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冯汝林 《山西建筑》2009,35(30):22-23
分析了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实施的难点,探讨了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实现,以促进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淮安地区某住宅小区的设计实践为例,该住宅小区项目的建筑设计,从方案设计到施工设计阶段将绿色建筑技术运用到项目中,实现了绿色建筑技术的设计、施工一体化。本文总结出夏热冬冷地区大型住宅小区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及采用地源热泵解决住宅集中供暖问题,为夏热冬冷地区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主要分析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并结合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结构特点,重点探究绿色改造技术的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由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和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主办的"第四届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联盟大会"近期在武汉召开。本次大会以"以人为本,建设低碳城镇,全面发展绿色建筑"为主题,通过交流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最新科技成果,研讨了区域绿建与建筑节能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增强了国内外相同气候区的交流与合作。我国夏热冬冷地区是指长江流域及其周围地区,涉及16个省、自治区、直辖  相似文献   

5.
王莹  裴智超  赵凯 《建筑》2023,(7):116-118
本文介绍了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绿色建筑适宜技术的选取原则和实施情况,探讨了将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建筑遮阳等被动式建筑技术与建筑本体结合的实现路径,结合项目实践分析了绿色实践所取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论述了绿色建筑工程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建造及运行管理全过程中采用的管理模式,可为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绿色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统计分析了无锡市24个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的技术措施应用情况,给出了不同星级住宅建筑及办公与商业建筑高频应用技术体系,以期为无锡市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提供参考,可供其他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项目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对上海、杭州等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墙面垂直绿化技术及植物配置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目前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垂直绿化新技术应用的三种形式"模块式、花槽倾斜放置式、水培式"。同时,结合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点,提出了适应于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墙面垂直绿化新技术的植物配置措施。  相似文献   

8.
绿色建筑作为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采用何种技术来降低建筑能耗成为行业探索的新课题。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实践的调研,结合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从建筑体形设计、围护结构优化、门窗气密性提高、外遮阳的选择和绿化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一整套因地制宜的被动式节能技术体系,为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在节能方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由夏热冬冷地区十大中心城市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政府职能部门联合举办的"2014首届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建材及设备展览会暨绿色建筑·建材及适宜技术高层论坛"12月19日在南京举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江苏省住建厅、南京市住建委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韩爱兴发表主旨演讲,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总工杨西伟、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李晓明、住建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办公室调研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十二五"期间须完成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m2的目标,因此,对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进行节能改造刻不容缓。重点论述了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主要在屋面、外墙、外窗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提出了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方面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晓倩  朱耀台 《施工技术》2012,41(3):27-29,54
通过分析对比夏热冬冷地区在气候条件、用能方式方面有别于北方采暖地区的特殊性,分析提炼了两地区建筑节能模式。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存在的误区与问题,提出了开展适用本地区建筑节能的能耗模式、设计方法与应用体系等研究的思考。从而为本地区建筑节能突破现有技术瓶颈,走出技术误区并顺利推进提供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许鸣  丁保安 《园林》2021,(1):36-41
基于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文章以扬州高邮市文化体育休闲中心为例,阐述相关绿色建筑技术在大型文体建筑中的应用与评价。项目考虑自身的功能需求及区域特点,结合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因地制宜地选用了复层绿化、高效围护结构、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雨水回用、节水器具、空气质量监测、室内通风采光优化等多项绿色技术,有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夏热冬冷地区大型公共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气候与建筑的关系是近年来绿色建筑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地处夏热冬冷地区的华容村镇住宅冬夏两季的详细调研,从气候适应性的角度分析其总体规划、平面布局的特点,总结出华容地区村镇住宅原始质朴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为湘北生态型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思路.  相似文献   

14.
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是影响民用建筑能耗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正确地应用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尤为重要。地方标准将贵州划分为四个气候区域,即温和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凉冬冷地区[1]。为了使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应用更加有效,根据贵州省四个气候分区特点,对民用建筑围护结构典型节能技术进行研究分析,结合相关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和贵州省经济、环境特点,提出适合贵州不同气候区域民用建筑的墙体、外窗、屋面、遮阳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条件特点,提出该地区建筑节能的重点应放在减少夏季建筑能耗上;着重从建筑设计阶段的节能、天然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暖通空调等方面谈了该地区建筑节能的技术策略,并提出了推进该地区建筑节能工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2011~2014年广东省夏热冬暖南区,共计64个实际评星居住建筑项目为研究对象,汇总了不同年度各地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工作进展,统计了“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5个评价指标大类中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指标达标情况。根据不同星级项目的各指标达标率的分布特征,将指标分为“易达”、“难实现”、“优选”、“普通”4种类型。同时结合新版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指标体系和评价方式上的修订,对该地区居住建筑评分项得分的难易程度做了分类和统计,为夏热冬暖南区居住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与参评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罗淑湘  许威  李俊领 《建筑节能》2009,37(11):42-46
利用DeST-c软件,通过大量的模拟分析,探讨了不同气候区门窗玻璃的热工性能参数即传热系数(U)和太阳得热系数(SHGC)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节能方面考虑,对于严寒地区(哈尔滨),应降低K值,增加SHGC值.对于夏热冬暖地区(广州),应降低SHGC值.对于夏热冬冷地区(上海)和温和地区(重庆),应降低K值和SHGC值.而对于寒冷地区(北京),当窗墙比较大时,应降低K值和SHGC值;当窗墙比较小时,应降低K值,增加SHGC值.门窗玻璃的SHGC值全年固定不变对建筑节能不利.理想的门窗玻璃SHGC值应能随季节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8.
王沛  丁小中 《建筑节能》2008,36(4):33-36
通过对当前普遍采用的建筑外墙内保温,夹心保温及外保温技术的利弊的探讨,分析居住建筑采暖(空调)运行的模式、住宅建筑特点以及气候特征,提出适应夏热冬冷地区间歇采暖(空调)条件下双面保温构造设计的构想.在等效热阻条件下,选取4种间歇空调模式进行实验房测试.从墙体热工性能、室内热环境状况和空调能耗3个方面,评价双面保温与外保温的优劣.  相似文献   

19.
高层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冬 《山西建筑》2011,37(6):172-174
针对冬冷夏热地区高层建筑节能改造现状的研究,提出了高层建筑节能改造的关键技术方案和具体措施,从高层建筑物的墙体、地面、屋面、门窗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节能改造技术,推进了冬冷夏热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进程,提高了已有建筑的节能效率,降低了建筑能耗,增强了建筑物舒适性,保证了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