析临床结果。结果 初始的14例患者顺利获得完全的微波消融,肝脏增强MRI显示均获得欧洲肝病研究学会(EASL)标准的完全缓解,未出现胆道并发症。结论 胆管冷却保护技术能够保护肝内胆管免受微波热能量损害,扩大了肝癌患者接受微波消融疗法的适应证范围,且可在肝癌微波消融术中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介入治疗肝癌所致下腔静脉梗阻的疗效及方法.方法 6例患者,临床主要症状有腹胀、腹壁静脉曲张和下肢浮肿等.均为肝右叶病变压迫侵蚀下腔静脉所致的狭窄阻塞.治疗方法采用先溶栓,而后球囊扩张和内支架植入.结果 6例患者狭窄阻塞的下腔静脉均开通成功,下腔静脉血流通畅,压力由术前的4.0kPa(1kPa=7.5 mmHg)降至2.1 kPa,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介入方法开通由于肝癌所引起的下腔静脉狭窄阻塞,疗效肯定,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内射频消融联合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56例无法手术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资料。这些患者首先接受经皮肝穿刺胆管内射频消融术,随后联合胆道内金属支架植入进行内引流。结果 经联合治疗后,患者除血清白蛋白下降外,其他主要肝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TBil由治疗前的(325.6 ± 182.3)μmol/L下降到(211.0 ± 153.2)μmol/L,均未发生肝功能不全,30 d内无一例患者死亡。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8例,其中胆漏2例(1.3%),出血6例(3.9%);发生轻微并发症88例,其中胆道感染22例(14.3%), 疼痛36例(23.4%),呕吐30例(19.5%)。结论 经皮肝穿刺胆管内射频消融联合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