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讨论了在有残压的存在下,主电源与备用电源之间存在不同相位差时,电源如何能进行快速切换,并产生很小电流以及电磁转矩冲击的问题。采用MATLAB仿真系统中的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并在有残压的情况下,对于传统的电源切换方式,如直接切换和同期切换进行仿真,给出在有残压的情况下,用传统的切换方式时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感应电机电源软投入的相关理论,提出一种基于有残压情况下的电源快速无冲击切换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仿真实验,通过仿真结果给予该方法以证明。  相似文献   

2.
关于厂用电源快切装置切换判据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在分析母线残压与备用电源电压之间相位差变化的基础上,介绍了适用于厂用电源切换的理论判据,采用对相位差实时测量和预判的方法确定最佳合闸时刻。求出快速切换时最大允许相位差为63°;考虑断路器合闸时间,针对正常、事故、低压、误跳串联切换方式以及正常同时、事故同时、低压同时切换方式2种情况,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快速切换理论判据。同期捕捉切换以相位差为0°时作为合闸目标,考虑断路器合闸时间,得出其理论判据。慢速切换判据只需母线残压低于设定的最大允许残压。理论分析和现场运行证明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详细分析了厂用电系统母线断电后母线残压特性,厂用系统电源切换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出了4种可能的切换方式:快速切换、首次同相切换、残压切换和长延时切换,并就每种切换方式结合其判据及实际录波波形对切换的全过程、切换前系统的特征、切换后对系统的影响及整定方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最后得出快速切换是最安全、可靠的切换方式,它是主切换且是无损切换,首次同相切换、残压切换和长延时切换属于后备切换模式,是有损切换,是对快切模式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双电源快速切换事件过程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ETAP仿真软件对某变电所进线三相短路故障进行了双电源快速切换分析.结果表明,在发生进线三相短路故障快速切换过程中,母联开关和电动机保护的冲击电流不大于电流保护整定值,快速切换装置切换成功,仿真和实际切换过程具有一致性.但是,快速切换成功的原因并不是满足快速切换的四个条件,而是由于三相短路故障母线残压衰减快,满足母线残压切换条件,但又能达到快速切换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付英杰  梁志珊 《电气自动化》2012,34(5):56-58,69
使用ETAP仿真软件对某变电所进线三相短路故障进行了双电源快速切换分析。结果表明,在发生进线三相短路故障快速切换过程中,母联开关和电动机保护的冲击电流不大于电流保护整定值,快速切换装置切换成功,仿真和实际切换过程具有一致性。但是,快速切换成功的原因并不是满足快速切换的四个条件,而是由于三相短路故障母线残压衰减快满足母线残压切换条件,但又能达到快速切换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使用ETAP仿真软件对某双电源快速切换变电所进线开关误跳和线路三相短路故障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进线开关误跳满足快速切换的四个条件(备用母线与工作母线相位差整定值20°),三相短路故障母线残压满足母线残压切换条件,但能达到快速切换目标。在发生进线开关误跳和三相短路故障快速切换过程中,母联开关和电动机保护的冲击电流不大于电流保护整定值,快速切换装置切换成功,实现安全供电。  相似文献   

7.
电厂运行时情况复杂,保证厂用电系统的正常工作,对电厂发变组发生短路故障时,保护装置动作及母线残压的变化轨迹进行仿真.针对电厂电气设备故障负荷侧母线残压的变化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晶闸管投切的可控移相器(TSPST)调整备用电源输电线路相位的无缝切换供电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中备用电源切换时冲击电流约为额定...  相似文献   

8.
舰船、电厂和钢铁等生产中的重要负荷感应电机失电后要求快速地切换至备用电源,但这类动态负荷在不利条件下所带来的瞬态冲击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固态切换开关(SSTS)的感应电机类负荷电源快速切换控制新策略,其在各种备用电源与主电源间相位差下,既能够快速将关键负荷从主电源切换至备用电源上,又能够有效抑制电源切换中的瞬态冲击;然后,深入分析了备用电源投入控制过程中感应电机的复杂瞬态,重点讨论了影响瞬态冲击抑制的主要因素;此外,还研究计算了已知备用电源与主电源间具有相位差时控制参数与电流峰值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电流抑制需求确定控制参数;最后,通过定子电流计算结果和实测波形,验证了所提电源快速切换控制策略及参数计算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高压电源快切对企业电网继电保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压快切装置在电源切换时,会对系统产生冲击包括低电压和冲击电流,如冲击过大可能引起继电保护动作,造成切换失败。本文对电源切换过程进行了理论研究,给出了母线残压和冲击电流的数学表达式,分析了切换可能引起误动的保护的类型及其原因,同时提出了快切装置和继电保护配合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小电源切换冲击,防止继电保护误动,提高切换成功率,保证负荷供电可靠性,并以实际系统为例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0.
厂用电快速切换是提高负荷供电可靠性的一种重要手段.鉴于现代负荷以感应电动机为主,文中以一个典型发电厂为例,采用PSCAD/EMTDC深入分析感应电动机参数对快速切换、同期捕捉切换和残压切换的三种电源切换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动机惯性常数和负荷转矩负载率主要影响快速切换和同期捕捉切换;而残压切换方式主要受电动机转子电阻,励磁电抗和负荷转矩负载率的影响.该文对于研制更为有效的厂用电切换装置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电流为判据的厂用电源快切原理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分析了发电厂厂用电源现有快切装置的现状和依据,提出了通过计算备用电源电压和母线残压之间的差拍电压有效值与断电后母线残压初始频差的乘积,以预测冲击电流的大小,并以此为判据的快切新原理。该方法综合了现有方案的长处,可避免单一参数(频率差、相角差或电压差)不满足就闭锁快切的弊端。以135MW和300MW机组为例,给出了切换时的实录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快切的功能,提高快切成功率及切换质量。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M-4272数字式电动机母线电源转换系统,重点阐述了装置的作用和主要特点:可以实现自动和手动转换,快切、同期转换和剩余电压转换在功能投用时将同时启动,能够实现双向快切。也提供定时限转换功能。以实际案例展示了装置在工业生产中的完美应用,重点展示了同期切换过程中各种电量参数的变化过程,装置的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具有双回路供电的发电厂和大型工业企业系统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使用ETAP仿真软件对含有三机组的6 kV变电站,发生进线断路器误跳故障和进线三相短路故障时的双电源快速切换过程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进线断路器误跳故障时的工作母线残压可能上升超过系统正常电压,相角差超过典型整定值20°。进线三相短路故障时的工作母线电压下降得很低以至于不满足快速切换判据,切换时间太长。因此,在快速切换判据中增加工作母线电压上限约束为1.1倍额定电压,相角差可以整定为23°~30°。在进线三相短路故障时增加残压切换判据检验,并采用同时切换方式,缩短了切换时间。  相似文献   

14.
发电厂厂用电源切换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分析了发电厂传统的厂用电切换方式,指出厂站备用电正常切换应是2个电源的同期操作.而事故切换是备用电源与仅靠惯性而无后续动力支持的电动机群的电气对接。进而对影响电动机群自启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感应电动机静态电压特性及厂用电母线残压特性进行了研究,最后明确指出事故切换应综合考虑备用电源电压和厂用电母线残压的相量差及残压状况选择合适的时机。  相似文献   

15.
石峰 《广东电力》2011,(7):70-72,76
针对旺隆电厂380 V厂用电系统中MFC2031型微机型备用电源自动投入(以下简称备自投)装置切换慢,无法满足负荷对母线电压要求及380 V厂用电倒闸操作十分繁琐的问题,对380V厂用2W(母线)备自投装置进行改造,成功地以MFC5103型工业企业电源快速切换装置替代MFC2031型微机型备自投装置,大大缩短了备用电源...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带发电机母线的工业企业电源切换过程的切换原理和常用合闸方式,讨论了厂用母线加装同步发电机对电源切换的影响.仿真分析表明,同步发电机在工业企业电源切换中能与现有快切装置相互配合,并提高了电源切换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电动车电驱动系统主电路的设计中均采用高容值的高压总线形式,而储存在高压总线电容中的电量对电驱动系统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本文针对电动车的高压总线余电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压余电检测及泄放方法。该方法能实时监测、诊断、泄放各类电动车高压总线上残存的电压和电量,并利用CAN总线实时发送高压总线的安全状态。试验和应用结果表明,该法满足各类电动车车载状况下静态和动态高压总线余电安全需要,并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8.
A bus transfer system is designed to provide process continuity to the loads attached to a motor bus while transferring the bus from one source to another. A successful bus transfer under contingent conditions provides immense value and benefits to continuous process operations that cannot afford an interruption of power supply to plant auxiliaries. This paper describes some real-world bus transfer requirements, implementations, and experiences in thermal power plants and continuous process industry plants. The fast, in-phase, residual voltage, and momentary paralleling transfer methods are described, compared, and evaluated. The spin-down characteristics for different motor buses are analyzed,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ifferent transfer modes is deduced. Auto-initiation criterion for bus transfer is explor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bus undervoltage, underfrequency, and (df/dt)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integrated system requirements, such as monitoring of readiness conditions, breaker failure detection and corrective action logic, and online testing measures,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of the resultant "hot" load trials and their benefits to the system are explained and interpreted. The concept of islanded transfer for grid-free operations of captive generation-load systems is discussed and elabor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