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安睿  晁峰 《施工技术》2021,50(7):73-76
隧道锚与连拱隧道重叠区域的围岩变形和应力状态极其复杂,因此研究其相互间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以四坪隧道和开州湖特大桥开阳岸隧道锚施工顺序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隧道和隧道锚的开挖顺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施工顺序下,围岩的变形差别不大,均在安全范围内;连拱隧道与隧道锚间的塑性区并未贯通,开挖并未导...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关于上下重叠盾构隧道相关的设计和施工技术研究较少,本研究针对广州地铁五号线区庄站~杨箕站盾构区间工程中出现的上下近距离重叠隧道进行计算分析,以期时同类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双线盾构隧道施工过程相互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针对双线盾构隧道施工特点,建立了考虑切口水压、土体的扰动、盾尾释放位移、盾尾注浆体的硬化效应,能够进行动态模拟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然后采用该模型进行双线盾构隧道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做了对比分析,验证了作者所建立的双线盾构隧道施工过程数值模型的适用性,并总结得出近间距隧道的施工中,后建隧道对先建隧道的影响规律,以及后建隧道自身相对与单条隧道时的变化规律.通过对平行隧道盾构法施工不同参数的对比研究表明,隧道间距是控制两隧道相互影响的最主要因素,地层损失率次之,然后是土体弹性模量.而隧道埋深、切口水压、盾尾注浆压力对两隧道相互影响的作用较小.通过对重叠隧道盾构法施工不同参数的对比研究,分别得出了两种开挖类型的重叠隧道相互影响的规律.从减小隧道间相互影响出发,证明了下伏隧道先行开挖优于上覆隧道先行开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富水地层中重叠隧道施工引起土体变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叠隧道施工易产生隧道结构不稳定和地层变形等问题。重叠隧道富水地层施工时,土层开挖应力释放和地下水渗流共同作用使得地层和隧道变形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增加了施工难度。以深圳地铁5号线重叠隧道为背景,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开挖应力释放和渗流作用在重叠隧道施工不同阶段对隧道结构和土层变形的影响,得到富水地层重叠隧道施工土层变形规律,同时提出了控制地层变形措施。重叠隧道下洞施工时,采用设置超前注浆支护能有效控制开挖应力释放引起拱顶沉降,开挖完成后隧道拱顶在渗流作用下沉降稳定,而隧道上覆土层因失水固结产生较大工后沉降,同时地表沉降槽深度和半径在渗流作用下不断增大;为避免下洞隧道在渗流作用引起上洞隧道整体沉降,上洞在下洞施工引起土体变形稳定后进行施工。上洞开挖应力释放引起较大地层沉降,开挖应力释放引起较大地层沉降,渗流因素引起地层工后变形较小,地表沉降槽深度迅速增大而影响半径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5.
对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光电园车站大跨区间及重叠段隧道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法进行了总结.在只利用2个工作通道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组织及信息化施工,安全、优质、高效地进行施工.对大跨隧道各分部工况进行了安伞性分析及各种参数的安全性评价.提出重叠段隧道先上(上部隧道上半断面)后下(下部隧道)开挖初支,后施作下部二衬,再施作上部隧道下半断面开挖初支及上部隧道二衬的施工方法,减小了爆破振动对结构的影响,确保了重叠隧道防水、二衬的整体性及耐久性.  相似文献   

6.
在重叠盾构隧道的掘进过程中,后掘进隧道施工会对先掘进隧道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先掘进隧道结构发生变形,甚者影响结构安全,有必要对砂卵石地层重叠隧道掘进进行研究。以成都地铁6号线某区间重叠隧道为工程背景,首先对砂卵石地层重叠盾构隧道不同掘进模式进行分析,从地表沉降的角度分析选择先下后上为最优开挖方式,分析重叠隧道施工后导致地表沉降存在一定程度的叠加效应。为保证砂卵石地层重叠盾构隧道掘进过程的安全稳定,对隧道重叠区域注浆加固,增强隧道间土体的抗压、抗剪能力,最后通过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对比,误差均在5%以内;先掘进隧道地表沉降横向变化近似U形,后施工隧道掘进时地表沉降变化整体增加但趋于平缓,有着明显的“滞后性”,注浆加固后土体变形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7.
对现有的随机介质理论进行拓展,引入适用范围更广的沉降槽宽度系数取值方法,通过对上线和下线盾构隧道分别计算再叠加的方法,建立重叠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土体变形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地表沉降、深层土体沉降和水平位移,将实测数据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比较吻合,具有可靠性;重叠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呈V形;重叠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土体变形都在隧道轴线处达到最大值;随着深度增加,在隧道上方处的土体变形增大;盾构机在离开开挖面1.5倍上线隧道埋深后,沉降基本稳定,离开开挖面2倍上线隧道埋深后沉降不再增加;由于重叠盾构隧道上下线隧道埋深不同,两条隧道的关键参数取值也不同。  相似文献   

8.
以北京地铁五号线东单站近距离上穿既有线东单-王府井区间为例,采用FLAC3D非线性大变形程序对交叉隧道采用浅埋暗挖四步台阶法进行新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再现了土体随开挖位移及应力变化规律,对既有隧道开挖位移分布模式及受车站开挖变化规律、地表与拱顶沉降规律对比、各地层竖向沉降规律,并与现场试验断面的实测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深圳地铁11号线南山站~前海湾站区间地铁隧道与桂庙路下穿隧道的重叠隧道的施工需要,文章对目前常用的隧道抗浮措施进行了技术调研,发现主要有利用基坑开挖时空效应抗浮技术,"遮拦效应"抗浮技术,地层加固隧道上浮控制技术,堆载法隧道上浮控制技术等四种方法。通过对其抗浮措施的原理、施工特点、技术适用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可为本工程的基坑开挖抗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市政技术》2015,(6):150-153
因隧道开挖引起的土体沉降可能导致路面沉降和塌陷、引起地下既有管线差异沉降过大而开裂、引起邻近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进而开裂,因此对地铁隧道施工引起的环境变形研究显得尤为必要。以北京地铁14号线十里河站—南八里庄站矿山法区间隧道为研究对象,对地表沉降进行监测并对沉降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4个监测断面、若干监测点地表沉降的对比分析得出,近距离双线隧道开挖地表沉降过程大致分为4个阶段,总体沉降规律与理论分析相同。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武汉地铁二号线及四号线洪中区间隧道为背景,针对多条重叠隧道小间距的特点,提出盾构隧道“先下后上”的总体施工原则,重点阐述了盾构掘进控制、夹层土注浆加固和洞内临时支撑隧道加固等关键措施,通过监测结果有效验证了其成功,可为今后的重叠隧道设计、施工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受隧道侧上方苏州桥的桥桩位置限制,北京地铁16号线万寿寺站—苏州桥站区间盾构隧道左、右线呈叠落形式布置.因此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区间隧道3个典型叠落段的盾构掘进叠加效应.计算结果表明:左、右线隧道完全叠落段施工对地层扰动的叠加效应最明显,且上下层隧道净距越小,叠加效应越显著;完全叠落段的上层隧道施工将会引起下...  相似文献   

13.
广州海心沙地铁站坑中坑支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海心沙地铁站建设工程实例,介绍了大型坑中坑围护结构及支撑设计。详细介绍了坑中坑支护技术的施工要点。基坑实施信息化施工,通过对基坑围护结构的深层位移及内力进行监测分析,密切关注基坑的变形趋势,保证了基坑施工安全,并结合桩体位移和轴力变化,对开挖过程中内坑与外坑的相互影响及该支护方案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南京南站155.9m整联现浇刚构正线桥综合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房屋建筑领域,混凝土超长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比较多也已经比较成熟,但在桥梁结构领域,超长结构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还有待充实与完善。针对南京南站155.9m整联现浇刚构正线桥梁体超长的施工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整体施工方案,对超长大跨现浇刚构桥梁体从支架体系、模板设计、钢筋绑扎、混凝土施工、施工检测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而选择了合理的施工技术。经过工程实践,该施工技术成功达到了设计要求,施工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地铁联络线洞室群施工的安全性,依托徐州地铁2号线中心医院站-淮塔东路站区间段施工工程,采用有限元的分析方法,建立了横通道竖井开挖段的数值计算模型,设置了5种不同的区间隧道开挖进洞的施工工况,分析了横通道两端5个洞室采用不同的开挖进洞顺序施工时对横通道和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出合理安全的区间隧道的施工进洞顺序,同时也对横通道两侧的开挖段进行了分析,得出D型断面开挖进洞施工对整个横通道竖井开挖段的影响最大,并指出了各区间隧道开挖进洞时横通道段的不利位置,最后将相应监测点处的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资料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南京南站屋面结构为双向正交正放网架,面积约为94 032.8m2,周边低、中间高,四周均悬挑于柱外,最大悬挑长度30m,具有跨度大、平面尺寸大及施工难度高等特点。经过整体方案比选、技术攻关,采用横向分单元逐条高空滑移、端部高空平台小单元散装的施工方法,完成了安装任务。实践表明,该方案不但切实可行,而且可以有效缩短施工工期,提高安装效率,并形成了大型铁路客运站房网架结构长距离高空逐条滑移安装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7.
南京南站轨道层是桥建合一高架承轨层,结构形式为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建筑设计要求梁底混凝土达到饰面清水混凝土要求。针对该状况,分析了施工技术难点及整体施工方案,对大型公共建筑水平梁板结构大规模应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节点深化设计、支架体系、模板设计、钢筋绑扎、混凝土施工、工程检测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经过工程实践,该施工技术成功满足了设计要求,施工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8.
王小宝 《中国市政工程》2012,(1):44-46,83,84
介绍了沈阳地铁2号线五里河站—奥体中心站区间隧道联络通道的冷冻法施工设计。根据区间隧道联络通道所处的地质条件,提出冷冻施工方案。着重介绍了施工流程,冻结法加固土体,制冷设计,冻结孔、测温孔的布置方案,以及开挖构筑施工中的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9.
陈彪  吕小军  钱德玲 《工业建筑》2011,(Z1):465-469
对于环境条件复杂的基坑工程,基坑的变形控制是保证基坑施工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苏州软土地区的地铁换乘车站大型深基坑的变形特性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考虑土与结构的共同作用以及土体分层开挖和支护结构分区施工,经过有限元建模和计算,成功得出在分步开挖各个阶段中的连续墙的变形、支撑轴力和基坑周围地表沉降等计算值。并且将它们分别与实际监测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计算值和实际监测值吻合较好。说明采用的数值方法可以有效预测基坑开挖过程的变形性状,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指导,有助于完善基坑工程风险性评估的安全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以广州新客站站房工程为例,从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的角度出发,探讨并总结其施工过程管理方法及经验,以进度控制为主线,对项目组织结构、三控制(投资、进度、质量)、组织协调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业主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指出大型复杂公共建筑物建设过程中组织协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