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强夯工艺作为一种适应性广,快速、高效、经济、合理的施工工艺,和其他工艺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强夯技术在我国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强夯施工机械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文章介绍了国内强夯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强夯主要施工工艺以及国内外强夯机的现状和施工机械的发展趋势,为强夯机的设计开发和使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强夯法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的优势,从强夯选择、夯实现场布置、路基填土等环节,阐述了强夯法的施工技术要点,指出强夯施工法是公路路基加强的重要技术,在公路工程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港口堆场地基处理具有作业点多面广、管理困难的特点,为保障强夯法地基处理的施工质量,准确定位夯点位置并记录夯实遍数和夯沉量是最有效的质量管控措施。然而传统强夯设备的自动化水平较低,人工测量定位施工效率低,作业风险大,人工成本高。分析强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确定夯点定位、记录夯实遍数、测量夯锤落距和夯沉量的系统功能需求后,集成开发了基于北斗高精度卫星定位的地基强夯施工可视化智能管控系统,提高强夯施工自动化进程和施工安全性,节省了施工成本,有效避免施工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利用物联网技术的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智慧管控和数字孪生技术助推建筑产业的进一步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强夯法的施工原理,从强夯法施工准备、夯实施工、强夯打击点与强夯工艺等方面,论述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强夯法的应用,实践可知,通过强夯法的应用能够提高整体路基的强度,对促进公路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温元洪 《四川建材》2006,32(6):16-17
经过数十年的强夯技术、施工工法研究和工程实践,国内外强夯的适用范围与施工领域不断扩大;强夯设计和施工正向高能级、工艺多样性与复合技术发展。面对国内施工工艺不断成熟和机械设备相对落后的现实,强夯施工界与一些熟悉强夯施工工艺的工程机械技术人员正在密切关注行业动态,有的已进入高能级强夯机的设计和开发阶段。  相似文献   

6.
在地基强夯施工中,现有强夯机已不能满足大能量强夯施工的要求。结合应用实际,研发出一种新型直立桁架式电液步履强夯机,满足了18 000 k N·m超高夯能级强夯施工的要求。介绍了该新型强夯机的技术原理、设计思路及改进措施。经工程应用,效果良好,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同时,提高了设备的夯能质量比,降低了设备及辅助成本。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夯实法对于地基强度的影响,提出了强夯法加固公路地基的设计方式,明确强夯法夯实能量与公路地基加固效果之间的关系,以期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8.
强夯机是一种用于地基夯实的机械设备,近年来在我国的地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液压履带式强夯机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强夯机,正逐步得到市场的认可.文中介绍了国内外液压履带式强夯机的现状,分析了其市场基础,重点提出了液压履带式强夯机开发中遇到的疲劳寿命、动态特性和电子监控等关键技术,为液压履带式强夯机的设计开发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9.
前言强夯是一种地基加固处理技术,强夯法是在重锤夯实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它是用很大的冲击能,使土体出现冲击波和很大的应力,致使孔隙被压缩,土体局部液化,夯实点周围产生裂隙,形成良好排水通道,土体迅速固结,最大加固深度可达11~12m或更大。强夯具有节能环保、施工周期短、效果显著、适用范围广,为经济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路基夯实加固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强夯加固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路基拓宽加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指出在路基拓宽施工中应加强强夯施工的精细化操作,以期在满足拓宽需求的前提下,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对缓冲回填材料的拌样、湿化、养护与压制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套缓冲回填材料小尺度人工制样工艺(即采用分步搅拌法将石英砂均匀掺入膨润土,搅拌结束后,采用喷雾法湿化材料至目标含水率)及4种压(击)实方法(恒定击实能动力击实法、变击实能动力击实法、恒定压实能静力压实法和变压实能静力压实法).对变压实能静力压实法压制的试样进行检验后发现,试样中部的干密度略高于试样的干密度平均值.利用三变量正交试验设计对缓冲回填材料的岩土性质进行研究后认为,变压实能静力压实法可同时满足室内试验及原位试验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宁永俊 《山西建筑》2011,37(27):142-144
简要介绍了强夯地基技术发展概况和作用机理,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强夯法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着重阐述了强夯法施工工艺及监测、质量检验等内容,并总结归纳了强夯法施工的优缺点,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强夯法的原理,然后以此为主线,分别介绍了强夯置换、低能级强夯、高能级强夯、动力排水固结法及动力主动排水固结法(预排水动力固结法)五种工法的原理、应用情况及适用条件,并分析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对各种吹填土的适用性。从强夯法的演变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一种工法伴随着工程的需要它应运而生,但它同时也必须不断地改进以适应新情况。  相似文献   

14.
林炳星 《土工基础》2008,22(4):46-48,83
通过厦门环东海域综合整治项目,详细介绍抛填海砂造地强夯试验的方案,讨论强夯试验的监测方法,根据强夯引起的地面变形和孔隙水压力,研究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强夯前后动力触探曲线的对比,确定最佳的强夯施工参数和强夯地基加固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对软弱地基处理的方法——强夯法的实际应用进行了阐述,对一些涉及到强夯处理地基的工程案例进行了分析,并对强夯加固地基法在实际施工中的使用提出了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于强夯加固机理尚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目前尚无一套完整的设计计算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强夯加固法的扩大应用,文中研究了强夯法施工的技术参数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对强夯施工技术的确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The compaction quality of earth-rock dams is normally controlled through compaction parameters (i.e., compaction passes, roller velocity, vibration status, and compacted thickness) during construction and random spot tests after construction. However, using limited spot samples to re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the entire work area can be unreliable and misleading. Additionally, given the time-consuming process, the spot testing method leads to delays in rectifying compaction quality issues at the jobsite. This research utilized roller-integrated compaction monitoring (RICM)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real-time kinematic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 (RTK-GPS), adopted compaction value (CV) as a real-time monitoring index for the dam compaction quality, and subsequently proposed a CV-based assessment method to estimate the compaction quality of earth-rock dam materials. Furthermore, the Kriging interpolation method was adopted to obtain estimates for both CVs and compaction quality at any location on the working area, enabling the analysis of the passing rate of compaction quality for the entire work area. A case study on the NZD Project in China indicated that the CV i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mpaction parameters, the compactness of the gravel-mixed cohesive soil, and the dry density of rock-fill dam materials; therefore, it can serve as a reliable index for monitoring compaction quality. Quick and continuous assessments of compaction quality on the entire work area can be achieved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which provides a basis for informing the construction with timely feedback information to effectively avoid quality defects and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earth-rock dams.  相似文献   

18.
何耘天 《山西建筑》2011,37(4):56-57
结合强夯法在某别墅区基础处理中的应用实例,详细阐述了地基基础设计时主要设计参数的确定原则及方法,并总结了强夯法处理地基时的一些技术措施,以进一步推广强夯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章立  张成立  刘韵馨 《山西建筑》2007,33(17):180-182
对风积沙主要压实方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重型标准击实试验、干振试验及饱水振动试验的方法对风积沙压实机理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了风积沙的击实曲线明显不同于粘性土,振动压实法具有最佳的振动时间,其中水振法得到的最大干密度最大,且试验结果重现性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从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机理入手,对青岛地区粗颗粒填土的强夯有效加固深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青岛地区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经验公式。针对强夯后地基土强度随深度仍不均匀的实际情况,提出最佳有效加固深度区间的概念。在大量工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粗颗粒填料的低能量连续强夯(排夯)施工工艺。结合试夯实例,对低能量连续强夯(排夯)施工工艺的实施效果和对夯后地面标高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