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冠脉内超声测量支架置入6个月后内膜增生厚度,准确比较不同支架再狭窄率。方法选择57例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术后4~8(6±2)个月同意复查冠脉造影及冠脉血管内超声的冠心病(CHD)住院患者,分为Cypher支架组(25例)和Firebird支架组(32例),及同期491例植入金属裸支架(BMS)CHD患者,测量支架置入后6个月时的内膜增生并进行比较。结果冠脉造影显示DES发生再狭窄Cypher组11例,Firebird组10例,裸支架组25例。再狭窄率分别为8.4%,8.9%和10.0%。DES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裸支架组与Cypher组及Firebird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冠脉内超声检查结果显示DES组中Cypher支架新生内膜面积为(1.11±0.89)mm 2 ,支架再狭窄率(9.0±0.1)%;Firebird组为(1.13±0.08)mm 2 ,支架再狭窄率(10.0±0.2)%。DES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裸支架组支架新生内膜面积为(1.44±0.04)mm 2 ,再狭窄率为(21.0±0.1)%,与DES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支架两端的节段狭窄率DES组中近端的节段狭窄Cypher组(0.43±0.25)%与Firebird组(0.40±0.15)%都显著高于裸金属支架组(0.29±0.13)%(P<0.05)。远端的节段狭窄率,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冠脉内超声评价支架内再狭窄准确度优于冠脉造影。DES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率明显优于裸金属支架,防止支架节段狭窄,裸金属支架可能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观察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PTCD)及胆管内支架置入术(PTBS)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 CRT)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4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及胆管内支架植入,术后予3D CRT,常规分割,总剂量DT 40 ~ 60 Gy/4 ~ 6周,观察近期疗效及生存率。结果   48例均引流成功,术前血清总胆红素(221.85 ± 54.73) μmol/L,术后1、2及3周总胆红素分别下降为(129.68 ± 23.58)、(88.29 ± 15.70) 和(48.58 ± 11.61) μmol/L;经3D CRT后肿瘤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36例,稳定9例,肿瘤总有效率81.3%;1、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是77.1%、37.5%;中位生存期18.5个月;无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PTBD + 支架植入联合3D CRT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恶性肿瘤伴黄疸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强度超声聚焦刀(HIFU)联合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对12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植入146枚胆道支架,其中63例(试验组)术后 5 ~ 7 d后行HIFU治疗,59例(对照组)术后未行任何抗肿瘤治疗。结果 支架置入1个月后试验组黄疸缓解率为98.4%(62/63),对照组为96.6%(57/59),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91例(其中试验组46例,对照组45例)随访2 ~ 26个月,随访率为74.6%(91/122),试验组梗阻性黄疸再次出现的时间为术后4 ~ 13个月,中位时间为8.2个月,生存时间2 ~ 2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7个月;对照组梗阻性黄疸再次出现的时间为术后2 ~ 6个月,中位时间为4.8个月,生存时间2 ~ 1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6.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论 HIFU联合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是安全的,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BD)及胆管内支架植入术(PTIBS)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对5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取PTBD或PTIBS,所有患者均经B超、CT或MRI 明确诊断,并确定梗阻部位,其中高位梗阻19例,低位梗阻37例。梗阻原因包括肝癌14例,胆管癌11例,胆囊癌5例,胃癌伴淋巴结转移14例,壶腹部占位1例,胰头癌11例。术中根据造影结果选择合适方案。结果所有56例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行PTBD11例,PTIBS40例,PTBD并PTIBS5例。TBIL由术前(295.65±152.86)μmol/L降至术后(151.05±107.36)μmol/L(P<0.01)。术后感染对黄疸消退有影响(P<0.01)。梗阻部位与黄疸消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安全有效,可明显减轻黄疸,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胆道支架联合近距内放疗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胆管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联合治疗对患者黄疸复发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对2014年2月—2015年12月上海仁济医院肿瘤介入科收治的21例不能手术切除而接受经皮胆道支架联合近距内放疗的肝门胆管癌患者及该院同期单纯胆道引流或金属裸支架植入的患者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成功率、退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期和黄疸复发时间的差异。结果 21例联合治疗患者共植入金属裸支架32枚,放射性125I粒子580颗,手术成功率100%,治疗有效率85.7%,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9.5%,无手术相关死亡发生。联合治疗组患者术后中位黄疸复发时间为344 d而单纯胆道引流或金属裸支架植入患者的中位黄疸复发时间为193 d(P=0.035)。联合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期387 d明显长于单纯胆道引流或金属裸支架植入患者的256 d(P=0.022)。结论 经皮胆道支架联合近距离内放疗作为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胆管癌患者的姑息治疗方案安全有效可行,联合治疗能够推迟肝门胆管癌患者的黄疸复发及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经皮经肝穿刺胆汁引流治疗无法手术的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接受经皮经肝穿刺胆汁引流术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所致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后,进行外引流和(或)内外引流、胆道内支架置入术等治疗。临床观察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和生存时间。结果全部患者经皮经肝穿刺胆汁引流手术成功,成功率100%,根据Bismuth分型,其中Ⅰ型30例,Ⅱ型30例,Ⅲ型26例,Ⅳ型17例。留置支架39例,共47枚,引流管64例。治疗后总胆红素明显下降,由(386±162)μmol/L降至(161±11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周总胆红素较术前明显好转76例,改善15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88.3%。术前合并感染17例,术后控制13例;术后并发胆道感染15例,胸部感染2例,13例出现一过性血清淀粉酶升高,8例血性引流液,1例胆道出血,1例幽门梗阻,30d内死亡9例。全组生存中位时间186d,1、3、6和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9.9%、75.3%、59.6%和16.9%。Ⅰ型、Ⅱ型明显较Ⅲ型、Ⅳ型预后好。结论经皮经肝穿刺胆汁引流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可明显缓解黄疸,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为肿瘤进一步治疗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肝脏肿瘤引起的下腔静脉梗阻内支架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56例下腔静脉梗阻患者采用Z形自膨式金属内支架治疗。放置支架前后分别行下腔静脉造影,对下腔静脉狭窄或梗阻段长度、直径、压差进行分析。结果156例患者置入179枚支架。下腔静脉狭窄或闭塞长度为(6.1±2.2)cm,狭窄段压力差由(2.1±0.5)kPa降为(0.5±0.11)kPa。狭窄段直径由(0.33±0.11)cm扩张至(1.6±0.4)cm。术后患者症状迅速改善,随访2~24个月,支架通畅率为86.7%。结论置放Z形自膨式金属内支架,是对肝脏肿瘤引起的下腔静脉梗阻行姑息性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采用内膜下成形和(或)支架植入治疗股腘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疗效及支架植入对术后通畅率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收治下肢股腘动脉闭塞患者43例(43条肢体),其中24例(非支架组)行单纯内膜下成形术,其余19例患者(支架组)在内膜下成形后一期行支架植术。术后行CTA或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部分再狭窄或闭塞病变行再次介入治疗。术后随访1 ~ 27个月。结果 术后12个月保肢率为98%(42/43),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7%(3/43),2年死亡率为7%(3/43)。随访期内22例出现再狭窄或闭塞,其中非支架组3例闭塞发生在术后1个月内;共有12条肢体行再次介入治疗。非支架组6、12和24个月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3.3% ± 7.6%、74.0% ± 9.2%和56.1% ± 13.5%;支架组分别为89.5% ± 7.0%、77.5% ± 9.9%和32.2% ± 16.6%。非支架组12、24个月的一期辅助通畅率分别为90.9% ± 6.1%和64.2% ± 14.7%;支架组分别为94.4% ± 5.4%和39.0% ± 15.9%);支架组和非支架组整体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远端血管通畅数目、股腘动脉闭塞类型和吸烟史对内膜下成形术后2年内一期通畅率有显著影响(r = -4.417,2.502,3.115; S χ =1.627,0.955,1.523;P = 0.007,0.009,0.041)。结论 内膜下成形术后不必常规行支架植入;支架植入不会改善术后2年期内的通畅率; 2年期内通畅率与周围血管条件密切相关,吸烟也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不同类型胆道狭窄的多层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以55例经皮胆道造影(PTC)或内镜逆行胆道造影(ERC)证实的移植术后胆道狭窄患者为对象,分析缺血型胆道狭窄(IBS)23例及非缺血型胆道狭窄(NIBS)32例患者的肝内、外胆道及肝动脉病变情况,根据二项分布样本总体概率的Z检验比较两组多层CT表现差异。结果多层CT检查中,54/55例(98.2%)胆道狭窄患者发现不同程度胆管扩张,1例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无肝内外胆管扩张的IBS患者漏诊。IBS患者肝门区胆管狭窄(21例,91.3%)、肝内胆管不均匀扩张(16例,69.6%)发生率显著高于NIBS患者(分别为4例,12.5%和12例,37.5%)(单侧P值<0.01);胆总管吻合口狭窄(8例,34.8%)、肝外胆管扩张(8例,34.8%)、肝内胆管均匀扩张(6例,26.1%)发生率显著低于NIBS患者(分别为27例,84.4%、29例,90.6%和20例,62.5%)(单侧P值<0.01)。CTA发现16/23例IBS及5/32例NIBS患者肝动脉狭窄,IBS患者肝动脉狭窄发生率高(单侧P<0.01)。IBS组5例合并肝内胆汁瘤及2例合并胆源性肝脓肿患者全部出现重度以上肝动脉狭窄。2/3例胆漏患者合并IBS,CTA发现1例肝动脉血栓、1例极重度肝动脉狭窄。结论IBS、NIBS在胆道狭窄部位、继发性胆管扩张部位和肝内胆管扩张多层CT上有不同的表现特征,肝门区胆管狭窄及肝内胆管不均匀扩张为IBS主要表现;CTA还能发现相关血管病变,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髂内动脉化疗联合放疗治疗Ⅲ ~ Ⅳa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5月至2009年8月在广东省茂名农垦医院妇产科、肿瘤放疗科住院治疗70例Ⅲ ~ Ⅳa期子宫颈癌患者的完整资料,其中行改良髂内动脉化疗术联合放疗(介入 + 放疗,A组)患者32例,单纯放疗(B组)患者38例。A组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股动脉,先行右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再超选至左髂内动脉化疗,保留导管连续化疗3 d;化疗药有顺铂、氟尿嘧啶。放疗用直线加速器远距离外照射 + 192Ir高剂量率腔内放疗。B组只进行外照射和腔内放疗,剂量稍增减。结果   1年生存率比较,A组为 78.1%,高于B组(55.3%, P < 0.05);3年生存率比较,A组为59.4%,高于B组34.2%(P < 0.05);两组1、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年生存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放疗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改良髂内动脉化疗术联合放疗对Ⅲ ~ Ⅳa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较单纯放疗为好,生存质量较高;两组5年生存率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